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發現:墨爾本河流食物鏈中檢測到六十多種藥用化合物
張夢然/科技日報
字號
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在墨爾本附近6條河流中的水生無脊椎動物和河岸上的昆蟲捕食者體內,檢測到了60多種藥用化合物。初步估計表明,位于食物鏈上游的動物——鴨嘴獸和褐鱒在理論上可能因為飲食而被暴露于某些藥物,其劑量高達人類劑量的50%。
人類每天使用的化學品,如藥品和個人護理產品,最終會進入附近的水域,因為廢水處理設施無法有效清除它們。然而,它們的生物活性、暴露情況和生態影響,一直以來都不甚明了。
此次,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人員艾林·李察蒙德及其同事檢測了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6條河流中的水生昆蟲和陸地蜘蛛,以鑒定98種不同藥物在其體內的濃度,包括抗抑郁藥、止痛藥、抗生素和抗組胺藥(一種針對組胺介導的過敏性疾病有明確療效、但存在一定不良反應的藥物)。
研究團隊發現,60多種化學物質在它們體內都達到了可檢測濃度。已知的昆蟲捕食者——河岸蜘蛛體內的化學物質濃度要高得多,研究人員認為,藥物是在這些昆蟲捕食者食用無脊椎動物時被轉移到它們體內的。這也表明,這些化學物質在食物鏈上游具有所謂的“生物放大(富集)”作用,或者出現了濃度上升。
隨后,研究團隊使用昆蟲體內的化學物質濃度信息,來估計食物鏈中其它昆蟲捕食者——褐鱒和鴨嘴獸的藥物暴露情況。根據計算結果,研究人員估計鴨嘴獸可能攝入了大約50%的人類抗抑郁藥日推薦量。
對于這些新型水污染物的直接影響,還需要進一步開展工作,加以探索。
(原題為《河流食物鏈中檢測到 六十多種藥用化合物》)
責任編輯:崔烜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