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大會址”這一年①|這條路不長,卻承載了無數堅定的腳步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10月31日,晴,星期三。
10月最后一天的上海,站在興業路斑駁的樹影下,時間稍長,身上有點微涼。20歲的樂瑤往馬路對面挪了挪步子,一到陽光底下,身子馬上暖和。
“我在等同伴,她說3分鐘到。”說這話的時候,樂瑤笑著回頭看了一眼。在她身后,是興業路106號的烏漆大門。她并不知道,去年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一行,就是從這扇大門進入一大會址紀念館,開啟他們的瞻仰之行。
據新華社報道,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專程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

在興業路下車后,習近平總書記一行步行來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在上海工作期間,習近平曾3次來到這里。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首先瞻仰了中共一大會議室原址,這個房間按照當年會議場景復原布置。總共只有18平方米的房間布局緊湊,復原擺設上桌椅茶具后,整個房間,只剩一條一人可自由通過的走道。
不過,2017年10月31日的參觀,習近平站在這久久凝視,并動情地說,毛澤東同志稱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這個比喻很形象,我看這里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2018年10月31日,50歲的黨員郭棟從吉林遠道而來,并在原址外的電子留言板上寫上:“第一次來這里,終于看到了共產黨的家園,值得。”

“前赴后繼、救亡圖存”、“風云際會、相約建黨”、“群英匯聚、開天辟地”等專題展區,陳列大量實物和圖片,有的還有雕塑和沙盤。這一天,東方航空公司客艙服務部乘務六部的34名新進員工分成4組,手上各拿一張答題卡,邊聽講解,邊尋找試題的答案。
六部總經理吳文華介紹,習近平總書記一行瞻仰一大會址,給了他們公司思政工作莫大啟示。從去年開始,公司所有新進員工入職前來一大會址紀念館學習,成為了必修課。

“政治思想是一切工作的指引。”吳文華說,這一年,客艙部所有黨員,都來學習過很多次。而剛入職的年輕人,想學的東西很多,讓他們了解先人的貢獻,同時公司通過這樣的活動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和興趣,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按照常規路線,整個展廳的參觀,以二樓一個題為《追夢》的視頻短片結束。不過,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一行參觀完后,回到一樓紀念館宣誓廳。面對黨旗,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

如今,這個位于觀眾入口處的宣誓大廳,成為一大會址紀念館最顯眼的地方。
在習近平總書記一行瞻仰一大會址之后的這一年,紀念館每天的客流量,從四千人,不斷刷新,高峰時,甚至達到七八千人。大客流,也成為這一年來一大會址的常態。
今年8月25日,47歲的河南鄭州黨員劉凱,成為一大會址建館66年來,首個年度第100萬名游客。和大多數觀眾一樣,劉凱也在黨的誕生地重溫入黨誓詞。
“就像總書記說的,宣誓詞記住并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我們黨的一切都是從這里開始的,重溫入黨誓詞,就是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劉凱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