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研究發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體系,推動首批項目開工建設

據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微信公眾號“房可圓”,近日,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召開2024年學習討論會。2024年上海住房城鄉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分為7個方面22項工作任務。
重點工作任務包括穩增長、提功能、促改革、惠民生、強治理、守安全、黨的建設等7大方面。
在穩增長方面,工作任務提出,積極穩妥構建房地產新模式。堅持“房住不炒”,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實施好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三大工程”建設,推動房地產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同時,加強住房公積金政策創新,更好支持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設、綠色住宅消費等重點領域。
提功能方面,工作任務提出完善城市功能,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包括全力推動外灘“第二立面”、吳淞創新城等區域更新項目。建立市、區兩級城市更新項目庫,實行項目常態化入庫申報和動態管理。完善政策“工具箱”,對政策效果進行評估和再賦能。深化可持續發展模式創新。堅持以體檢促更新,持續完善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和信息系統。
惠民生方面,多管齊下加快“兩舊一村”改造。包括靈活采用征收、拆除重建、內部設施改造升級、騰退更新等方式,有序推進零星舊改工作。健全“民事+行政”司法保障機制,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實現區域功能“補短板”。完善城中村改造政策體系,綜合實施規劃拔點和環境整治,優先啟動涉及中心城區周邊及五個新城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加快已批項目啟動改造、動遷收尾和后續開發等工作。
同時,多種途徑滿足宜居安居需求。研究上海市發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體系,推動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建設籌措和供應,構建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加大力度做好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籌措供應工作。探索以躉租方式改善中心城區老舊小區老年家庭居住條件,持續推進大型居住社區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建設。
此外,多點發力提升居住環境品質,包括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持續推進加裝電梯、易積水小區改造等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整合服務資源,探索區域化物業管理模式;加強物業服務行業監管。

以下為2024年上海住房城鄉建設重點工作任務7個方面22項工作任務:
一 穩增長方面
01穩中提速推進重大工程建設
● 進一步完善建設推進機制,加強綜合協調、深化六票統籌,促進提升有效投資和實物工作量。
● 進一步用好平臺合力、市區合力、建管合力,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著力打造更多示范標桿工程。
● 進一步提升建設管理工作標準和立功競賽組織水平,全面提升建設品質與科技含量。
02對標雙最優化行業營商環境
● 謀劃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推動上海建筑業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走在前列。
● 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升市場主體受益體驗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積極籌備世界銀行迎評工作。
● 聚焦202家重點建筑業企業,落實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03積極穩妥構建房地產新模式
● 堅持“房住不炒”,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實施好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三大工程”建設,推動房地產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 加強住房公積金政策創新,更好支持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設、綠色住宅消費等重點領域。
二 提功能方面
04承載發展戰略,加快重點區域建設
● 做好長三角示范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重大建設項目的服務工作。
● 加快“一江一河”空間更新和文旅賦能。
● 持續推動新城環境品質和新基建專項行動,提升燃氣安全水平,增強管廊規劃建設實效。
● 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05完善城市功能,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 全力推動外灘“第二立面”、吳淞創新城等區域更新項目。
● 建立市、區兩級城市更新項目庫,實行項目常態化入庫申報和動態管理。
● 完善政策“工具箱”,對政策效果進行評估和再賦能。
● 深化可持續發展模式創新。
● 堅持以體檢促更新,持續完善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和信息系統。
06提振國際影響,強化對外交流合作
● 依托上海開放優勢拓展“世界城市日”品牌影響,籌辦2024年世界城市日活動和第四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
● 籌辦“上海—東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細化研討會、中新論壇等活動。
三 促改革方面
07推進雙碳工作任務,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 推動《上海市綠色建筑條例》立法工作,深化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方案落地。
● 加快綠色建筑標準體系迭代升級,開展第二輪綠色生態城區試點創建。
● 推進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試點,提升建筑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水平。
● 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高質量發展。
08發展新型建造方式,促進行業創新轉型升級
● 探索深化BIM技術應用,提升預制構件智能化生產水平和裝配式建筑品質,加快智能建造項目培育及經驗復制推廣。
● 推動建筑師負責制擴大試點,支持浦東新區開展地區立法工作。
● 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重點關注質量安全、綠色低碳、生態宜居等相關領域技術標準編制。
● 穩步推進工程造價改革、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長三角工程建設標準和造價管理一體化等工作。
09加強建筑市場監管,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 建立完善市場、現場聯動懲戒機制,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 提升實名制管理能級,探索個人業績、職稱評定、資質管理等多方聯動和全周期監督管理。
● 縱深推進建設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完善以全覆蓋信用體系為基礎的事中事后監管。
