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知局答澎湃: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12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提問: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審議專利法實施細則時強調,要著力發揮專利法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新產業新賽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否簡要介紹一下專利在支撐“綠色技術和未來產業”發展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持續增強,我國在新產業新賽道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斷彰顯,特別是以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加快發展。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出口分別達到2693億元、4194億元和2890億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相關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也在持續提升。
申長雨表示,這些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都有很多專利技術做支撐。其中,電動汽車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重點企業全球有效專利量已經超過10萬件,并且呈逐年快速增長勢頭。在鋰電池特別是固態電池領域,中國是全球主要的技術來源國之一,截至今年5月,全球固態電池關鍵技術專利申請量為20798項,其中中國有7640項,占比達36.7%。近5年,我國固態電池全球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在太陽能電池方面,目前我國全球專利申請量為12.64萬件,排名第一,同樣具備較強的創新實力。
申長雨表示,未來,面對技術更新迭代速度的加快和產業變革的提速,依然需要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力度,繼續在相關領域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持續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更好發揮專利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新產業新賽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綠色低碳技術和未來產業發展。
一是持續完善新領域新業態專利審查標準,綜合運用多種審查模式,助力綠色低碳技術和未來產業領域專利申請獲權,為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低碳技術和量子信息、生命科學、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供給。
二是大力培育綠色低碳技術和未來產業高價值專利,支持建設運行相關產業專利池,并鼓勵探索開展專利開源,更好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助力產業做大做強。
三是加大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同時,指導企業做好海外專利布局,提高抗風險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