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3年,這些曾被資本狂投的明星公司們,倒了(上)
原創 李新新 IT桔子
來源丨IT桔子
作者丨李新新
封面圖來源|文心一格
時代的發展總是裹挾著諸多變動與無奈。
如果給已經過去的 2023 年打個標簽,有人說是「愈加魔幻」的一年,有人說是「挑戰激增」的一年,也有人說是「生存指數飆升」的一年。
被不確定性因素和突發性事件包裹著的一年中,「大廈傾塌」似乎也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中的尋常事件。
多家知名企業、獨角獸公司、行業內明星企業在 2023 年里消失了。
它們有的已經關停倒閉,退出江湖;有的遭受來自現實的致命打擊,站在死亡的邊緣線。
但共同之處是,它們曾是市場上的明星,曾被資本看好押注,不過在多種因素影響之下,此前的風光場景終究似黃粱一夢般轉瞬即逝。
基于此,IT 桔子對倒閉、關停的明星創業公司進行盤點,分為上下兩部分,此篇為盤點上文。
融資 170 億,超級獨角獸被破產清算
2023 年 7 月 4 日,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根據 10 位債權人的申請裁定受理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
可以理解為,奇點汽車已經發生實質性破產,正被一眾債權人申請破產審查。
而處于事件爭議中心的奇點汽車也并非什么不知名小品牌。成立于 2014 年,與「蔚小理」為國內地一批造車新勢力的奇點汽車,其創始人兼 CEO 沈海寅,更是行業內的知名大佬,曾擔任 360 副總裁、金山軟件集團副總裁。
公司成立后又有眾多行業內頂尖人才加入奇點,組成強大的創始團隊。匯集眾多頂級人才的奇點汽車,踩中時代的紅利順利成為資本們爭相「投喂」的對象。
成立后僅 3 年,創始人沈海寅便表示奇點汽車的融資額已達到 7 億美元。同年,科技部發布的《2017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奇點汽車以 30 億美元估值位列第 32 名。此后,奇點汽車又相繼獲得聯想之星、安伊藤忠商事等資本的巨額融資。

但這也僅僅是公開披露的信息,事實上奇點汽車獲得的資本助力更多。查看奇點汽車身后股東,包括東風設計研究院、三花控股集團、星脈互聯、國厚投資、智卿投資等在內資方達 30 家。在一眾資方的支持下,市場分析稱奇點汽車的融資額超 170 億元。
不過,即便是獲得如此多的融資,奇點汽車卻始終未能量產出一輛車。早在 2017 年沈海寅便聲稱奇點汽車將會在年底實現小批量量產,現實是量產的口號喊了多年一直沒有結果。
期間,奇點汽車幾次陷于負面新聞的熱議中。
2018 年有關于奇點汽車停發工資、資金不足的新聞爆出;2019 年公司第五大股東公告轉讓所持有的全部股份;2020 年——2023 年期間奇點汽車官司纏身,被多家公司與多人起訴。
縱然造車確實是一件格外燒錢的事情,但與奇點汽車的「大跨步前進」也有很大關系。
據悉,奇點汽車僅研發中心便有 7 個,且涉及海外日本與美國兩地,形成「三國七地」研發布局。生產基地 3 個,其中銅陵產業基地總投資 80 億元、蘇州相城產業基地總投資 150 億元、株洲基地總投資 50 億元。此外奇點汽車還與西門子、博世等超 30 家廠商簽署供應鏈合作,一輛車未量產但錢已花了不少。
之后,奇點汽車幾次面臨資金緊張處境,在借助外部力量獲得巨額融資短暫化險為夷后,終究還是沒能逃過,如今走至破產邊緣。
曾經 8 個月收獲超 3 輪融資,被百度看好的公司消亡了
2023 年 11 月 7 日,舶樂蜜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完成注銷,在被嗶哩嗶哩收購 2 年后這家曾經的業內明星公司真正意義上退出了江湖。
成立于 2015 年的舶樂蜜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擁有日韓海淘跨境電商平臺「波羅蜜」與自營供應鏈 KOL 跨平臺電商服務商「WeStock」。創始人兼 CEO 張振棟曾是 UUCUN(悠悠村)創始人,UUCUN 被百度收購后,隨后成立了波羅蜜。
盡管波羅蜜成立之初,彼時的跨境電商市場已經火熱,不僅有聚美優品、洋碼頭、蜜芽寶貝、55 海淘網等熱門競爭對手,又有頭部電商淘寶、京東等布局,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新生的波羅蜜依舊很快獲得資本的青睞。
波羅蜜成立后 1 個月獲得成為資本、新加坡 Vickers Capital(偉高達創投)的 300 萬美元天使輪融資,據悉整個天使輪融資僅花了一天時間。

