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眾汽車9月全球銷量同比跌18%,今年在華日均約賺一億元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最新發(fā)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上個季度因為柴油車舞弊案“特殊項目”、歐洲WLTP排放新標準、在華銷量走緩等多重因素導致其利潤大幅下跌19%。不過前三季度總體業(yè)績有所上升,中國業(yè)務仍然貢獻了豐厚的收益。

第三季度,大眾營業(yè)收入同比微增0.9%至552億歐元,不考慮“特殊項目”的營業(yè)利潤同比下降18.6%至35.11億歐元,利潤率由7.9%降低為6.4%。此處“特殊項目”是指2015年被曝光的“柴油車排放舞弊門”,給大眾帶來巨額開支。如果計入“特殊項目”后,稅前及稅后利潤都實現了翻倍。但實際上常規(guī)業(yè)務運營的盈利能力反而有所下降。跌幅最大的主要項目是現金流,同比暴跌92.2%至1.44億歐元。此外,研發(fā)開支微漲0.6%至31.04億歐元。
如果將觀察周期放大到整個2018年前三季度,則大眾還算是取得了不錯的業(yè)績。營收同比增長2.7%至1,745.77億歐元,營業(yè)利潤同比微增0.6%至133.06億歐元,但利潤率從7.8%下降為7.6%。現金流從負29.48億歐元提高為34.90億歐元。
大眾方面將不利因素總結為全球(中美歐日韓貿易戰(zhàn))的緊張局面、走冷的中國車市和WLTP收緊導致產能的成本瓶頸、排放門等。“我們仍然面臨嚴峻挑戰(zhàn),不管是大眾還是整個汽車行業(yè)都將必須克服困難,”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顯然除了“排放門”之外,其他不利因素同樣適用于其他車企。
從各個品牌的表現看,前三季度大眾、奧迪、斯柯達以及商用車品牌等營收都實現了一定的增長,但利潤有所下滑,只有保時捷的表現最為強勁,因此大眾方面表示將維持今年的業(yè)績目標。
與部分車企不同,大眾未將在華合資公司營收和利潤合并到全球報表中。前三季度,中國合資公司按《權益法》為大眾提供了33.30億歐元利潤,同比微增0.8%,約合人民幣261億元,接近于每天在中國賺走1億元利潤。中國仍然扮演了大眾汽車集團“業(yè)務奶牛”的角色。
但隨著中國車市的變化,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進步,大眾在中國也面臨著更大壓力。一方面是由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大眾在華依賴的入門轎車將被蠶食份額,另一方面大眾押寶SUV,從排放油耗和消費者購買力減弱角度看,在這一輪并非最為有利的布局。
前三季度,大眾在中國總共賣出了303.9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5.0%。除了9月份同比下滑5.7%之外,即將結束的10月也是諸多車企難以開懷的月份,10月前20日國內車市零售和批發(fā)銷量大約同比跌落25%,整個月份或將下滑近20%。大眾盡管表現相對好于部分其他外資車企,但能否最終獨善其身實現逆市增長,以當前情況看,仍存在較大難度。
(原文標題為《大眾汽車三季度利潤跌19%,但在中國每天賺走一個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