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怒斥子女“要錢不要臉”,80歲老父親去世真相,細思極恐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晚年難自理時,還有兒女陪伴身旁,這才算是人生之幸。
然而,現實中,并不是所有子女都會心懷感恩,有的人會將父母的付出,視作理所應當,肆意消耗,只為滿足自我私欲,等父母老后,卻不愿承擔贍養之責。甚至有些多子女家庭,在老人尚在世的時候,就爆發出爭家產事件,讓老人傷透了心。
有此等不孝子女,顯然是家庭悲哀。
01
黃桂蘭老人和丈夫育有1子4女,年輕的時候,夫妻倆含辛茹苦將5個兒女拉扯長大,也在這些年里,存下了一筆近百萬的財產。
在別人眼里,老兩口又有錢,子女又不用他們操心,他們的晚年生活令人羨慕。
但沒想到,就是這筆高昂的遺產,讓5個子女的關系分崩離析,而黃桂蘭老人的丈夫,更是被活活氣死。

黃桂蘭老人的丈夫因病住院,不久后就傳來他去世的消息,奪走他生命的不僅是病痛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對親情的絕望與憤怒。
原來,在來人住院期間,子女們就開始盤算著老人的家產,四女兒和五女兒把父親的現金全都卷走,為了討回公道,其他的三個子女帶著母親來到了老四的單位。可沒想到,雙方一見面,就大打出手,吵得不可開交。老母親被他們一邊一個大力拉扯著,絲毫不顧及她年事已高,身體孱弱。
更過分的是兒子在父親住院的那段日子,他不止一次地掐著父親的脖子,逼問財產的下落。父親過世后沒幾天,老人的兒子就忽悠著母親將房子過戶到了自己的名下。

為了爭那些財產,父親被幾個子女逼得氣死,而母親也在風燭殘年中,終日啃噬著痛苦,抱著丈夫的照片泣不成聲。
母親痛斥幾個兒女“要錢不要臉”,她悔恨自己連丈夫的錢都管不住。

鏡頭前,老人的哭喊,字字扎心。
在這場親情和利益的博弈里,子女們一個比一個心狠,他們置重病的父親于不顧,將年事已高的母親棄在一旁。
為了遺產,他們兄妹反目,只有老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錢是一面照妖鏡。
別說這種巨額財產,有時候,就是幾萬塊錢,都能照見人性的貪婪與齷齪。
02
中國人,最念及的是血脈上的親情,人們常說:血濃于水。
但這些年來,我們見過太多為了錢,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也見過太多因利益分配不均,導致一家人從此老死不相往來的案例。
這些赤裸裸的案例,無一不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在巨大的利誘下,人性的貪婪,往往輕易就能將親情擊敗。
我想起了那個在鏡頭面前痛哭的文婆婆。
80歲的文婆婆在年近古稀的時候得到了一筆拆遷款。
這120萬征收款一到賬,她就幾乎全部打到了兒子的賬上,自己只留下了5萬塊作為養老。
但沒想到,這5萬塊錢被兒子和兒媳知道了。
他們認為老人跟著他們吃住,竟然還私藏私房錢,于是,兩個喪盡天良的人將老人毒打一頓之后,將文婆婆掃地出門。

在利益面前,人性的丑惡被一覽無余的展現出來。
03
關于遺產分割,這五兄妹的做法,堪稱滿分答卷!
家住杭州的楊奶奶去世后,留下一套價值350萬的房產,眾人辦理完喪葬事宜后,就房子的繼承問題進行了商議。
楊奶奶的兒子楊先生表示,父母在世時,眾人都對父母盡到了贍養義務,所以建議自己和四位妹妹平分房產。房子先過戶給自己,給四位妹妹每人折現70萬元的現金。
妹妹們表示同意后,楊先生以120萬元的價格賣掉了自己的另外一套房子,而后給四人每人分了30萬元,剩余的40萬元約定年底一次性付清。
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房子這段時間出現了下跌,導致房子還沒賣出去,楊先生就虧了二、三十萬元。
4個妹妹在得知后,主動找到了楊先生,將總房價算成了320萬元,這樣就可以避免楊先生虧錢,老人的遺產也得到了很好的分割。

在老人沒留遺囑的情況下,5位子女并沒有為遺產爭得面紅耳赤,反而是主動各退一步,這才避免了糾紛發生。
這些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的家庭和和氣氣,有的家庭一地雞毛。
04
財產繼承遠非加減乘除一道數學題那么簡單,它實際上考驗的是人性。
隨便一套房子就是幾百萬,多分一點就是幾十萬,夠很多人工作積攢很多年,爭奪是常態。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去世后,子女因為爭遺產鬧得不可開交,老死不相往來的案件屢見不鮮,傷了感情也傷了和氣!其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前訂立遺囑。
立遺囑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是隨便一句話,遺囑就立好了、就具備法律效應了。關于怎么寫出有效遺囑,90%的人都存在諸多疑惑、困擾。在這里,著重強調幾點:
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均系手寫,需注意字跡清晰、無涂改,尤其注意關鍵信息部分;若有涂改,需在涂改處簽名并寫上日期;盡量做到在遺囑每頁下方空白處均簽名并寫日期,減少可能產生的糾紛。
遺囑內容的表述應清晰明確,避免歧義。遺囑人需在遺囑中寫明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在官方身份證明上的完整姓名,避免因指向不明確引發爭議;遺囑中應明確表意由誰繼承,明確使用“繼承”一詞,避免使用“處理”“給”“歸”等模糊表達;遺囑所處分的財產需指向明確,具有可識別性。
對于那些財產較多的人;職業風險較高的人;家庭關系比較復雜的人,比如再婚者、有非婚生子女者等,老年人等盡量提前立好遺囑。避免意外發生后,親人之間因為遺產問題反目成仇。
這些年,太多的財產糾紛案例,讓我們見識到了骨肉親情的脆弱不堪。立遺囑雖然簡單,但是也暗藏風險,不想日后繼承時發生糾紛,可以通過律師見證的方式制定遺囑,以確保遺囑的合法有效與可靠執行。
人性和道德永遠都是充滿變數的,唯有行之有效的辦法,才能讓那些覬覦者忌憚。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