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做好破產重整與企業合規建設?第五屆破產法治·天府論壇召開
12月23日,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2023年年會暨第五屆破產法治·天府論壇在成都大邑縣舉行。20余位專家學者、國內法檢系統、律師行業從業者在論壇上演講。
論壇上,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尹寧寧分享了四川法院相關工作做法和經驗,并提出了對此次論壇的期待,希望“經驗共享,問題共研”,聚焦企業和群眾關切。
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審判委員會原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杜萬華,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萬一在演講中,分別以“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破產法保護制度”、“多重法律視角下的企業重整合規制度”進行了探討。

第五屆破產法治論壇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大邑縣人民法院
澎湃新聞注意到,此次論壇由四川省法學會、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指導,四川省法學會破產法學研究會、中共大邑縣委、大邑縣人民政府、成都市法學會企業破產與重組研究會主辦,大邑縣人民法院、成都理工大學破產法與企業保護中心承辦。
破產法律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就當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等領域保交樓問題,杜萬華在論壇上表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走市場化的道路。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國都在尋求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破產法律制度是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跨越的必然選擇。這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對市場進行整合,推動新業態的發展,實現企業的改造和重組,并通過破產重整實現經濟發展的跨越。
他表示,破產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實現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步伐不斷加快,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大量涌現,國有企業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民法典肯定了物權制度、市場交易制度等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對構建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論壇上,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萬一指出,所有的民商法律制度在進行制度設計構造時都要受民法典的影響。民法典是整個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基礎,調整市場交易的前置性發展;公司法以創造社會財富的法律構造,主要解決市場主體運行過程中的相關經營行為;而破產法則是在公司異常情況下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公司的效益,最大限度減少公司財富損失所安排的相關制度。不僅如此,民法典從立法理念到具體制度都對破產重整、破產合規具有極強的指導能力,如民法典中的人本主義和民本主義在公司法和破產法中也明確成具體條款。因此,無論在相關的學術研究中,還是司法審判實踐中,都不能極端、片面地看待和適用破產法。
辦理破產案件絕非一破了之
“辦理破產重整和解案件,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尹寧寧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四川省破產重整和解企業案件不斷增多,相當數量的企業破產原因與其經營不合規密切相關。
尹寧寧表示,四川法院系統在辦理相關案件時,既要幫助企業化解債務及經營危機,又要從破產案件溯源治理的角度出發,主動選擇企業合規程序,健全合規治理機制,培育合規文化,真正實現讓企業活下來。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羅春梅指出,破產清算、重整、和解程序的綜合運用,有利于加速清理“僵尸企業”、助力困境企業脫困自救,以實現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針對破產法治與涉案企業合規改革,羅春梅認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企業重整基礎上開始合規建設,不僅可以依照法定程序,落實重整方案,還可以為盤活企業在后續經營中合法開展經濟活動,創造積極社會價值提供助力。
她還提出,建設好第三方機制管委會,做好“后半篇文章”、把牢案件質量的首要關口,立足“四大檢察”職能職責,堅持“嚴格依法規范辦理”等方面的思考。
破產重整(和解)與企業合規建設在司法實踐的廣泛運用,也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四川省紀委駐成都理工大學紀檢監察組組長唐清利介紹,成都理工大學在破產法研究方面加強與人大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參與破產法立法規劃和研討并提供立法建議,同時鼓勵相關科研人員參加破產法專題調研,組織引領破產學者開展學術研討,積極參與法治實踐。
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關聯企業關系不順、財務管理不善、內部控制機制缺失等問題,由此滋生了資本抽逃、財產轉移、虛構債務等經營風險,這也是企業走向破產的重要原因。
四川省破產法學研究會會長郭彥認為,破產案件辦理,決不是簡單機械地適用法律、一破了之,而是需要平衡保護諸多利益,將法律規定與合規要求嵌入企業,實現“強內控、防風險、促合規”的管控目標。
澎湃新聞注意到,這次論壇設立了“東西交流”、“破產與企業合規建設分論壇”和“破產合規、執破銜接分論壇”。來自東部省市法律人和四川省內法律人近20人,圍繞最新的破產重整(和解)與企業合規中的法治實踐與思考做了主旨演講。論壇活動期間,主辦方還舉行了“破產法治天府研究基地(大邑)”揭牌儀式以及獲獎征文頒獎儀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