不到 30 天,波羅蜜的第二筆融資也很快到來。原 LG 風險投資 LB Investment 找到波羅蜜團隊,稱愿意為其注資支持。于是在成立后的 2 個月時間里,波羅蜜憑借此 2 輪融資獲得億元級別融資。
據第二次融資后半年,百度聯合成為資本、分享投資、歐德資本以及老股東 LB Investment 為波羅蜜提供 3000 萬美元的資金支持。在短短 8 個月的時間里,波羅蜜收獲 3 輪 4300 萬美元融資,估值達 2 億美元。
被資本輪番支持的波羅蜜實力也不容小覷。于 2015 年 7 月上線的波羅蜜主打「視頻互動直播」,也就是現在的主播賣貨形式,在當時可謂是先行者。再加上「只賣當地店頭價」,波羅蜜上線第二個月收入破千萬元,次月重復購買率達 45%,成立兩年后收獲超 600 萬用戶群體。
然而,發展勢頭強勁的波羅蜜在 2017 年因「薩德事件」中韓貿易受挫,此時便有新聞傳出波羅蜜在與日淘跨境電商「豌豆公主」接觸洽談,或被對方收購。盡管此事之后不了了之,但在 2020 年又因突發性事件的影響,多地爆倉、物流停滯,跨境電商受到全面打擊,最終波羅蜜于 2020 年 8 月被嗶哩嗶哩收購,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而嗶哩嗶哩也有自己的算盤。一直受單一業務影響,謀求拓展新業務的嗶哩嗶哩收購波羅蜜則用于發展電商直播業務。波羅蜜本就主打直播賣貨,WeStock 則專門負責為品牌和 KOL 搭建合作,且已有多個成功打造案例,于是收購一事水到渠成。
收購后,創始人張振棟擔任嗶哩嗶哩副總裁,營銷中心負責人。不過,2022 年 7 月張振棟調任至創新業務,2023 年 3 月張振棟離職一事傳出,隨后到 2023 年 11 月 WeStock 與波羅蜜的主體公司舶樂蜜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注銷,至此波羅蜜或許是真正意義上走至終結。
被收購、改名,曾經的「白領外賣一哥」下線
2023 年 2 月,餓了么星選 App 被曝已經停止運營,各大應用商店已經無法搜索和下載。
有餓了么員工表示,該消息屬實,且早在 2021 年餓了么星選就停掉了服務器,相關服務并入了餓了么 App。
餓了么星選,餓了么旗下主打高品質餐飲外賣平臺。如果只聽這個名字還沒有什么印象的話,你或許聽過「百度外賣」——這是餓了么星選的前身。
2014 年 5 月,百度外賣正式上線。「利用 O2O 模式,將用戶鎖定在百度的 App 和服務中。」李彥宏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樣表示。
彼時市場上已有美團、大眾點評、淘點點等多家外賣平臺,后入局的百度外賣打出了自己的特色牌——主打中高端白領市場。上線一年后,百度外賣奪得白領市場占有率第一名的寶座,同時市場占有率在全國排名第三。

注:圖片來源于百度官微
2015 年 7 月李彥宏宣布百度外賣拆分獨立發展,同時確認百度外賣已完成 2.5 億美元融資。2016 年 7 月,百度外賣又獲得由百度與其他投資機構投資的 B 輪融資,獲投后估值達到 24 億美元。
不過,看似風光的百度外賣實則并沒那么美好。有知情人士表示,百度外賣 B 輪融資早在 2015 年 11 月便啟動,但過程并不順利。不順利的緣由有很多,其中之一與其市場份額有關。一份調查數據顯示,2015 年美團與餓了么處于市場上絕對的龍頭地位,兩者市場份額均在 30% 以上,而排名第三的百度外賣份額為 13%,與兩者相差過大。
另外,2015 年 10 月隨著大眾點評與美團網的合并,國內 O2O 市場格局改變。此后在餓了么與美團的相互燒錢補貼較量中,百度外賣市場份額再一次下降,有數據顯示 2017 年上半年百度外賣的成交額僅占整個外賣市場的 6.3%。
或許是翻身無望,2017 年年初百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李彥宏面直言:「如果真的做不過(美團、餓了么),就不做,該做的決斷也要做。」事實上,自 2016 年以來百度外賣便一直在尋找買家,先后接觸過美團、順豐,最終于 2017 年 8 月被餓了么收購,成為餓了么的全資子公司。雖未披露交易金額,但坊間傳言百度外賣的賣身價格為 5 億美元。
收購一年后,2018 年 10 月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為「餓了么星選」。但收購后,仍舊呈疲態,數據顯示 2018 年 Q1 餓了么星選外賣交易額占比僅為 4%,呈下降狀態。
2021 年餓了么星選相關服務并入到餓了么 APP 里。IT 桔子查詢后發現,餓了么星選官微最后一條推文時間為 2020 年 8 月,而餓了么星選官博目前已經消失,曾經的「白領外賣一哥」這次徹底說了再見。
論壇起家,被紅杉投資,10 年發展終成泡影
2022 年 1 月 21 日,育果醫生官方公眾號在發布完最新一篇推文后,至今再未有消息推送。時隔 2 年后,育果醫生身后主體運營公司「北京晟世康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于 2023 年 3 月 21 日發生變動,該公司已經注銷。
此外,育果醫生旗下「育果孕育助手」和「育果健康管理」兩個產品矩陣號也均停留在 2020 年 9 月。育果醫生官網目前也不能正常瀏覽使用。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育果醫生已經關停倒閉。
作為國內高端私立就診折扣平臺,育果醫生實際上是由「媽媽育果網」轉化而來。這原本是一個面向高端客戶的封閉式交流論壇,2012 年 2 月上線,采用邀請制,互相分享交流看病和商業保險資訊。隨著用戶群體的增多,創辦該論壇的馬于堃于 2014 年從任職了十余年的公立醫院離職,全身心投入「媽媽育果網」的運營中。
隨后,育果醫生開始受到資本關注。2014 年,育果醫生獲得由個人天使投資的天使輪投資,2015 年紅杉中國為其投資 150 萬美元,2016 年浙大友創資本領投數千萬元融資。

