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八大趨勢預測,給主題公園的2024年啟示
元旦假期后,2024年正式開啟新征程。回顧過去一年,大眾旅行重回正軌后市場迸發出澎湃活力,消費者多元化旅游需求加速釋放,使得旅企在三年“寒冬”后看到冰雪消融的希望,也感受到久違的“春意”。
2024年對于旅游市場和旅游企業來說,將會是更加關鍵,也更被寄予厚望的一年,經過2023年的調整與對重啟后市場變化和消費者變化的洞察,該以何種姿勢和節奏沖刺2024年,成為擺在旅企面前的重要課題。
主題公園領域同樣如此。早在去年11月,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發布了一份《2023中國主題公園競爭力評價報告》,其中提到,根據納入評價的80家大型和特大型主題公園統計數據顯示,其2023年合計接待游客約7573.61萬人次,合計營業收入約153.59億元。相較于2022年統計主題公園數量為70家時,2023年的游客接待量同比略有小幅度上升,另外,由于北京環球影城、襄陽華僑城奇幻谷、太原方特等主題公園納入評價,營收表現出強勁增長。
究其原因,報告指出,2022年9月正式開園的北京環球度假區等大型主題公園的加入對于拉升主題公園整體營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影響主題公園收入的因素更加多元化,門票收入之外的衍生收入也在增加。
作為報告發布人的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杰更是提到,2023年盡管市場活躍度在增加,但消費者可娛樂的選擇也在增加,長途旅行再次恢復,對于主題公園來說競爭壓力并沒有減少,反而是面臨更大和更復雜的挑戰。
近日,聞旅有幸邀請到林煥杰院長針對2024年主題公園發展可能出現的新趨勢做了深度分享,整體分為八個維度,就主題公園市場將會或者正在發生的新變化,以期為主題公園企業2024年前景提供參考。
趨勢一
主題公園將更看重新媒體營銷價值
新媒體平臺的流量價值是繼互聯網紅利后企業都在加速布局想要抓住的新機遇。對于主題公園而言,娛樂內容屬性與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渠道更加匹配,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的營銷活動成為主題公園的引流“種草”新利器。

以抖音為例,2023年其策劃的#好好旅行節#就聯合多個水上樂園在暑期策劃了一場營銷活動,“白天+夜晚,樂園+音樂”的一站式沉浸游玩體驗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打卡體驗,并且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活動信息傳遞給更多人,游客們自主產出的短視頻內容,成為推動主題樂園暑期營銷的最大抓手,有樂園在抖音平臺營收最高實現了日環比增長400%。
小紅書也同樣如此,成為給游客“種草”的高效平臺,以長隆在小紅書上針對親子客群“種草”為例,為了能吸引周邊家庭親子客群,搶占“原地遛娃”趨勢,長隆在小紅書通過“看—搜—發”的路徑實現線上“種草”目標,通過官方策劃的商業內容分享+到訪游客產出的UGC內容使得長隆實現了精準客群,且達成長期種草效應。
2024年,新媒體營銷對于主題公園日常營銷與重點節假日活動營銷產生的價值還將進一步放大呈現,隨著抖音小紅書等企業在文旅領域布局的加深以及更專業的服務能力嫁接,更多有意思的玩法和傳播活動值得主題公園關注和參與。
趨勢二
投資大周期長的新項目更難“打動”資方
一直以來,主題公園項目的建造都被視為激發旅游消費,拉動周邊經濟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大型或特大型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主題公園項目,對建造方以及所在城市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

