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經濟時報:一線城市限購漸進式放松是大勢所趨

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商品房總體短缺時代已基本結束,一線城市限購政策漸進式放松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房住不炒”的房地產長效機制逐步建立,限購等房地產調控的行政手段終將被穩定的、制度化的長效機制所代替。
新年伊始,上海繼續調整優化房地產限購政策,打響了2024年一線城市放松限購政策的第一槍。
根據上海奉賢區和青浦區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兩區均對購房政策進行調整,即取消單身限購政策,符合條件的非滬籍人才,可在兩區內購買1套住房。這是繼金山區定向放松單身非滬籍人士購房政策之后,上海再對現行樓市政策作出調整優化。截至目前,上海五大新城,僅剩嘉定、松江的購房政策未作調整。
此前,但凡單身、非上海籍購房者,無論是否已有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證明,均無購房資格。這次上海兩區的最新政策放松了限購,凡在滬繳納職工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且在上海市無住房,與人才購房區域范圍內用人單位簽訂2年及以上勞動(聘用)合同且工作滿1年的非滬籍人才滿足一定條件后,可在人才購房區域范圍內購買1套住房。
自2010年4月北京率先實施房地產限購政策以來,各地也跟隨紛紛出臺限購政策,通過戶籍、社保繳納年限、婚姻狀況等來限制購房,從需求側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直接調控,打擊投機炒房行為,以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在以往幾輪的房地產調整周期中,限購等限制性政策的強化或放松,成為各地直接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利器。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各地加快了房地產市場過熱時期出臺的房地產政策的調整優化,其中一線城市限購政策的調整優化,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2023年9月,廣州率先對房地產限購政策調整優化,將非戶籍人口首套房購置納稅社保年限從5年收縮至2年等政策,并明確了實施的區域范圍。2023年10月,上海金山區也發布新政稱,經認定的非滬籍人才,繳滿3年社保或個稅,單身也可購買1套住房。此次,上海奉賢區、青浦區放松限購是上海金山區調整優化限購政策的繼續,有利于上海遠郊區的去庫存、提振房地產市場活躍度,同時也有利于加強上海外圍城區的人才吸附能力。預計,未來上海五大新城中的嘉定、松江的限購政策也有望調整優化。
目前,一線城市中只有深圳、北京的房地產限購政策比較嚴格,其他城市的限購政策基本上都已經調整優化或全面放開。未來,一線城市或將根據房地產交易市場的變化來逐漸調整優化限購等政策,對于一些住宅市場比較冷、購買力較弱的區域,可能會先放松限購,而對于一些住宅市場購買力較旺的地方,可能會繼續執行限購政策,以保持具有風向標意義的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應該看到,限購政策與土地、貨幣、財政、稅收等市場化調控政策不同,是采用行政手段臨時性地凍結一部分需求,即局部性的數量管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住房合理需求的釋放。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商品房總體短缺時代已基本結束,一線城市限購政策漸進式放松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房住不炒”的房地產長效機制逐步建立,限購等房地產調控的行政手段終將被穩定的、制度化的長效機制所代替。
不過,也要看到,目前,我國包括房產稅在內的房地產長效機制還在建立、完善之中,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還是實施“房住不炒”的重要手段,政策調整優化的幅度還不宜過大,應采取漸進式放松。比如先從遠郊區開始,或者對特定區域、特定人群定向放松限購,進行邊際調整。
可以預計,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之下,一線城市限購政策漸進式放松,促進此前受限制性政策抑制的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潛在需求的釋放,加快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回暖,帶動全國房地產市場筑底企穩,恢復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原題:《市說新語 | 一線城市限購漸進式放松是大勢所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