在不斷的融資中,「媽媽育果網」業務從最初的孕嬰類拓展到全科醫療類,并更名為「育果醫生」。到 2018 年成立 6 周年之際,育果醫生已經覆蓋孕育、保險、掛號就診、疫苗注射等服務,覆蓋十余座城市、700 余家高端私立醫院,擁有上萬個專家資源。
然而,快速發展的育果醫生此時已有危機出現。
自 2017 年開始,育果醫生身后不斷有機構股東退出,到 2021 年 3 月育果醫生創始人馬于堃也開始退出并將手中持有的公司股份出讓給他人。等馬于堃退出后,育果醫生主體運營公司「北京晟世康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完全被一名名叫「孫嘉遠」的人 100% 持有。
隨后,育果醫生官網、官微停止運營,公司主體注銷,這家由論壇起家、發展 10 年的公司就此正式退出舞臺。
獲得近千萬美元融資,成立僅 19 個月被曝清盤
2023 年 6 月底,擎天智卡被曝已經停止運營,公司大門緊閉,里面已空無一人。
有媒體爆料稱,其實在 2023 年 6 月中旬,擎天智卡創始人便向公司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稱公司即將進入清算注銷流程,剩余資產將由與投資人簽署的股東協議規定的流程進行處理和安置。此外,公司業務準備關閉。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距離這家公司成立才 19 個月。
公開資料顯示,擎天智卡成立于 2021 年 11 月,主要專注于 L4 級別無人駕駛卡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兩位創始人均由出自于無人駕駛獨角獸公司小馬智行。其中,創始人潘震皓,為原小馬智行核心技術人員,曾任小馬智卡 CTO;另一位創始人孫又晗原為小馬智卡美國研發負責人。
兩人自 2021 年從小馬智行離職后,成立擎天智卡。此后,又有多名在知名自動駕駛企業工作背景的員工加入擎天智卡,基于公司創始團隊實力,擎天智卡成立后 2 個月于 2022 年 1 月順利拿到五源資本獨家投資的近千萬美元天使輪融資。
不過首筆融資之后,擎天智卡遲遲未等來第二筆融資。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稱,擎天智卡與小馬智行的訴訟糾紛使其錯過了融資的關鍵節點。據悉,2022 年 8 月,小馬智行起訴擎天智卡侵犯商業秘密,隨后在 2023 年 4 月擎天智卡以「小馬智行濫用知識產權的行為,及其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分別發起了訴訟。」

注:截選自擎天智卡官微
在長達 9 個月的糾紛起訴中,擎天智卡遭受到多方誤解與質疑。有媒體爆料稱期間曾有機構于 2022 年 7 月欲向擎天智卡投資約 1.2 億元融資,但最終投資方終止了合作。也正是如此,加速了擎天智卡的停運,一名擎天智卡員工透露,擎天智卡裁員清算主要因為資金問題。
此外,擎天智卡內部矛盾也促使核心人員出逃。據悉,自 2023 年開始,擎天智卡創始人潘震皓決定轉向機器人創業,不再專注自動駕駛卡車方向。此舉遭到另一位創始人兼 CTO 孫又晗的不滿,雙方理念不合之下,孫又晗于 2023 年 6 月辭職離開了擎天智卡。
融資困難、核心人員出逃,新生的擎天智卡遭遇到了來自現實的致命打擊。
此為 2023 年倒閉、關停公司盤點倒閉上篇,后續請關注「這些曾被資本狂投的明星公司們,倒了(下)」
原標題:《2023 年,這些曾被資本狂投的明星公司們,倒了(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