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年用藥290萬粒,上海這座監獄專門關押改造老病殘罪犯

地處浦東周浦的上海市南匯監獄,是全市唯一專門關押改造老病殘罪犯的功能性監獄。2023年,對于這里凝神聚力的400多名民警來說,又是枕戈待旦、不舍晝夜的365天。歲末年初,南匯監獄用一組數據盤點全年的不易和不凡。




290多萬粒用藥的安全苛求
老病殘罪犯,大多需要每日與藥為伴。不為人所知的是,南匯監獄罪犯每日用藥總量多達8000多粒,全年多達290多萬粒。從病情篩查,到排藥分類,再到精準分發,每一個繁瑣步驟都蘊含著監獄民警對法律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使命負責,決不允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情況發生。安全的苛求遠不止于此——南匯監獄擁有上海監獄系統最忙碌的大門,全年6000多車次進出,病犯到一個院子里的監獄總醫院就診甚至外診,對民警來說更是家常便飯,需要全程警力嚴格執勤管理......關關難過關關過,夜夜難熬夜夜熬,訴不完的職業艱辛和職責壓力,卻是民警弦歌不輟的職業堅守。若無執著在心頭,怎會知重負重、勇毅前行。主動為之也好,使命要求也罷,監獄民警最大的執著就是守護大墻內外的平安。全警在一環一段、一制一規、一責一崗中偏毫厘不敢安,用腳步丈量著安全“指數”。




1000余名老病殘罪犯的科學改造
“把大墻內的人改造好,讓大墻外的人生活好”的主題雕塑,佇立在監獄里的主干道上,也刻在每一個民警心里。目前南匯監獄關押著許多年老體衰、身心殘缺、病患纏身的罪犯。他們接受懲罰和改造,也需要迷途知返的引導。民警們春風化雨、靜水深流,在日復一日的改造中細化完善“科學認識、科學管理、科學矯治、科學評估”一體運行機制,培育生命文化,幫助老病殘罪犯度過人生難關,打開未來的光景。這一年,在民警循循善誘的不放棄下,15名長期不認罪的罪犯幡然悔悟,老病殘罪犯的非遺作品通過網絡向社會展示得到無數點贊。




1466次警務保障的潤物無聲
2023年的冬日“美食節”,民警食堂里,國宴操刀手烹制的菜品讓民警大快朵頤。警務保障總是在幕后,回應著監獄發展和工作開展所必須的物質需求。“不發聲、只發力”的樸素作風備受推崇。基于這樣的高度和格局,警務保障部門全年維保獄內設施設備1124次、信息化設備342次,保障外出警務執勤15萬余公里,維修速度更快,辦公環境更新,一些小確幸、小溫馨、小民生、小細節生動詮釋著保障工作的“微言大義”。




30項關愛舉措的鼓舞引領
監獄擺好嚴管和厚愛的“天平秤”,第一時間落實市監獄管理局黨委提出的年度惠警“十件實事”,廣泛征求基層一線意見建議,細化30項關心關愛清單,其中包括升級監獄食堂服務、解決臨時停車場等,大獲民警青睞,民警“幸福指數”和“戰斗指數”大大提升。同時打通溝通反饋“新窗口”,激活崗位交流“一池水”,舞好考核評價“指揮棒”,織密紀律規矩“鐵籬笆”,無不精準耦合著新時期民警的價值追求、思想需求和成長期求。





前不久,上海監獄第十三屆老病殘罪犯監管改造研討會如期而至,全國監獄系統同仁專家齊聚南匯監獄。會后,《法治日報》采寫了通訊《老病殘罪犯收押后如何開展教育改造?上海南匯監獄現代化轉型實地調查》,司法部官網(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全文轉載。報道以南匯監獄作為上海全市專門關押改造老病殘罪犯的功能性監獄建設為樣本,描寫發生在大墻里特殊罪犯的服刑故事和改造場景,注目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上海監獄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之路。
新的一年,這所關押改造老病殘罪犯的功能性監獄初心如磐,奮輯篤行!
(原題為:《來自南匯監獄的“數說” | 與2023年“同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