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案多人少執行難?民建江西省委建議設“執行調解員”

由于“案多人少”的現實矛盾,近年來,“執行難”成為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難點和痛點。如何破解“贏了官司,輸在執行”的尷尬?2024年江西省兩會期間,民建江西省委提交一份集體提案,建議引入社會力量輔助執行,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民建江西省委調研發現,當前的執行工作中,還存在律師、會計、公證員等專業力量參與執行程度不夠深的問題。例如,目前僅有少數法院與公證處進行合作,公證處參與司法輔助事務不多;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和財產線索,主要由申請執行人提供或來源于辦案機關查詢,專業會計、審計很少參與,發現相關線索的途徑不暢。
調研還發現,在案件執行過程中,較為普遍的難題是“找人難”,借助基層組織與綜治網格員推動執行的案例很少。此外,各社會主體與法院之間的協助執行聯動機制不夠健全、跨部門系統監管和聯合懲戒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也影響了執行效果。
“解決執行難,需要廣泛的社會協同和配合。”提案認為,通過引入不占編制的社會力量參與執行工作,能有效解決“案多人少”的困境,同時,還能發揮不同領域社會力量的各自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大提高執行工作效率。
提案建議,要進一步發揮律師、會計、公證員等專業人員的作用。例如,提高律師在各法院執行案件中的參與度,做好執調對接工作,促進當事人達成和解;完善律師調查令制度,鼓勵由持令律師在授權范圍和時間內調查被執行人財產狀況和線索;各法院還可以在執行中邀請公證機構參與,協助法院搜集核實執行線索、查控執行標的;另外,法院可以委托專業注冊會計師,對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進行審計等。
針對“找人難”的問題,提案則建議,充分發揮社會基層組織和個人的作用。運用“綜治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力量,建立“執行事務聯絡員”制度,從人民調解員中選聘“執行調解員”,發揮他們熟悉基層情況的優勢幫助查人找物,并協助調處執行過程當中的矛盾糾紛;同時,強化執行懸賞制度運用,拓寬執行線索發現渠道,綜合施策破解執行難,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