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宜信CEO唐寧:立陶宛可作為中國金融科技通向歐盟的橋梁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滬隆重開幕,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進博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的經貿交流合作。它將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又一個重要支撐。在這個國際化交流平臺上,11月6日,中國-立陶宛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國-立陶宛金融科技合作峰會在陸家嘴凱賓斯基酒店拉開帷幕。立陶宛共和國總統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親自帶隊參與峰會,表示對兩國間的金融科技合作很感興趣。宜信公司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實踐的杰出代表參與峰會,創始人、CEO唐寧分享了宜信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諸多成功案例,為峰會提供了更多的實戰資料,對推動金融發展具有參考價值。


金融科技企業要有跨界整合創新能力
宜信公司經過12年的創業、發展和壯大,如今已成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中的佼佼者。唐寧說,金融工作是一場長跑,不是短跑。短跑追求急功近利、短線速成,這不是金融的邏輯。金融與國民生計息息相關,因此,金融從業者一定要能夠堅持不懈地跑下去。
金融科技公司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很難平衡潛藏的風險與機遇。唐寧說,金融科技的成功需要一雙翅膀,一只是金融能力、風控能力,對風險的敬畏心,另一只是科技能力,利用科技做過去金融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金融人才與科技人才的結合。金融人關注產品風險的可控性、回報率,購買體驗可能較“累人”。科技人關心購買體驗,但不夠了解產品。“金融科技企業一定要有跨界整合創新的能力,使金融與科技優勢互補,彼此賦能,各自成為對方領域的二級專家”。
比如說,宜信公司在評估一支基金時,使用科技手段抓取60多個維度的信息,包括基金背后的合伙人、投資的企業、共同投資人等,這些維度的智能評估給投資團隊帶來很大的幫助。金融科技就是利用技術讓金融變得更加普惠、更加高效、為實體經濟帶來更大價值。
“我們對于科技的能力范疇是非常敏感的,這樣才能把科技與金融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他說。
宜信母基金支持成長期的科創企業
科創板即將推出,國家對科技創新類企業的扶持也將不斷加強。宜信公司一直深耕金融科技投資領域,且頗有建樹。如今,宜信旗下新金融產業基金是美國最活躍的金融科技投資者之一。前不久,宜信在英國投資的網貸公司成功上市。
唐寧介紹,科技創新與傳統經濟不同,科技創新類的企業成長周期長、現金流不確定、成功率低、資產更是無形。因此,需要全新的金融體系去支持這類企業。而宜信母基金對接長期、有耐心、能夠提供增值服務的資金,可以幫助支持早期成長期的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助力當地良好科創生態圈的打造。
唐寧說,宜信財富服務的中國高凈值、超高凈值人群,大多數是成功的企業家。“一邊是對長期、耐心資金的渴求,另一邊是上一代創業者擁抱新經濟的需求。宜信母基金便是二者的橋梁。”
秉承“科技令金融更美好”的初心和愿景,宜信通過母基金的形式,將金融與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有效結合,將最前沿的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并實現與市場接軌。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逾256億,投出國內30家獨角獸企業,占全國總數的25%。2018年,該母基金全球范圍所投項目中16家企業實現上市及并購,5年來共實現整體項目估值成長約200%。
大力推動小微企業網貸業務
在過去的十余年,金融科技在支付和個人網貸兩個細分領域發展較快。其他細分領域如保險科技、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監管科技、區塊鏈技術應用等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發展空間還很大。唐寧表示,其對接下來十年、二十年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圍內的發展很有信心。他說,宜信公司在全球金融科技投資榜單上位列第四,接下來會繼續在中國和全球進行金融科技投資布局,在細分業務領域不斷深化。
宜信在既往成績的基礎上,今后依然會不遺余力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注入引擎。
唐寧表示,隨著網貸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金融科技將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痛點。而中國的網貸行業將為本國,乃至國際上的小微企業做出重要的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