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978-2018上海市民生活記憶·信件|自學考試
“如果說四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在上海是部連續劇,那么每位市民都是這部現實主義實景劇目的主人公。”
由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李明潔教授策展的《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記憶》展覽即將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圖書館展出,展覽分為“親歷”、“親見”和“親筆”三個單元:“親歷”通過采訪在上海 生活過的普通人,以口述回憶的方式講述四十年親歷的重要歷史事件;“親見”通過展示攝影家陸元敏先生鏡頭中的街頭巷尾,記錄下日常生活所折射出的社會轉型;“親筆”通過整理四十年間百姓的真實信箋,展示平民心靈生活史中的代表性切片。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展覽正式開幕之前將陸續刊發部分展出的口述回憶與私人書信。期待這些微小而真 實的證人、證言和證物,能部分再現四十年來上海民眾日常生活的變遷。下文刊發的是一則關于1980年代初剛開始有“自學考試”的信件。
信件時間:1984年12月13日
時代背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于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創立,學生可通過自主學習,參加學歷考試并獲得學位證書。
隱私保護:本信函原件由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中心收藏,由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師生轉寫。出于隱私保護的考慮,信件中的人名全部是化名。

我心愛的夫君:你好!
今日上午王良賢曾要我再打長途,叫你速回來,但適逢你廠休,接不通。
心愛的,工作上又受氣了吧,姓馬的不是好東西,我們早就認識了,現既然如此,真叫人感到氣憤,算了,還是早點回來吧!“留職停薪”好搞嗎?如不好搞,那么你胃出血的事,是否可請長病假?或暫用探親假,用完了,在上海醫院開病假?父親說他可去第四醫院想辦法的。
回來后一方面可聯系無錫鄉下,另一方面還可做文學。父親說他可給你聯系虹口區工會讓你辦“書法學習班”,或哪個學校給你辦,其收入是分成,無錫鄉下一個月去不了幾次,辦學的事大可嘗試,故你可將以前上課的“備課語錄”和篆刻刀具帶回,有關書籍,可帶的帶回,不帶的也要討一只紙箱收藏好。因這次回滬時間可能較長,各方面都當作好長離的準備。
心愛的,我們的小寶貝,這幾天思維和表現力、語言都好像有一個飛躍,今晚我下班到家,一看見我,就盯著叫“媽媽,媽媽”。心愛的,辛苦養育小兒整一年,而今聽見嬌兒聲聲喚母,心中真是第一次嘗到了為人之母的欣慰和自傲。想來,日后雙雙漸大,思想、語言都將與我們做父母的更密切交流,那時生活必將更充實、甜蜜。盼望你早日回來分享這一切。
還有一事,即你省書協的證書拿到了嗎?望在搞掉回滬的同時,搞好這事,以利今后回上海能在書法事業上進一步發展。
今天鄭仕星交給我一張干部普查表。要填文化程度,有什么文憑填什么程度,沒初中文憑,就算初中以下的程度。這事對我觸動很大,如此,我們都該算是小學文化程度了,不管你平時水平再高,能力再強,因此我有強烈的讀書欲。在現今眾多的職工求學途徑中,我選擇“自學考試”一條,這一條沒有嚴格的上學時間,沒有讀書期限,考不取還能讀再考,只要自己有信心,拿到文憑為止。大學本科或大專的文憑,享受正規大學的同等待遇,為全國承認。每年5月中旬與11月中旬全國考。明年5月是考哲學、古文、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我想從現在起就自學,趕明年5月的考。如此,我希望你回來能和我一起學、考。你的條件比我優越的多,不利用實在是浪費,并且以后也是明顯的吃虧。而且跟你一起學,我還能借你的光,受你的指教。對這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總之,我望你早日回來,能商討這一切。
我想,你的這次復信能告訴我,你回來的確切日期了吧?!
望把衣物、大小腳盆帶回。
致
熱烈的思吻!
你的妻:倩倩
84.12.13夜
于臥床時
我身體尚好。衛東兄已于12月11日回來了,未作任何處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