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蘋果被困禁售糾紛中,皮外傷悄然變內傷
一場專利糾紛,將蘋果推上了風口浪尖。

據參考消息引用法新社報道,美國一家聯邦法院27日下令暫停實施最新款蘋果手表在美禁售令。
而在此前,蘋果公司與健康技術公司麥斯莫就專利問題爭執不下。
媒體曾在26日報道稱,經過仔細磋商,美國貿易代表Katherine Tai決定不撤銷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決定,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決定于2023年12月26日成為最終決定。
26日收盤,蘋果股價微跌0.26%。
今年10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定,蘋果公司含有血氧測量功能的Apple Watch侵犯了醫療技術公司Masimo的幾項血氧儀專利,要求在12月25號之后在美國禁售Apple Watch S9以及Apple Watch Ultra 2兩款產品。
血氧檢測功能是Apple Watch主打的賣點之一。

“Masimo錯誤地試圖利用ITC來阻止數百萬美國消費者購買一款可能挽救生命的產品。”蘋果方面認為,Masimo此舉是在為發布其抄襲蘋果的手表鋪路。
Masimo與蘋果積怨已久。
2020年,Masimo在聯邦法院起訴蘋果,但由于陪審員未能達成一致裁決,該案在今年5月以無效審判告終。
2021年,Masimo又指控蘋果挖角其員工并竊取與測量血氧水平的光技術相關的商業機密,這一技術首次應用在Apple Watch Series 6中。

而蘋果也曾反訴,稱Masimo抄襲自家技術。
事實上,這并非蘋果首次陷入專利糾紛當中。
倫敦高等法院去年裁定,蘋果侵犯了Optis的兩項4G專利,盡管蘋果提出上訴,但在今年7月,上訴法院駁回了蘋果的上訴。
2017年,高通在圣地亞哥聯邦法院起訴蘋果,稱iPhone、iPad和Apple Watch侵犯了多項移動技術專利。兩家公司最終在2019年和解,簽署了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允許蘋果繼續在iPhone中使用高通芯片。
對于此次禁售風波,會給蘋果帶來什么?
對此,36氪耿宸斐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看似皮外傷,其實是內傷。

盡管,Apple Watch自2015年首次推出以來,在蘋果公司收入中的占比已日益增大。
但蘋果不單獨公布來自Apple Watch的具體收入,但該產品屬于可穿戴設備類別,2023財年該類別的收入為398億美元,同比下降3.4%。
此外,美國本土Apple Watch銷量約占全球市場的三至四成。
本次禁售的兩款產品今年的銷售占比約為三成,以此計算,本次禁售對于Apple Watch銷量的影響在10%左右。

但與蘋果公司的整體銷售額相比,這仍是一項小業務。據投資公司Oppenheimer估計,2023財年的手表銷售額僅占蘋果公司約3830億美元整體銷售額的4.7%。
總而言之,受影響的Apple Watch的市場規模不大,直接的商業損失并不大。
關鍵是對于以創新和顛覆為品牌形象的蘋果,會因為禁售背后的知識產權問題,而品牌美譽度受損。

相關國內果鏈企業如富士康等,會有一定生產上的影響。
但由于Apple Watch本身的市場規模問題,影響不大。
蘋果最佳的反擊手段,即是以訴訟對應訴訟,來爭取面子,保住品牌形象。
而所涉及到的Apple Watch或許短期內不會回歸。
不過不影響蘋果用沒有專利影響的新品在春季發布并穩定市場。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