2023年時曾有成都、廣州、杭州等多座城市帶出將要建造中國第三座迪士尼樂園的消息,雖然后來大多城市都被辟謠,但一座頂級主題公園的選址哪怕只是傳言,也足以引發大眾及媒體的討論與關注。
這其中,杭州對于引入大型主題公園的積極度最高。根據相關報道,2023年杭州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到今年杭州預計文旅項目完成投資350億元,謀劃打造世界級旅游樂園。杭州市投資促進局也明確表示,政府高度重視超級主題樂園的引進,市投資促進局對全球主題樂園TOP25、CNPP2023游樂園十大品牌、全球十大主題公園集團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梳理研究,為推進超級主題樂園的項目招引提供參考。
但如杭州這樣有魄力、有實力,能夠引入大型主題樂園的城市2024年并不會太多,從大環境看,動輒幾十億甚至是百億的主題公園項目未來會越來越少見,不論是政府還是投資人,對于建造周期長、投入成本高、回報周期不確定的主題公園項目會越來越謹慎和理性,對主題公園類型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務實,更加看重回報率。
趨勢三
主題公園文化傳遞屬性將更有價值
文旅融合大趨勢之下,主題公園在娛樂屬性之外將會更加凸顯文化屬性,承載傳播中華文化的作用和使命。從政策層面國家鼓勵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項目,提升文化品位和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以適應消費者對高質量旅游體驗的需求。主題公園在這方面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站在行業視角,中國主題公園迎來IP意識大覺醒。認識到有生命力和市場想象空間的IP對于項目的可持續運營,多元化應收而言至關重要,中國從不缺歷史與文化,但如何將文化形成商業價值的IP,如果借助IP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也是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特別是隨著“地產+樂園”開發模式逐年消退,打造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成熟IP對于拓展主題公園收益,持續健康運營來說至關重要。以中國本土科幻電影IP《流浪地球》系列為例,兩部電影上映后,觀影觀眾呼吁打造中國自己的《流浪地球》主題公園的聲浪非常高,中國影視IP轉化為主題公園有如此認可度和受眾基礎,也是頭一次見。
電影出品方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中影正在籌建中國科幻電影樂園,將以系列科幻電影IP為核心,打造具有奇幻和冒險性、體驗性、互動性的旅游娛樂園區。這是一個積極信號,2024年這樣文化與旅游的結合還將持續加深,會有更多嘗試合作出現。
趨勢四
巨型機甲等新技術將持續推動沉浸式體驗創新
沉浸式體驗的取向是主題公園各種改善游客體驗愿望和努力的自然邏輯結果。主題公園創設的初衷是為游客提供新奇的體驗。而在過去五年,體驗導向意識的覺醒與營造體驗技術的爆發相遇,加之國際頂流主題公園落地本土的示范效應,在本土主題公園中也催生了眾多沉浸式體驗的娛樂形式。
在這一浪潮中,出現了幾類沉浸式體驗的創新模式,并得到空前發展,一是巨型機甲巡游設備擴展成為特定主題沉浸式體驗的快速制造機,二是以襄陽華僑城奇幻谷“覺醒戰神”為代表的蒸汽朋克特技特效秀,三是以高科技聲光電特效為手段,利用存量空間打造虛擬與現實結合的主題公園夜游產品,也能帶給游客沉浸式體驗。

以大連熊洞街為例,該景點地處本地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中心,為了能與一般商業綜合體做出差異性,熊洞街利用大量高科技用于文旅項目打造機械巨熊-熊北北,并結合時下最流行的元宇宙,數字孿生、虛實結合、國潮、賽博朋克等元素,將街區打造成了主題游樂場景,并以流量思維為基礎,建立完整的城市IP系統,集巨獸巡游表演、美食娛樂、潮流藝術、科技研學、潮玩周邊和夜經濟于一體,給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五感體驗。
2024年新技術對于主題公園沉浸式體驗項目的創新加持還將持續深化,比如12月20日正式開城的上海迪士尼“瘋狂動物城”中游客排長隊體驗的“熱力追蹤”項目,就采用的行業中先進的無軌乘騎系統,還有高度還原動畫電影人物的機械動畫人偶,不論是外觀還原還是動作流暢度,都有非常顯著的提升,這些新技術也會是未來本土主題公園積極引用,進一步提升游客體驗的創新嘗試方向。
趨勢五
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和文化消費的多元化發展
特大型主題公園建造帶給區域經濟發展乃至城市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將會更被重視。以北京為例,盡管已經擁有全球知名的主題公園品牌北京環球度假區,但從帶動通州乃至北京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角度,政府仍在積極推動其他主題公園項目的引入和落地,希望能夠形成規模化效應,成為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就在近日,通州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內容中提到,2024年副中心文化旅游區“灣里”項目將全部完工,該項目引入奧特萊斯、度假小鎮、五星級酒店等業態,將打造時尚、藝術的國際商業娛樂綜合體,且將積極推進環球主題公園后續項目及二期謀劃研究。
而備受關注的海昌海洋公園、城市運動中心等項目也將在2024年落地開工,其中北京海昌海洋公園項目預計總投資約38億元,年客流量超300萬人次。建成后將是副中心首個國際級大型海洋文旅項目,也是北京市2000年以后唯一一個新建的大型海洋主題公園,將規劃生態、科普、研學、互動、表演、藝術、網紅打卡、餐飲等多元業態。
從效果看,主題公園不僅增加所在區域、城市的文化娛樂體驗,也有助于推動城市文化消費和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而這也將成為一線、新一線城市未來拉動城市文旅產業發展,有效推動多元文旅消費的有效手段。
趨勢六
國際大牌樂園持續進場本土樂園持續承壓
2023年國際主題公園進入中國簽約新項目的腳步仍在繼續。還是以杭州為例,其2023年簽約引入了法國普德賦(狂人國)主題公園,該樂園品牌是世界第一座戲劇主題公園,在法國非常受歡迎;廣西陽朔則與中歐羅斯洛克公司就安徒生國際度假區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協議,計劃通過點狀選址布局五個主題樂園。
而已經落地建造的國際主題公園在2024年也將有多家計劃開園,比如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三亞Hello Kitty主題樂園度假村等,算上正在推進和建造中的其他國際主題公園項目,未來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的競爭環境將會愈發激烈。這也意味著,未來國內主題公園品牌拓建運營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從市場容納空間看,中國擁有龐大的客源基礎和消費能力,雖已建成和在建項目眾多,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短期內仍難達到飽和,中國主題公園市場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將來中遠期發展潛力巨大,未來10—15年仍是發展期。目前看國內本土主題公園對比國際品牌來看仍存在一定差距,這樣的差距并不在技術上,而是經營理念及富有商業價值的IP孵化上,需要加快尋找創新和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趨勢七
旅游市場復蘇仍存差距歐美仍將領先于亞太
全球旅游市場重啟的步調與節奏存在時間差,業務復蘇程度也存在差異性。2022年時歐美旅游業務就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而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則是要落后許多,主題公園的業務恢復情況也同樣如此。

