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握有效遺囑竟然還是無法繼承,憑啥?
親人的離世總是令人悲傷,悲傷之余遺產的分割也是一項令人難以處理的問題。
隨著觀念的進步,為了避免家庭破裂家人反目,越來越多人會選擇在生前訂立遺囑。然而,手握遺囑就一定能夠繼承到遺產嗎?
遺囑有效,憑啥不能繼承遺產?
“爺爺平時都是我在照顧,他們平時不管不顧,現在爺爺走了他們就跳出來爭房產,作為長輩他們怎么好意思的!”小陳氣憤地說道。
小陳的爺爺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小陳的父親先于爺爺去世,而叔叔姑姑平時幾乎沒去看望過爺爺,所以照顧爺爺的重擔一直由小陳一人承擔著,爺爺覺得他孝順,便去公證處辦了遺囑,寫明了名下房產在他百年后由小陳繼承。

幾個月前陳爺爺不幸去世,小陳一直忙于處理爺爺的后事,直到前段時間才想起要去辦理繼承事宜。這時,小陳的叔叔和姑姑站了出來,聲稱他們是法定繼承人,要與小陳一起分房產,無奈之下,小陳與叔叔姑姑鬧上了法庭。
法院審理后判決遺囑有效,然而讓小陳沒想到的是,就算遺囑有效,他還是不能繼承爺爺遺贈的房產。
過期了,有遺囑也不行……
依照法律規定,小陳不屬于法定繼承人,但陳爺爺可以通過遺囑的方式將遺產給他,也就是遺贈。遺囑繼承優于法定繼承。
但需要注意的是,受遺贈人應該在知道受遺贈后的60日內做出意思表示接受遺贈,否則被視為自動放棄,按照遺產法定繼承辦理。

小陳接受爺爺遺贈的時間已超過60天,期間并未做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因此被視為自動放棄,所以房產由法定繼承人繼承。因為小陳的父親已經去世,作為代位繼承人,小陳可以繼承父親的份額。
人們總以為來日方長,輕視了時間的殘酷;總期待功成名就,卻忽略了對父母的陪伴。然而父母長輩對我們的期待,從來不是功與名,一個電話,一頓好飯,一天陪伴,便能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和關愛。
無論多忙碌,都要記得常回家陪伴,讓長輩更安心,讓家庭更溫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