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冬季夜間跑步有禁忌,謹防“悲劇”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都市中有一群夜跑族,喜歡在靜謐的夜里體會著酣暢淋漓的運動快感,在運動中感受城市夜晚繁榮的車水馬龍。
那么問題來了,是早晨起來,跑一會兒好呢,還是睡覺之前,跑幾圈好呢?冬季夜跑有什么注意事項?哪些是不適合夜跑呢?
新華君帶您一文讀懂!

晨跑、夜跑,到底哪家強?
夜跑好還是晨跑好?醫生的答案是:夜跑和晨跑都有各自的優勢,選擇何種方式取決于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
夜跑的優勢在于:
溫度較低:在夏季高溫的地區,夜晚的氣溫可能較為涼爽,減少了跑步時身體過熱的可能性。
放松身心:夜晚的環境相對安靜,沒有白天的喧囂與壓力,能夠幫助放松身心,緩解日常的壓力和疲勞。
睡前鍛煉:有些人喜歡在晚上跑步,因為它能消耗一定的能量,有助于入睡前放松身體,改善睡眠質量。
晨跑的優勢在于:
空氣清新:早晨通常是城市空氣污染較少的時候,空氣清新,更適合呼吸。同時,晨跑還可享受日出的美景。
提神醒腦:晨跑可以激活大腦,使人更加清醒和專注,有助于提升一天的工作效率和思維能力。
活動關節:晨跑可以幫助活動身體的關節和肌肉,增加身體的靈活性,預防運動相關的傷害。
規律生活:晨跑需要早起,培養了一個規律的生活作息,提高了自律性和時間管理能力。
最終,選擇夜跑還是晨跑取決于個人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和喜好。無論選擇哪種方式,保持適度的運動量,并聽從自己身體的反饋,確保安全和舒適感。
這些人請注意,夜跑易“悲劇”!
但醫生特別提醒,夜跑并非適合所有人的鍛煉方式。以下是一些情況下,不適合夜跑,易發生“悲劇”:
1. 安全隱患高的地區:如果你所在地區的夜間治安較差或存在高風險因素,如犯罪率高或交通安全問題,那么夜跑可能不適合你。安全始終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2. 健康問題:如果你有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建議在進行任何高強度鍛煉之前咨詢醫生的建議。夜跑可能會對心臟和肺功能產生一定的負荷,不適合患有相關疾病或風險較高的個體。
3. 視力問題:如果你有嚴重的視力問題,夜間跑步可能會增加意外風險,因為你可能無法清晰地辨認道路或障礙物。在這種情況下,白天運動更為安全。
4. 不喜歡夜間活動:每個人的生物鐘和活動喜好不同。有些人更喜歡在日間進行運動,享受充足的陽光和自然光線。如果你對夜間活動沒有興趣或沒有舒適感,那么夜跑可能不適合你。
總之,跑步需要根據個體的身體條件和環境因素進行選擇。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或安全方面的擔憂,請咨詢醫生或運動專業人士的建議,以確保你的鍛煉方式是適合自己的。

冬季夜跑有何注意事項?
在秋冬季節進行夜跑時,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項:
1、穿著適當的服裝:根據天氣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服裝,保持適宜的體溫并防止受涼。多層次的服裝可以幫助你根據運動強度和體溫調節。
2、使用反光裝備:在夜間跑步時,確保自己能夠被人們和車輛注意到。戴上反光背心、運動帽或手臂反光帶,并在鞋上使用反光貼紙等,提高自己的可見性。
3、選擇安全路線:選擇已知安全的路線進行夜跑,最好是明亮、人流量較多的地方,避免偏僻或危險的區域。熟悉路況,盡量避免有障礙物或不平整的地面,以減少跌倒和受傷的風險。
4、使用合適的照明設備:攜帶手電筒、頭燈或反光絲帶等照明設備,以便在夜間看清道路和周圍環境。
5、保持警覺:保持警惕,觀察周圍環境。盡量避免佩戴耳機,以便能聽到來自周圍的聲音,包括來自車輛和其他跑步者的提示。
6、告知別人:盡量告訴家人或朋友你的夜跑計劃和預計返回的時間,并保持手機暢通以備不時之需。
7、不過度跑步:在寒冷的天氣里,不要過度跑步以避免身體過度疲勞和受寒。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感到不適,立即停止跑步并尋求醫療幫助。
記住,夜跑的安全至關重要。遵循這些注意事項,能夠幫助你保持安全并享受秋冬夜晚的跑步。
有哪些危險征兆要當心?
在進行跑步時,以下是一些運動傷害的可能征兆,需要引起注意:
1、疼痛:在跑步過程中,突然出現疼痛,如膝蓋、腳背、腰部、臀部或其他部位,這可能是肌肉韌帶受到過度壓力或其他損害的表現。
2、腫脹:受傷部位可能出現腫脹,手感可能會比較緊張,癥狀較為明顯。如果腫脹比較明顯,可以使用冰袋外敷或繃帶固定。
3、感覺沉重或僵硬:如果在跑步后感覺肢體沉重、僵硬或酸痛,這可能是肌肉拉傷或疲勞過度的表現。
4、摔倒或扭傷:如果跑步時不小心摔倒或者受到扭傷等傷害,可能會出現腫脹、疼痛等表現,這時需要及時處理。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應該立即停止跑步,并給受傷部位進行熱敷或冷敷等常規處理,然后休息一段時間進行觀察,以便確定傷害的嚴重程度并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對于疼痛或不適持續時間比較長的癥狀,建議到醫院或診所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治療。
在進行跑步或其他運動時,需要注意身體反應,逐漸適應和增加運動量,避免過度疲勞和受傷。同時,合理的營養和休息也是防止運動傷害的重要因素。
膝蓋受傷如何康復運動?
跑步易傷膝蓋。如果膝蓋受傷,康復運動可以幫助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提高穩定性和靈活性,并逐漸恢復正常的運動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膝蓋康復運動:
1、直腿抬高:平躺在地上,伸直膝蓋并輕輕抬起,在空中保持幾秒鐘,然后緩慢放下。重復15次,逐漸增加次數。
2、股四頭肌練習:坐在椅子上并保持軀干直立,將膝蓋伸直并腳跟保持在地面上,然后將膝蓋緩慢伸直,直到小腿與地面平行,然后再緩慢彎曲膝蓋恢復到起始位置。重復15次,逐漸增加次數。
3、蠕動練習:躺在地板上,將受傷膝蓋彎曲,腳平放在地面上。然后緩慢地將受傷的膝蓋拖動到盡可能直立的位置,然后再緩慢地將其放回原位。重復15次,逐漸增加次數。
4、內外側膝蓋抗阻訓練: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面上。使用一個帶有輕阻力的橡皮帶固定于膝蓋上方,將膝蓋推向外側(外展)或向內側(內收)。重復15次,逐漸增加次數和阻力。
5、平衡練習:站立時保持平衡,將受傷的膝蓋微微彎曲,盡量保持平穩。可以試著在一個腳上保持平衡一段時間,并逐漸延長時間。
請注意,康復運動應根據個人情況和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進行。重要的是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范圍,并避免過度使用或造成二次受傷。如果疼痛或不適加劇,請立即停止運動,并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
作者:新華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沈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