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勤婚姻,你會選擇嗎?
最近看到一篇論文,講的是有關“通勤婚姻”的話題。
何謂“通勤婚姻”?
所謂的“通勤婚姻”指的是一種跨地婚姻關系,特指夫妻雙方為了滿足各自的職業需要而選擇異地而居,在結束工作后再從工作地點返回家中的模式。
隨著這種模式的發展,又生出了另一種新型的夫妻關系,那就是“周末夫妻”:只有在周末才能相處的夫妻。

對于“通勤夫妻”來說,除了周末以及一些長假之外,夫妻兩人日常就只能通過智能設備以及網絡來增進感情,通過網絡來塑造一種共同存在的感覺。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相處模式會給婚姻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不能和配偶有長時間的相處,要怎么相信對方能經受住各種誘惑?要怎么滿足彼此對陪伴的情感需求?要不要孕育生命?……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但是,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在結婚之初,腦海里幻想的都是婚姻是一個能為自己遮風擋雨的安全港灣,但是當婚姻只有風雨,沒有港灣的時候,你還會堅持傳統的同居方式嗎?

一、分居只是一種形式,維持婚姻的始終是兩個人的相互信任
小美和老趙是一對“周末夫妻”,兩個人在結婚僅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分居生活。
老趙的專業在老家找不到工資很高的工作,靠著那點微薄的工資沒辦法養活兩個人,于是他將眼光投向了北京。為了以后能夠有錢養活孩子,他和妻子商量后便只身來到北京打拼。此后,他便過上了“周五晚上下班坐高鐵回家,周日再坐高鐵回北京”的往返生活,有時候妻子周五過來,周日再回去。日子就在一張張車票以及奔波的往返中過去了。
在此期間,小美從來沒有懷疑過老趙會經不起大城市的誘惑,有的只有對以后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老趙和小美,在不同的城市,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二、短暫的分離,是為了讓婚姻得到喘息
小讓和小冉是一對普通夫妻,家住北京。小讓的工作離家都比較遠,單程通勤都得花上一個半小時,更別說從出門到地鐵站。每天早上六七點起床,晚上九十點到家,起早貪黑,本身睡眠時間就少,后來兩人又有了孩子,能留給自己的時間更是被壓縮到了極致。
上班通勤、回家帶娃,多重壓力加上日常的雞毛蒜皮,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爭吵也越來越多。為了能夠讓婚姻得到喘息,兩人決定分開住,小讓在公司附近租一個房子,工作日住那里,周末回家。也正因為這樣的決定,兩人之間的關系得到了緩和,婚姻也得以維持。
短暫的分離,成全了彼此,地理位置上的距離,遠好過心理上的距離。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做“通勤夫妻”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