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當蘇格拉底遇上孔子,會聊什么?

12月16日,CCTV-1大型國際文化交流節目《美美與共》節目中,《當蘇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臘與中國思想家的跨時空對話》作者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自7000公里以外遙遠的希臘來,和中國朋友們一同見證一場關于蘇格拉底和孔子跨越時空的對話。
希臘,西方文明的發祥地,奧林匹克的起點。在古希臘最重要的思想交流場所,雅典的阿戈拉廣場上,矗立著一件青銅組雕作品《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在愛琴海的陽光下,孔子與蘇格拉底兩尊雕像分立東西。

這件作品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的,是希臘首次將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立于其文化核心之地。
巧合的是,希臘作家、學者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以書籍為載體,寫過一本相同主題的著作《當蘇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臘與中國思想家的跨時空對話》。

蘇格拉底和孔子從未見面,卻擁有驚人相似的思想。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蘇格拉底

“如果他們兩個相遇的話,他們會非常有禮貌地相互聊天。首先他們兩個都是勇敢的人,他們不畏懼死亡,可以為了真理及信念不顧一切。第二點,他們都是熱忱的人,待人熱情友善,對周圍的人充滿了愛。第三點,他們都喜歡音樂,蘇格拉底還喜歡舞蹈,雖然他有點胖,孔子很擅長奏樂,蘇格拉底也是。還有他們還很幽默。”節目中,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如是說。

親臨節目的希臘共和國駐華大使埃夫耶尼奧斯· 卡爾佩里斯則風趣地表示:“如果他們(蘇格拉底和孔子)還活著,并遇見了彼此,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談論人工智能,因為他們是認真生活的人,是走在時代前面的人。” “我們兩國的文明,比你我想象的都要早很多。經過科學驗證的時期,就已經早于公元前四世紀。中希文明自古相知,不只照亮了兩個地區,全球都閃爍著這兩個文明的光輝。希臘文明幾乎影響了整個歐洲文明,而中國文明則影響了整個亞洲。近百年,我們兩個文明終于能夠相遇,就像當時的孔子和蘇格拉底一樣。”

中國演員許亞軍與希臘演員米哈利斯·馬尼亞蒂斯,也以音樂詩劇的形式,在舞臺上創意呈現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雕塑、書籍、音樂詩劇,通過不同的藝術載體,觀眾可以看到兩種文明超越時空的對話互鑒,他們用同聲相應的默契,闡釋著“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文化理念。


《當蘇格拉底遇上孔子
——希臘與中國思想家的跨時空對話》
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 著
劉瑞洪 譯
2023年1月
內容簡介
希臘、中國在文明的軸心時代,誕生了眾多思想家、哲學家。這些哲學家的思想,影響了東西方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兩千多年前的希臘與中國,相距萬里、尚未有交集,思想家們如何憑借過人的智慧,找到了“共同語言”?
將10位中國古代思想家與10位希臘古代思想家成雙配對,如孔子與蘇格拉底、孟子與柏拉圖、莊子與安提斯泰尼、墨子與畢達哥拉斯等,緊扣同一個基本核心,通過對人類兩個不同地域及文化圈的比較論述,發現兩者間的共同關注、平行思路以及差異,角度新穎且通俗易懂,對專業人士和文史哲愛好者均有啟發。
作者介紹
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希臘作家,比較政治學碩士,社會學博士。曾就讀于雅典、洛桑和巴黎。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尤其是法家思想的研究。已出版長篇小說《帕拉盧斯》、詩集《奧林波斯山、哈西阿山和弗蒂斯》、《商鞅—智者—馬基雅維利:國家技術官僚》《當蘇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臘與中國思想家的跨時空對話》,以及若干兒童圖書;翻譯作品有《商君書》《鹽鐵論》《禮記》《俳句》等。
End
文案:林菁
原標題:《當蘇格拉底遇上孔子,會聊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