● 加強勞務用工管理,培育新時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四 惠民生方面
10多管齊下加快“兩舊一村”改造
● 靈活采用征收、拆除重建、內部設施改造升級、騰退更新等方式,有序推進零星舊改工作。
● 健全“民事+行政”司法保障機制,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實現區域功能“補短板”。
● 完善城中村改造政策體系,綜合實施規劃拔點和環境整治,優先啟動涉及中心城區周邊及五個新城的城中村改造項目,加快已批項目啟動改造、動遷收尾和后續開發等工作。
11多種途徑滿足宜居安居需求
● 研究本市發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體系,推動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開工建設。
● 加快推進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建設籌措和供應,構建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
● 加大力度做好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籌措供應工作。
● 探索以躉租方式改善中心城區老舊小區老年家庭居住條件,持續推進大型居住社區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建設。
12多點發力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 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
● 持續推進加裝電梯、易積水小區改造等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
● 整合服務資源,探索區域化物業管理模式。
● 加強物業服務行業監管。
五 強治理方面
13持續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 深化CIM平臺建設,規范“CIM+”場景應用,有效支撐城市體檢、城市更新、海綿城市、地下管線等工作。
● 加快智慧工地建設和推廣覆蓋。
● 升級城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14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 實施新一輪城市管理精細化三年行動計劃,持續開展短板弱項發現和處置工作。
● 加強違法建筑治理,保持新增違法建筑整治高壓態勢,逐步消化存量違法建筑,深入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15進一步深化城管綜合執法工作
● 完善權責清單、裁量基準等法制標準規范,加強執法實效和辦案質量監督,推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 加強重點執法領域部門協作、長三角毗鄰區域執法協同、行刑銜接制度落實,加大重點領域執法力度,開展生態環境、小區環境、街面環境專項執法。
● 深化“一清單、兩意見、三制度”執行,完善城管進社區工作機制。
六 守安全方面
16提升應急管理能力
● 推動應急管理綜合平臺升級改造,搭建“1+1+6”應急指揮框架體系。
● 深化城市治理風險清單管理試點,健全住建領域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隊伍建設。
● 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構建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
17守牢施工質量安全
● 全面落實全員安全責任和項目人員到崗履職要求。
● 深入開展建設工程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
● 完善業主房屋質量“預看房”制度。
● 深化實施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住宅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
18確保城市運行安全
● 深入推進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嚴格落實燃氣管道外損整治、瓶裝液化氣改造替代等重點工作舉措。
● 完成“為50萬戶瓶裝液化氣居民用戶更換燃具連接軟管及調壓器”民生實事項目。
● 鞏固自建房專項整治成果,建立完善自建房建設管理制度規范和標準體系。
● 加強房屋基礎數據庫建設,探索建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
● 加強建筑玻璃幕墻管理,扎實推進住宅小區高墜隱患排查整治、損壞房屋承重結構專項整治、高層住宅建筑消防設施隱患排查整治和市屬保障性住房外墻外保溫整治。
七 黨的建設方面
19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 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健全“四聯”“同題共答”“一件事到一類事”等長效機制。
● 持續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總書記對城市工作重要論述的新熱潮。
20著力鍛造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匹配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
● 深化提升“1+3+X”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和“建設交通處長大講堂”等品牌。
● 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對政治過硬、表現突出、條件成熟的干部及時提拔使用。
● 用好全市“五個一批”等平臺,深入實施黨委“四個循環”干部交流機制,持續激活干部干事創業的“一池活水”。
● 樹立行業“大人才觀”,健全完善各類人才選拔培養制度;加強政校人才培養合作,發揮行業HR聯盟、“才薈建交”人才工作品牌等作用。
21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 鞏固深化系統行業“一盤棋”,加強超大城市現代化建設和治理面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關鍵性問題研究,加強市區兩級、部門之間、條塊之間協同聯動。
● 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三大行動”,開展新興領域覆蓋攻堅行動,增強行業黨建影響力。
● 積極構建系統行業“大宣傳”工作格局,壓緊壓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 深化模范機關創建,積極發揮系統黨員骨干、老干部、黨外人士、群團組織等作用,做好信訪穩定、平安建設工作。
22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 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和十二屆市紀委三次全會精神,持續深化細化“四責協同”機制,壓緊壓實責任鏈條。
● 緊盯工程招投標、綜合行政執法、窗口單位等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進一步健全防治腐敗滋生蔓延的體制機制。
● 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重點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切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 突出常態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持續為基層減負增能。
● 充分發揮各類黨內監督、檢查和政治巡察“利劍”作用,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警示教育。
●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強化對年輕干部紀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全面營造風清氣正、廉潔自律的干事氛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