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得分王”恩比德狂砍70分,為什么MVP獎杯卻越來越遠了
賽后的更衣室,恩比德舉起一張寫著數字70的白紙,cosplay起張伯倫那張經典的“百分大戰”。
70分18籃板5助攻,與文班亞馬的NBA首次碰面,恩比德就用一場降維打擊告訴狀元郎——狀元可能會水,MVP絕對不會。
不過,即便本賽季的恩比德以場均36.1分、11.6籃板、5.9助攻的生涯最好數據統治著比賽,但他距離連莊常規賽MVP獎杯卻更遠了。
原因不在個人表現,而是出勤場次。

恩比德拿下70分18籃板5助攻,打破了自己和76人隊史的個人得分紀錄。
“恩比德才是史上最好的得分手”
太陽賽后的新聞發布會,當記者告訴杜蘭特恩比德砍下70分時,杜蘭特先是探了探頭低聲詢問了一遍“70分?”,然后一臉驚訝地將毛巾掛在脖子上,隨后來了一句S打頭的臟話。
顯然,這樣的數據即便放在打了17個賽季的杜蘭特身上,也會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你們總說我是史上最好的得分手,但恩比德才是啊。”賽后杜蘭特的評價,便是今天恩比德的模樣。
在76人與馬刺對陣之前,人們更多討論的是恩比德與文班亞馬的NBA初次相遇,以至于波波維奇賽前還開著玩笑:“我們會打爆恩比德(全場大笑),我告訴文班直接頂他,把他擠到籃下,然后起來就朝他臉上扣!”
這段玩笑的后半句,還有波波維奇回答媒體如何防守恩比德:“我認為我們做什么不是特別重要,但如果你想聽,我可以給你說點廢話聽聽。”
比賽結束后大家才明白,波波維奇的玩笑變成了現實。

文班亞馬(左)防守恩比德。
從比賽一開始,恩比德就給狀元來了一個下馬威,首節比賽12投8中,罰球8投全中,砍下24分6籃板2助攻。
隨后的三節,恩比德刷新著各式紀錄:第二節3分48秒,恩比德完成連續第21場30+,超越張伯倫獨占歷史第五;第三節還剩4分07秒,恩比德轟下第54分,達成單場兩次單節20+成就,同時三節59分也追平生涯紀錄;第四節,恩比德連續三回合得分,砍下65分的同時,超越字母哥成為本賽季單場最高分......
第四節最后1分22秒時,恩比德下場接受全場歡呼,而他的數據也定格在了70分18籃板5助攻,僅僅落后于米切爾和利拉德保持的現役球員得分紀錄(71分),這也是科比81分后的聯盟單場第二最高得分。

隊友為恩比德澆水慶祝。
郭艾倫和恩比德共情了
據統計,出戰36分38秒的恩比德,是NBA歷史砍下70+球員中用時最短,此前為利拉德所保持的39分鐘。
而單場70分的背后,是恩比德本賽季華麗的數據統計。
本場比賽過后,恩比德的場均得分來到36.1分,高居得分榜第一,比第二名的東契奇高出2.5分。
與此同時,恩比德本賽季出戰1059分鐘,砍下了1156分,如果按照這個效率繼續下去,恩比德每分鐘的得分也將成為歷史第一。
賽后,波波維奇感慨:“很明顯恩比德是MVP的競爭者,他打出了一場如此全面的比賽,他打得太棒了。”

作為上賽季MVP獎杯的獲得者,去年12月開始,恩比德場均能砍下40.3分11.9籃板5.1助攻,投籃命中率57%,三分命中率42%,罰球命中率90%,但恩比德衛冕MVP的前景卻不容樂觀——原因不是個人表現,而是出勤場次。
去年10月,根據新勞資協議合同規定,最有價值球員、年度最佳防守球員和NBA最佳陣容榮譽等常規賽榮譽,必須出戰65場比賽才能入選。
賽季過半,恩比德已經缺席了10場比賽。對于他來說,剩下的半個賽季里只有7場缺席比賽的機會。
面對這一規則,恩比德也曾發表自己的看法,“我想盡可能多地打比賽,很不幸我錯過了過去四場比賽,但這是你無法控制的。賽季開始前,我的目標是打滿82場比賽。”
但說完這段話的三天后,他又在對陣尼克斯的比賽中扭傷左膝,又缺席了三場比賽。
對于生涯僅兩個賽季常規賽出場超過65場的恩比德來說,出勤率顯然比場上的對手更難應對。
可以預見的是,不光是恩比德一人的MVP獎杯,不少球星本賽季的榮譽都會受到這條規則的影響。
以上個賽季聯盟三個最佳陣容球員為例,15人中有5人不滿足出場條件,分別為出場63場的字母哥,出場56場的庫里,出場64場的巴特勒,出場55場的詹姆斯和出場58場的利拉德。
按照這條規定,NBA甚至能把一套全明星首發陣容排除在外。
此刻,能和這些NBA頂級巨星共情的,或許只有郭艾倫了。

恩比德本場罰球23中21。
如何才能網開一面?
對于這樣一條規則,NBA總裁亞當·肖華給出的解釋是:“65場比賽沒有什么神奇之處,這是我們與球員工會協商的結果,每個人都應該讓聯盟的價值在常規賽期間就體現出來。”
按照肖華的口吻,65場比賽只不過是82場常規賽的80%,并不算什么太過苛刻的要求。
為了佐證這一觀點,NBA本賽季甚至還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是——球員進行負荷管理并不能降低受傷風險。
報告指出,20世紀1980年代,明星球員(本賽季或前兩個賽季進入全明星或最佳陣容的球員)平均每個賽季缺席10.4場比賽,1990年代這一數字則為10.6場。
此后缺席場次逐年提高——2000年代為13.9場比賽;2010年代為17.5場比賽;最近十年則增長至23.9場比賽。
NBA籃球戰略和分析執行副總裁埃文·瓦什告訴ESPN:“缺席比賽會對NBA的商業和球迷都產生重大影響,并且錯過常規賽競爭的完整性,所以我們討論了如何扭轉這一趨勢。”
“我們知道會有人因為缺席一兩場比賽與獎項擦肩而過,但理論上,你只有通過參加65場甚至更多比賽,才能為球隊做出更大的貢獻。”

傷病才是恩比德最大的對手。
當然,65場的出場規則并非一條死線,也有一些特殊情況能“網開一面”。
比如當一名球員參加了至少62場常規賽,然后遭遇賽季報銷的傷病;又比如未達成65場場次規定時,可以有兩天申訴期,給出明確并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是球隊故意限制球員的出場比賽,從而有意剝奪獲獎資格。
之所以設置第二條規定,自然與球員的合同有關。
本賽季,像熱火的阿德巴約和國王的福克斯,一旦他們入選最佳陣容,就有權獲得球隊超級頂薪的資格。對于二者來說,是否有超級頂薪的名額,下一份合同的差價可能相差9300萬美元。
“老實說,這并不影響我對籃球的看法。對我來說,我喜歡上場打球。”對于自己的切身利益,阿德巴約說得很委婉,“沒人想遇到傷病,但你無法阻止傷病發生,這條規則的設定太瘋狂了,但這就是你必須接受的規則之一。”
畢竟還要在這口鍋里吃飯,總不能把碗給砸了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