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鳳酒被曝塑化劑超標近3倍,毒性是三聚氰胺20倍
“中國基金報”微信公號11月10日消息,一份檢測報告成為西鳳酒8載上市路上新的攔路虎。
日前,西鳳年份酒被曝毒性是三聚氰胺20倍,將這家偏居陜西省寶雞的酒企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業內人士認為,出現塑化劑會對企業產生巨大影響,將嚴重影響酒企全國化運營以及IPO計劃。
西鳳酒塑化劑被曝超標
11月7日,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發布了對“西鳳國典鳳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下稱“西鳳年份酒”)的檢驗報告。報告顯示,西鳳酒送檢的3瓶年份酒兩項塑化劑均超標近三倍。


部分消費者不接受召回方案
西鳳酒具體召回方案為,經銷商或消費者持有召回產品,以55度西鳳酒1915年產品置換,或按照出廠價進行回購。

而對于這樣的召回和理賠條件,多數受訪的消費者表示無法接受,“和預期差距過大!”有消費者這樣告訴記者。當時有投資分析作市稱,該產品未來溢價空間或達300%。而據了解,目前該產品實際交易價格在五六百塊。
作為參與發行的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具體的召回和理賠條款都由于廠家指定,交易中心更多起到協調和聯系的作用,會盡可能為客戶爭取更好的條件。
資料顯示,塑化劑,又稱增塑劑,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其添加對象包含了塑膠、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與石膏等。
食品中塑化劑超標將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塑化劑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長期食用塑化劑超標的食品,會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對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造成傷害,甚至會毒害人類基因。
為什么酒企要添加塑化劑?
酒企添加塑化劑的目的,第一為了讓年份不夠的酒液看起來好看,增加各種增粘劑可固化偽造糧食酒內的糖分,產生粘杯掛杯的效果,增強口感,提高酒的檔次,第二個塑化劑有穩固香味的作用,可以對酒中添加的香料及酒香起穩定作用。
西鳳酒事件并非國內首例
2012年11月,第三方商業檢測機構就曾檢測出酒鬼酒中塑化劑(DBP)含量為1.08mg/kg。
此后,國家衛生計生委在2014年6月發布了《白酒產品中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其中限定DIBP(俗稱“增塑劑”)的限值0.5mg/kg,限定DBP(俗稱“塑化劑”)的限值為0.3mg/kg。
為何2012年5月生產的這批“問題西鳳酒”,時隔6年之后才被發現塑化劑超標?
根據鳳凰網財經的報道,昆侖健康保險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趙伯趫對此表示,此次檢測出問題的西鳳酒是在2012年5月定制生產,在流通白酒里算是屬于帶有金融投資屬性的年份酒。而在當時的白酒檢測中,在相關部門的檢驗項目中不含塑化劑的檢測,再加上這批酒確切來講金融屬性大于實際的消費屬性,市場一直沒有出現過飲酒后出現不適的相關投訴,所以一直沒有被發現問題。
IPO之路或受影響
西鳳酒成立于1999年,曾與貴州茅臺酒,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并稱為中國四大名酒。而現如今,這三家酒業制造商的業績和規模早已超越西鳳酒股份甚遠。
當前三者早已實現資產證券化之時,西鳳酒還在IPO的路上掙扎。如今,距離西鳳酒2010年首次提出上市計劃已過了8年。
1999年,西鳳酒進行股份制改造,之后一直都有上市的意圖。2010年首次提出上市計劃,但因被曝財務造假而失敗。之后在2016年3月23日,西鳳酒向證監會報送招股說明書。2017年5月,證監會官網更新了西鳳酒的招股說明書,可后來的證監會官網上這份招股書不見蹤影,或已被撤回。
終于,在今年5月,西鳳酒進行了預披露更新,按照當前IPO的節奏,一個多月左右時間,西鳳酒或許就會被安排上會,可現實卻是再次沒有了下文。之后,西鳳酒出現在了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中止審查名單之上。
從決定沖擊IPO開始,西鳳酒便備受質疑。首當其沖的便是經銷商持股問題,招股書顯示,西鳳酒前30大股東中有5位為西鳳酒經銷商或經銷商實際控制人,而且西鳳酒前5大經銷商中多為其股東。
另外,西鳳酒曾經還有多名高管存違法亂紀行為,并因此獲刑。
對于此次塑化劑風波,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表示,西鳳酒此次檢測出現塑化劑會對企業產生巨大影響,將嚴重影響酒企全國化運營以及IPO計劃。也有人表示尚需觀察事件的進一步發酵。
經營模式風險更大?
中原基金執行合伙人、白酒行業專家晉育鋒對財聯社記者說:“國典鳳香(問題酒)并非西鳳核心產品,影響不到公司根基,塑化劑事件不是(能左右上市的)大問題。”
他進一步表示,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發生后,各大酒廠儲酒、容器、管道等都進行了改造,此次被曝出的西鳳問題酒“只是個別現象”。
關于西鳳能否順利上市,晉育鋒認為,西鳳商業模式存在經營風險。“西鳳是全國白酒行業中唯一一家靠包銷商,即行業稱買斷產品運營商(的企業)。在過去10年中,西鳳自營品牌換了四個自營核心產品,始終未能在市場有所突破,自身品牌與營銷未能很好建立。從發展角度看,一旦這幾家包銷商不與西鳳合作,如何保證營收、利潤的增長將是難題。”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西鳳酒外購基酒數量分別為21238.24噸,18179.56噸和19439.12噸,外購基酒占比分別為68.03%,67.36%和70.31%。
業內人士表示,西鳳酒的外購基酒占比頗大,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風險,一旦基酒品質出現問題或價格出現波動,都會形成毀滅性打擊。
此外,盡管被列入所謂全國四大名酒,但西鳳酒的主要市場集中在陜西省,主營業務收入的70%都在陜西市場實現。酒業市場銷售區域過度集中對于未來該品牌的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西鳳酒2015年-2017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8.03億元、28.67億元、31.70億元,扣除非經營性凈利潤為1.74億元、2.81億元、3.55億元。
報告期內,西鳳酒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穩步上升,但其過渡依賴經銷商銷售,2015年至2017年,經銷銷售模式銷售金額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8.60%、99.49%和99.43%。
(原題為《毒性是三聚氰胺20倍!西鳳酒IPO之路遇“黑天鵝”:塑化劑超標近3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