- +1
奧登:他愛那些他希望會持久的 | 雅眾新書

“奧登一代”核心詩人
布羅茨基一生的目標

奧登(左一)和他的朋友們
W.H.奧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英國著名詩人,繼托馬斯·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畢業于牛津大學,和他同時期的左翼青年藝術家們一同被稱為“奧登一代”。1939年移居美國,后加入美國籍并皈依基督教。他的詩風格多變,內容涵蓋愛情、政治、宗教、人性和社會問題,對英美詩壇有深遠影響。1953年獲博林根詩歌獎;1956年獲美國國家圖書獎;1967年獲美國國家文學獎章。
深情的詩歌國王
他曾是我的北,我的南,我的東與西,
我的工作周,我的星期天休憩,
我的正午,我的子夜,我的話,我的歌,
我以為愛會永久:我錯了。
現在不要星星了,把它們一顆顆熄滅,
把月亮收起,把太陽拆卸,
把海洋傾盡,把森林橫掃;
人世間,再也不會有這般美好。

少年奧登
電影《四個葬禮和一個婚禮》中,引用的這首詩曾擊中無數觀眾的心。它的作者正是本文的主角,大詩人W.H.奧登。
1907年,奧登生于英國歷史名城約克。醫學世家出生的奧登自幼便對數理興趣濃厚。他先是想當工程師,后來又移情生物。直到十五歲,他的愛好才由理轉文,愛上了讀詩、寫詩,決定從此以詩為業。
奧登作為詩人無比成功。他對文字有著驚人的天賦。在牛津讀書時,他就已經聲名鵲起,成為了大學里的文學領袖。20世紀30年代,英國出現一批思想激進的青年藝術家,他們以奧登為核心,被世人稱為“奧登一代”。
1939年,二戰的陰影遍布歐洲上空。奧登離歐赴美,從此定居在紐約。他在紐約的公寓成為了文藝青年的朝拜圣地,成為了藝術家們一起喝酒、吟詩、海闊天空交流的詩歌王國。王國中心的奧登,在美國受邀到處演講。他還長期擔任詩歌叢書的審裁,發掘新詩人,對美國詩壇有著一言九鼎的影響。

奧登和作家朋友們(左起:路易斯·麥克尼斯、特德·休斯、T.S.艾略特、W.H.奧登、斯蒂芬·斯彭德)
然而就是這位眾星捧月的奧登,生活中卻極其深情。他對感情的坦率和忠誠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讓他的愛人們難以忍受,最后都離他而去。但奧登沒有和他們從此相忘,反而與曾經的愛人都成了終生的好友。
在五十歲時,奧登在詩里這樣總結自己的感情觀:
如果愛,不可能對等,
讓我成為愛得更多的那人。

奧登和摯友伊舍伍德
天馬行空的詩歌世界
奧登是當之無愧的詩宗。他是現代詩的孫行者,不拘一格,變化多端,在不同體裁和風格之間往來穿越。他的詩是風格的博物館,技巧的馬戲團,既有傳統歌謠的簡單,又有現代主義的復雜。
他的詩主題也非常豐富。他尖銳地批判西方文明、資本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在20世紀30年代,他幾乎成了英國年輕人的叛逆偶像和精神圖騰。
他寫戰爭的愚蠢和悲劇:
看不見面孔,空中傳來一個聲音
以枯燥冷靜如此地的語調
用統計數據證明某個事業是正義的;
沒有誰歡欣鼓舞,沒有什么得以討論;
一隊接著一隊,塵霧中
他們開拔,忍受一種信念,
信念的邏輯把他們帶往別處,帶往悲慟。
——《阿喀琉斯之盾》
他也寫難民的苦難處境:
據說這座城市有一千萬靈魂,
有些住在豪宅,有些住在地洞:
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親愛的,沒有我們的容身之地。
——《難民藍調》
中年后,他厭倦了左翼詩人的帽子,也經歷了更多人生變故。他皈依天主教,他的詩越來越帶有宗教意味:
神圣的塞西莉亞,請在夢幻中
向所有的樂手顯身,給他們靈感:
升入天堂的女兒,請降臨世間
以不滅之火驚動作曲的凡人。
——《圣塞西莉亞節之歌》
到了晚年,奧登進入了創作的又一個高峰期。他晚年的詩并不沉郁,反而筆調輕松,宛若閑談卻蘊含遐想,仿佛哲人的獨白:
一個大動作。但它結束了什么時代?
預言了什么未來?我們總是在目標上
比在生命上更圓滑,在勇氣上
比在仁慈上更輕率
——《登月》
奧登的詩歌世界豐富多彩,宛如萬花筒。這篇短文只是拋磚引玉,還請讀者翻開書親自體驗、探尋。
《遷徙的花園:奧登詩101首》
本書譯自門德爾森編 1979 年新版《奧登詩選》。
門德爾森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英語和比較文學教授,更是奧登遺產的文學執行者。他編纂了多本奧登詩選、詩全集,可以說是全世界最了解奧登的學者。
門德爾森從奧登一生的詩作中精挑細選了100首代表作,是奧登詩歌最精華的部分。我們的譯者老師在此基礎上,另外翻譯了奧登廣為人知的詩作《葬禮藍調》,加起來一共101首,為讀者完整呈現奧登充滿哲思和人文關懷的詩歌世界。
奧登說,詩是可記憶的語言。詩是復雜感受的清晰表達。
奧登將人世嚴酷的真,化作詩歌靈動的美。他給精神的荒原帶來藝術的甘泉,讓人面對存在的苦難,贊美生命的欣悅。
請打開你的奧登,走進遷徙的花園。
《遷徙的花園:奧登詩101首》
[英]W.H.奧登 著
西蒙 / 水琴 譯
雅眾文化|中信出版集團
雅眾詩叢·國外卷
2024-1
★ “奧登一代”核心詩人,布羅茨基一生的目標
★ 豐富多變的主題,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著人類的復雜心靈和世界的多彩面貌
★ 知名詩歌譯者西蒙、水琴傾心翻譯
本書從奧登一生的作品中精選101首涵蓋其創作生涯各時期的詩作。奧登出于政治考慮,常在詩歌完成后將作品修改得面目全非,而本書全部采用奧登未經修改的原作,并附有詳細的譯者導讀,力圖完整呈現奧登充滿哲思和人文關懷的詩歌世界。
關于譯者
西蒙
1989年畢業于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新聞系。1997年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出版詩集《玻璃花園:超現實主義詩集》,攝影詩集《玻璃花園》。出版譯作《幻象:生命的闡釋》《史蒂文斯詩集》《吉檀迦利》《我的回憶錄》《涉過忘川:龐德詩選》《觀察一只黑鳥的十三種方式:史蒂文斯詩精選》等。
水琴
1985年國際關系學院就讀研究生。1990—1993年就讀美國拉瑪大學英語碩士。1993—1996年以賓夕法尼亞大學最高獎學金就讀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博士。此后在紐約市大研究生院研讀哲學、藝術史及古典語言。長期居美,著有英文長篇小說《浮游》(Floating)和《天籟天問:蝶夢我思》;出版作品有《史蒂文斯詩集》《狄蘭·托馬斯詩集》《艾略特詩學文集》《當代英美流派詩選》《印說云南》(Highlighting Yunnan on Seals)《涉過忘川:龐德詩選》《觀察一只黑鳥的十三種方式:史蒂文斯詩精選》等。
主理人:方雨辰
執行編輯:狐貍
原標題:《奧登:他愛那些他希望會持久的 | 雅眾新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