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近小葉子|最強暴走族出爐!“榜霸”小葉子日行步數3萬+
33866步!
這是上海大學“小葉子”劉秦春在國家會展中心實訓時一天所走的步數,摘得了步行榮耀榜的首日桂冠。
步行榮耀榜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團市委”)發起,鼓勵各高校每天選送一名本校志愿服務期間行走步數最多的人,以當晚8點前的微信運動記錄步數截圖為標準,隨后“步行達人”之間進行PK,選取當日步行數量前20位的步行達人代表各自高校進入榮耀榜。
從11月1日至11月9日,榜單每天都會公布。首日上榜的前十名“小葉子”,日均步數都超過了2萬步。

11月1日,看著榜單上自己的名字,劉秦春還略感意外,“其實我們組員前一天都在暴走中,有兩位就比我少200步。”
作為通道組志愿者,劉秦春的崗位在國展中心3館和4.1館之間的通道,為中外來賓提供指引、咨詢服務。之所以能將步數“刷”到超過3萬步,是因為當日實訓時,他們正在完成“場館越野挑戰賽”。上大志愿者被分成了10人一組,每人圍繞滿滿4頁的路線設計圖,展開實地“暴走計劃”。
站在3館和4.1館之間,去外幣兌換點可以“往前走到中央廣場的商業A區”。去VIP休息室,“在3館和4.1館之間通道(西北道)中間位置”……諸如這類的問題一共有20多個,并配有路線設計。
路線解釋上充滿了“西北道”“東側”“北道”等定位用語,可苦了從來不分東南西北的劉秦春。她說自己是“地圖小白”,從小不會看地圖,出門屬于離不開導航的那類人,要將完全沒概念的“西北道”“東側”化為自己所認知的,必須要實地用腳丈量。
穿梭在國展中心各個場館之間,看似瘦弱的劉秦春步速卻又大又快,常常把搭班的男班長甩在身后。
她手中拿著志愿者現場服務培訓手冊,在手冊含有的平面地圖邊,劉秦春記了密密麻麻的筆記。原來他們不但要熟悉自己崗位周邊環境,所有場館的信息都需要學習,“7館和8館之間沒有休息區,有聯合辦公室”“地鐵6、8、9號口常開,4號口每天中午12點以后開,且只進不出。”
需要記的要點十分零散,于是劉秦春第一次實訓用藍色水筆記,第二次實訓遇到新問題用黑色水筆記,手冊周邊空白處都被她的筆記所填滿,小組成員都稱她為“密密麻麻”。
手拿手冊,穿著“小葉子”的白色制服,劉秦春和小伙伴們先花了2個小時將所有場館暴走了一遍,休息間隙梳理被自己忽視的地方,她發現對醫療點并不熟悉,在第一輪暴走中,他們只是找到了5.1館的三號醫療站,并詢問了其他站點的位置。
劉秦春覺得不妥當,自己不走一遍心里不踏實,于是拉著小伙伴第二次有針對性地將疏忽的地方又重新走了一遍,直接將步數“刷”上了“3萬+”。
“我覺得只有用腳步丈量場館,才能讓手中的地圖活起來。” 劉秦春說。

上海團市委表示,為進博會服務的各高校志愿者每天都在“四葉草”里穿梭,熟悉環境,了解路線,用雙腳丈量國家會展中心。通過前幾日的實訓,他們發現很多志愿者的日行步數都超過了萬步。
能拿到首日冠軍,讓劉秦春十分驚訝,也受寵若驚,同時又覺得榜單設計很有意思,一份小小的榮譽也是對她一天志愿工作的小肯定。
11月2日,日行3萬多步給劉秦春帶來了“后遺癥”——雙腿酸痛。中午休息時,她不時用手捶捶雙腿,放松肌肉。但在下午實際到崗服務時,她又恢復了抖擻的精神。
劉秦春是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一名研一學生,主修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使用對她來說猶如母語一般。本科的二外是日語,基本對話沒有問題。如今剛剛學起了西班牙語,也可以進行簡單的初級溝通,語言交流是她的“加分項”。
當日,3號館門口站崗服務時,館內安保人員就向她尋求幫助。原來安保人員想讓日本參展商將備展物資搬離走道,然而遇到了語言不通的問題。劉秦春馬上用流利的英語禮貌地與展商進行溝通,還一起幫忙搬運物資,問題順利解決。
劉秦春說,自己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人,為了完成任務會嘗試各種方法,“只要對方有需求,我可以努力嘗試,就算不能第一時間完成,也能提供一些基礎服務。”
此次她所在的崗位雖然普通,但“不想只當觀眾,只從電視里了解進博會”的劉秦春,還是特別珍惜這次能親身參與的機會,“其實對整個進博會來說,我的崗位就像一顆小螺絲釘,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盡我所能,我想為進博會盡一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