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中國酒店業到了又一個投資的黃金期
12月28日,華住集團(華住集團,NASDAQ:HTHT;01179.HK)創始人、董事長季琦在2023華住伙伴大會演講時表示,華住的原則是投資中國、深耕中國。季琦引用藝術家周春芽的話“把中國當世界來做”稱:“這是華住的投資策略。”

圖片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在季琦看來,中國依然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資沃土和重要經濟體,主要由于強健的基礎設施、龐大且高速增長的消費市場、巨量優質勞動力、低廉的能源價格等。
季琦表示,目前國內旅游火爆。“從整體看,整個中國的旅游行業還是非常好的。”季琦表示,其中有對新冠中的補償性的消費,這部分消費未來可能會打折,但仍能持續。
季琦指出,如今旅行方式已經發生不少改變,其中包括從或需到剛需、從奢侈品到日用品、從低頻到高頻、從單一到多層次、從計劃到隨性等。
“我們統計下來90%以上的商旅客人借機(商務出差)游覽。旅游從計劃到隨性,預訂時間縮短。”季琦稱。
而從酒店行業來看,“中國整個酒店業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過程在不斷深入。”季琦表示,與此同時,酒店原本的開發商模式、開發區模式、地標模式也逐漸中止,全服務酒店也進入存量資產運營階段。
“中國的酒店業未來,我認為增量的希望在加盟(品牌),而不在管理(資產)。”季琦認為,中國酒店業未來主要的商業模型分別是有限服務、精選服務;租賃物業,加盟品牌。
季琦指出,華住原來每年做不少的推介,今年減少了,未來可能還會稍微再減少一點。“不是華住沒錢了,不是華住不看好了,主要的考量是市場容量和市場占有率在時間維度上的關系。”季琦舉例稱:假設中國的規模以上酒店是10萬家,華住能夠拿到30%的市場占有率,華住要投3萬家酒店,以漢庭酒店來看,每家投資約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總計需要3000億元。
“每年我們投30億元,要100年,我今年57歲,150歲的時候我能完成3萬家的合同。如果每年提到60億元,也需要50年,我大概107歲。”季琦稱,但如果是加盟,每年做1500家,大概需要25年。
“現在加盟是唯一的方法和策略。”季琦說。
可見的是,華住集團正在不斷提高加盟酒店的占比。
根據華住集團今年11月24日披露的三季報,截至9月30日,華住集團于中國市場共計9028家酒店,其中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共8420家,占比約93.27%;租賃及自有酒店數量為608家。而報告期內,華住集團于中國市場待開業酒店共2935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共2920家,租賃及自有酒店15家,其中經濟型酒店的租賃及自有酒店僅1家。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華住集團酒店營業額為235億元,同比增長55.1%;收入約62.88億元,同比增長53.6%;歸母凈利潤約1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增長286.47%。其中租賃及自有酒店營業收入約38.78億元,同比增長43.9%;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收入約22.68億元,同比增長72.73%。
季琦稱:“中國酒店業在疫情的三年之后來到了又一個酒店投資的黃金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