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吸血鬼之父”的生日,追隨他的足跡
錢成熙
11月8日,是賦予了吸血鬼“生命”的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托克的生日。據說,他筆下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是羅馬尼亞人,不過終斯托克一生,從未到過羅馬尼亞,那些在他筆下栩栩如生,讓人覺得背后吹過涼風的場景,比如城堡墻上的暗影、墓地里閃爍的燭火、陰森的教堂,靈感都來自于歐洲西北端的兩個島國。想要知道德古拉伯爵在現實中是如何“誕生”的,當然要追隨這位吸血鬼之父的腳步,親身體會他的靈感所在。
斯托克在都柏林長大,《德古拉》中自然也有許多都柏林的影子。每年的萬圣節前,都柏林還會舉辦一個四天的“斯托克節”,節日里有現場演出、讀書會以及徒步導覽,當然,都是哥特風的。以下這幾處地方,便經常作為“斯托克節”的場地。
斯托克故居

圣三一學院
沒錯,斯托克本人也是舉世聞名的圣三一學院的學生。不過,在他在此求學的期間,他不算是個特別勤奮的學生,卻是個頗有建樹的運動員,在舉重和競走項目上成績不錯。除此以外,他也是學校歷史學會的審計,和哲學協會的主席。1870年,他獲得數學學士學位。

圣安教堂
在都柏林,這座建于18世紀早期的教堂以它宏偉的巴洛克建筑風格和樂善好施聞名。(1723年,教堂每天都為窮人提供新鮮的烤面包,就在圣壇旁)。

圣米尚墓穴
它可以算是都柏林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1095年。毫無疑問,這座中世紀的禮拜堂散發著某種詭異的氣氛。更詭異的,則是深埋在圣米尚教堂地下的東西。通過一道被金屬鎖鏈鎖住的大門,走下石灰石臺階,這座古城曾經的最尊貴的市民便埋葬在此。當年下葬時盡管小心翼翼,但這些棺木還是屈服于時間之手,其中尸身橫陳,骷髏盡露。據說,斯托克經常在這處墓穴游蕩,寫作“德古拉”的許多靈感也來自此地。


不過,最決定性的一刻,也許發生在當地圖書館。在此,斯托克發現了一本關于一位名叫Vlad Tepes的人的生平的書。他是一位15世紀的王子,嗜血如命,喜歡用木劍插入敵人的胸膛來殺死他們。他的父親曾被冊封為“龍騎士”,因此改姓為德拉庫(Dracul),于是他的兒子,這位王子,便有了德古拉之名(Dracula)。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