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鉈中毒”?我們生活中能接觸到鉈嗎?一篇文章說清楚
12月23日,清華大學官方發布消息,該校校友朱令去世。

朱令是清華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和儀器分析專業92級學生,在1994和1995年兩次遭人蓄意投毒。1994年末開始突發怪病,1995年后經網絡幫助被確診為劇毒物“鉈中毒”。隨后,警方曾立案調查,但至今無果②。雖然經過醫院大力救治解毒,但也導致她終身伴隨嚴重后遺癥。
60年前一部小說描述了鉈中毒
1961年,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英國出版了一本名為《白馬酒店》(The Pale Horse)的偵探小說,該書最后揭穿了真兇的作案手法:一種名為“鉈”的金屬元素。

小說《白馬酒店》
在小說《白馬酒店》中,有關鉈毒癥狀的描寫非常精準,中毒的病患會感到:乏力、刺痛、嘔吐、“頭發一把一把地連根脫落”“頭發被拔掉也不痛”。總之,這種無色無味、作用緩慢、對成年人致死劑量為800毫克的毒素,常常被誤診為發燒或其他的疾病,導致耽誤治療。
鉈[tā],是地殼中自然產生的一種元素,主要以單價元素的形式存在。在海水、局部強氧化的淡水和土壤中,主要以三價氧化物存在。一般存在于土壤中,酸性條件下易溶于水,在溶解狀態下一價鉈較穩定,而三價鉈可以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從水中析出。
通過熔煉金屬礦石、采礦、水泥生產和以煤炭為主的礦物燃燒,鉈可被釋放到生活環境中。鉈常和某些金屬共生,高溫熔煉時,鉈的蒸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

安徽和縣發現 與方解石伴生的硫砷鉈鉛礦 圖自:mindat.org
鉈中毒至今沒有特效解毒藥物
鉈的毒性本身并不很強,但一旦中毒,會長時間毒害人體機能,而且非常難以診斷,因此也難以救治。
急性鉈中毒目前沒有專門的特效解毒藥物,但可以盡早使用比如普魯士藍聯合血液凈化的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療。
治療原則是盡早清除毒物、減少毒物吸收,及時清除體內的鉈以減少消化道鉈化合物的吸收;如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和其他器官功能損害時,及時給予神經營養、對癥支持等綜合治療。
鉈中毒的作用機制復雜,有多種學說,至今尚未闡明。中國毒理學會中毒與救治專業委員會和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中毒學組等專家聯合撰寫《中國急性鉈中毒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21)》,以急性鉈中毒早期診斷和救治流程為重點,推進急性鉈中毒的規范化診治。

湖南常德發現 與雄黃共生的硫砷銻鉈礦 圖自:mindat.org
我們生活中能接觸到鉈嗎?
鉈屬于被國家嚴格管制的化學物質,人們在生活中一般接觸不到,化學商店中也買不到。不過,鉈中毒的事件并不少見。2022年2月有媒體報道,福建福州1歲女童不明原因“鉈中毒”。
鉈能形成很多化合物,如碳酸鉈、硫酸鉈、硝酸鉈、碘化鉈等,前三種鹽類的水溶性很好,無異味、無色、劇毒,曾用來當作殺鼠藥及脫毛劑,許多國家現在已限制或禁止使用,但有一些國家仍在使用。這種用途的鉈可直接污染環境,人體也可能因接觸鉈而受到傷害。

湖南常德發現 與雄黃共生的斜硫砷汞鉈礦 圖自:mindat.org
北京協和醫學院比較醫學中心副研究員楊師2022年在科普中國刊文介紹,在我國鉈中毒的途徑已有如下四類:③
一是因采集和加工含有鉈的礦(汞礦),在含鉈的礦渣上面覆土造地種菜。遇干旱年景,地下水透過礦渣層被卷心菜類根系較長的蔬菜大量吸收,人們吃了大量含鉈的蔬菜引起鉈中毒而造成局限性地方病(此前貴州有類似案例)。
二是在高溫加工鉈鹽的生產環境中,在毫無防護設備的條件下徒手作業,大量吸入含鉈蒸汽(此前湖南株洲、北京有類似案例)。
《株冶科技》曾報道,湖南株洲冶煉廠于1978年9月,一位鉈生產車間工人因焊接鉈萃取液攪拌葉輪時未戴口罩,造成了急性吸入性鉈中毒。自感咽部燒灼,胸痛、胸悶、口渴、惡心、時而嘔吐,而后又出現畏寒,全身肌肉痛等。
三是將鉈鹽當作食鹽誤服(此前江西有類似案例);
四是作為可能謀害他人的手段。
生活中如何預防鉈中毒?
1. 避免接觸鉈
普通人群生活中接觸鉈的機會比較少,但在一些生產一線的工人,在接觸鉈時,需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護工具。
2. 避免鉈污染
在一些礦區種植食用蔬菜注意有害物質的富集。
3. 避免誤食鉈
生活中誤把鉈鹽當做食鹽誤服的案例也有,因此如果生活工作中有接觸鉈鹽,不要亂放、混放。更不要食用非國家專賣的食鹽。
4. 提高警惕心
提高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本文綜合自:
①2023-12-23@清華大學微博
②2023-12-23極目新聞《清華大學發文哀悼朱令去世,朱令父親:沒感覺正義缺席》
③2022-03-02科普中國《1歲女童不明原因中毒,尚無解藥!比起后遺癥,更可怕的是…》(楊師)
來源:健康時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