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立峰點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瞄準推動業績改善和投資意愿修復
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再獲高層聚焦。
據新華社1月29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9日在京出席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何立峰強調,各相關地方、部門要通過調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加大對優質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信心提振、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何立峰指出,上市公司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有助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要明確目標導向,把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和投資意愿修復作為推動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重要舉措。要明確問題導向,抓緊組織到上市公司上門走訪,推動優化公司結構、規范公司治理,培育優質頭部上市企業,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市場人士表示,本次會議對上市公司質量的新定位,釋放了政府支持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基本面。上市公司質量高,企業估值基礎才能扎實,資本市場表現才能穩定,對投資者的回報才能更高,投資者的投資意愿才能更強。
“頭部公司是市場投資價值的重要體現,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做大做強頭部公司有利于帶動市場長期健康穩健發展,更好回報投資者。”市場人士進一步指出。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抓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就是抓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穩增長,必須推動上市公司穩健發展。隨著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和投資意愿修復,經濟增長預期會更加明確,信心也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1月10日晚,何立峰在北京會見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一行時也曾提及資本市場,他表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將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雙向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度,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多方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會議是對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的進一步貫徹落實。會議對走訪上市公司作出具體部署,要求抓緊組織到上市公司上門走訪,這將有利于政府找準問題、集中會診,幫助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提振企業家信心。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當前社會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等問題,部分企業面臨一些經營上的困難。在這一背景下,會議對走訪上市公司作出具體部署,要求抓緊到上市公司上門走訪。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除資本市場自身發力外,也需要各方重視,凝聚合力。”分析人士稱,一是優化上市公司結構,二是規范公司治理,三是培育優質頭部上市企業。
優化上市公司結構方面,市場人士稱,優化上市公司結構一直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的重點。近年來,資本市場以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為牽引,堅守各板塊定位,以更優化、更均衡的上市公司結構進一步體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標的。上市公司實體成色更亮,產業方向更新,科技含量更高。
“不過,上市公司結構優化還有不少提升空間,此次會議向各相關政府、部門明確要求后,預計上市公司結構優化有望進一步提速。”市場人士表示。
公司治理方面,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表示,預計未來公司治理領域亂象將得到進一步防范整治,公司健全有效的監督制衡機制將進一步形成,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將得到進一步保護。
“優質頭部上市公司對于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開展終端及配套產品研發和產品化,促進產業鏈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頭部公司也是市場投資價值的重要體現,做大做強頭部公司有利于更好回報投資者。”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合力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
何立峰指出,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而“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正是證監會一直著力的工作重點之一。
1月25日至26日,中國證監會召開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工作,分析資本市場形勢,研究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其中,會議便強調,大力推動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質量評價標準,督促和引導上市公司強化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更加積極開展回購注銷、現金分紅。
接下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繼續發力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上市公司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穩健行駛”,離不開公司治理的“保駕護航”,也離不開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目前,從嚴監管下公司治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法治環境、營商環境仍有提升空間,預計未來將有相應政策出臺,以進一步防范整治公司治理領域亂象,助力形成健全有效的監督制衡機制。”田軒指出。
田軒進一步指出,上市公司“關鍵少數”需要進一步樹立聚焦實業、做好主業、穩慎經營、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企業家精神。
楊德龍指出,未來還需要市場各方參與者共同努力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要充分發揮作用,更加關注企業的可投性。監管部門要加大對中介履職質量的評估,將公司上市后的市場表現、投資者回報水平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倒逼中介機構在入口端真正發揮“看門人”責任。
“同時,支持上市公司利用發行股份、可轉債等市場化工具、通過市場化的并購重組做優做強,在常態化退市格局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堅決‘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缺乏投資價值的企業。”楊德龍進一步指出。
其中,在退市方面,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一方面,退市指標的設計上,可根據不同板塊、不同上市條件的差異設定與上市標準相呼應的退市指標標準。另一方面,在退市方式上,除被動退市外,可進一步完善與并購重組等主動退市相關的制度安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