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哇!又有珍稀動物登上央視~不愧是你,鼎湖山!
近期,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的精彩影像,又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秘境之眼》欄目里~實現了一個月內連續四次登上《秘境之眼》!
這次又是哪些小精靈與你共赴一場不被打擾的相逢呢?快來看看吧!
烏灰鶇/虎斑地鶇/灰背鶇
倭花鼠
在《秘境之眼》中,通過紅外相機和遠程攝像頭,人們可以了解到鼎湖山保護區多種野生動物的日常“生活”片段。
比如多種鳥類在同一棵樹上嬉戲覓食并將難以消化的果核吐出,為植物傳播種子;呆萌的倭花鼠在樹頂上休息,來回跳動并啃食人面子樹皮等等……
烏灰鶇在吐種子

正在進食的倭花鼠
那么,鼎湖山為什么能在一個月內四登央視呢?請接著往下看——
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建于1956年,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成為我國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MAB)世界生物圈保護區,1998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季風常綠闊葉林(或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其生物多樣性。
鼎湖山森林植被存在時間長,種類豐富,結構復雜,保存完整,為世界少有,被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色明珠”,成為研究植物資源利用、森林植被恢復與演替、全球變化影響及其響應、自然規律與資源管理等規律的重要代表性區域。

鼎湖山保護區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生物多樣性富集度高
鼎湖山保護區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野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生境,蘊藏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華南地區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地區之一,被稱為“物種的寶庫”和“活的自然博物館”。
近年來,鼎湖山保護區在自然資源保護、科研監測、科普教育等方面成績顯著,其主要保護對象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面積持續擴大。
保護區常年開展紅外相機獸類、鳥類、蝶類、兩爬類等野生動物科研監測,建立起了紅外相機公里網格監測體系以及鳥類、蝶類和兩爬類長期固定監測樣線等,拍攝到了大量野生動物影像資料。其中包括中華穿山甲、小靈貓、白鷴、豹貓、版納魚螈、金裳鳳蝶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通過長期監測,很好的掌握了鼎湖山野生動物的種群動態及分布狀況等,同時新記錄種也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共發現鼎湖山野生動物分布新記錄200余種(有多種為廣東省新記錄)。
此外,2023年還建立起了紅外相機智能監測系統平臺,這都為保護區的科學普及和保護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數據支撐。

中華穿山甲

小靈貓

白鷴

豹貓

版納魚螈

金裳鳳蝶

延伸閱讀

烏灰鶇(學名:Turdus cardis),屬鳥綱雀形目鶇科鶇屬種類。雌雄異色,雄鳥頭部、喉及上胸黑色,背部、兩翼、腰及尾上覆羽青灰色,兩脅具黑色點斑,下體其余白色;雌鳥上體灰褐色,胸偏灰色且具黑色縱紋,兩脅染棕紅色且具黑色點斑,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雄鳥喙橘黃色,雌鳥喙近黑色,腳肉色。常棲息于季風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及山地常綠闊葉林之中,性隱蔽而膽小怯生,常單獨活動。多在地面覓食,主要覓食昆蟲,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國內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北、安徽及貴州等地,冬季南遷至廣東、廣西及海南;國外繁殖于日本及俄羅斯東部。

虎斑地鶇(學名:Zoothera aurea),屬鳥綱雀形目鶇科地鶇屬種類。頭頂、上體橄欖褐色,通體滿布金褐色次端斑和黑色端斑的鱗狀斑紋,下體黃白色并具月牙狀黑色斑。虹膜黑褐色,喙褐色、下喙基部肉色,腳肉色。常棲息于季風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之中,為地棲性鳥類。其性羞怯,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取食于地面,主要覓食對象為昆蟲和無脊椎動物,也吃少量植物果實、種子等。國內見于四川、云南、廣西及廣東等地,國外分布于印度東北部至東南亞地區。

灰背鶇(學名:Turdus hortulorum),屬鳥綱雀形目鶇科鶇屬種類。背部呈灰色,兩脅為紅棕色。雄鳥頭部、上體灰色,頦、喉顏色偏白,下腹至尾下覆羽白色;雌鳥上體為灰黑色,胸部具黑色點狀縱紋。虹膜黑褐色,具細的黃色眼圈,喙黃色,腳肉色。常棲息于季風常綠闊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之中,甚懼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結成幾只到十幾只的小群。常在地面的腐葉上跳動覓食,主要覓食對象為昆蟲,也吃蚯蚓和植物果實、種子等。國內繁殖于東北地區,越冬于華南、華東地區;國外見于朝鮮、韓國等地。

倭花鼠(拉丁學名:Tamiops maritimus),屬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花松鼠屬種類。體型較小,頭體長105~134,尾長80~115。背毛短,呈橄欖灰色;腹毛淡黃色;側面的亮條紋短而窄,呈暗褐白色,中間的兩條亮條紋模糊,側面一對較清楚,眼下面的灰白色條紋不與背上其他亮條紋相連。多營巢于森林密集成蔭地帶的杉、馬尾松等樹上,有時利用樹洞為巢。善于攀高雀躍,活動時間多在清晨太陽剛出來或將近黃昏時,活動時有鳴聲,以錐子、松子及其他野果以及樹上的昆蟲為食。國內見于長江以南各省及河南等地,國外見于老撾、越南等地。
來源: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