據AECOM聯合主題娛樂協會TEA(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共同發布的《2022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內容顯示,2022年對于歐美和中東地區而言是成功的一年,亞太地區則仍處于逐步回升中。以水上樂園為例,彼時美洲地區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歐洲和中東地區水上樂園的游客量也達到了2019年水平的96%,部分亞太地區即使表現出強勁的復蘇,但僅恢復至大約疫情前六至七成水平。
而聚焦到中國,2023年主題公園經營才開始回歸至常態,在游客被壓抑的出游需求快速釋放的一年,各地主題公園企業也迎來最佳業務恢復期,但這樣的恢復速度也很難追齊歐美市場表現。《2023中國主題公園競爭力評價報告》中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80家大型和特大型主題公園營收約153.59億元,這些監測統計主題公園樣本約占我國大型和特大型主題公園數量的97.56%,具備極高的參考性。
而到2024年,中國游客出游需求的釋放將會趨于平緩和理性,主題公園業務的增長表現也需保持樂觀和謹慎來預期和判斷。
趨勢八
具有中國文化元素企業加速“走出去”完成出海布局
2023年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的一個巨大進步是有越來越多中國元素主題公園品牌成功出海走出國門。其中最被關注的就是海昌海洋公園與沙特阿拉伯旅游發展基金簽約合作的沙特阿拉伯王國海昌海洋公園項目,是中國主題公園品牌真正意義上的出海項目。

此外,由中國企業北京詣想華苒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參與的科幻太空城“火星大戰主題公園”項目也已經達成合作意向,將在沙特塔伊夫落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來推動落實此項目,這也意味著,中國主題公園品牌出海的參與廣度和深度會持續加深。
具有中國文化元素或者中國企業參與的海外主題公園項目會越來越多,未來國內主題公園企業也都會有出海布局的規劃和動作,中國IP及中國品牌將會是全球主題公園市場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結語
2024年對于主題公園而言,將會是發展業務極為關鍵的一年,也會是新項目頻繁亮相和試水的一年,不論是國際品牌還是本土企業,讓游客用腳投票,接受市場檢驗被認可才是硬道理。
從成長性看,中國本土主題公園企業雖然起步晚,但是卻進步非常快,中國式特色化發展的全新IP將越來越多地出現于主題公園的市場之中,本土化IP的良好塑造也將為國內主題公園提高發展的上限。
加之巨大的可挖掘消費市場空間,未來幾年世界主題公園的“主戰場”必將會是在中國,承載競爭壓力的同時,能夠快速吸收和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反哺本土企業自我成長,中國主題公園行業可產生的價值也將更值得關注,有更大想象空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