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邂逅“舊書王國”——海伊小鎮

李昕升
2023-12-21 16:47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以書籍和書店聞名世界的海伊小鎮(Hay-on-Wye),位于英格蘭和威爾士交界,一般認為屬于威爾士,坐落于威爾士Brecon群山之北、Wye河河畔,稱得上是山清水秀,但是在英國,類似小鎮(即使擁有William De Breos 11于1200年左右建造的城堡)比比皆是,加上位置實在偏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沒有留下特別可圈可點的印記。

半個世紀前,小鎮突然聲名大噪,成為世界矚目的The Town of Books,吸引全世界的藏書家、愛書人、寫作者的旅游勝地,無數書迷爭相打卡、流連忘返,堪稱世界書店史上的奇跡,其他地區、國家甚至有模仿海伊而誕生的圖書小鎮。

一、世界第一書鎮

之所以稱海伊為“舊書王國”,并不是單純的美譽,而是因為它真的有一個“國王”,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海伊之王、書心王的理查德·布斯(Richard Booth)。

本人無意介紹海伊的發家史與為布斯立傳,相關介紹互聯網上已經很多,尤其是小鎮網站https://www.hay-on-wye.co.uk/。僅引用劉虹老師的相關敘述:

工業化發展促使這個原先的農業小鎮逐漸衰敗,小鎮的復興緣于1961年一名畢業于牛津大學的理查德·布斯。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收購了原有的老電影院、消防所、小教堂、廢舊工廠和城堡遺跡等地,逐漸改造成為有不同特色的二手書店,同時還帶動了其他書店的發展。至70年代末,小鎮成為了英國第一個“書鎮”,擁有各類圖書達百萬冊。

可以說歸功于理查德·布斯,小鎮產生了書店集聚效應,不僅吸引小鎮居民從事舊書行業(Addyman books的老板埃迪曼就是布斯的員工),也吸引了周邊書商搬遷至此。進而帶動了旅游業、餐飲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拯救了小鎮。今天在Hay Castle中也不乏對理布斯的紀念。

雖然今之海伊聞名遐邇,但是交通依然十分不便,筆者早上6:57從劍橋火車站出發(6點從家里出發,5點起床),歷時五個小時(伯明翰轉車一次,中間火車壞了,延誤了一個小時),終于于12:30抵達Hereford,再從Hereford搭乘大巴T14耗時一個多小時抵達Hay Castle(由于T14班次較少,一天僅有五班,筆者下火車后等候13:10班次耗時40分鐘)。上午出發、到達夢中的海伊已經日薄西山(12月英國黑天尤其早,抵達時近15:00)。由于我的目標是走遍所有海伊書店,只能選擇留宿一夜。每年5月底是始于1988年的著名的海伊文學節(Hay Festival),雖然錯過,欣慰的是趕上了Hay Christmas Fayre。

海伊常住人口約有2000人,但是書店數量卻很多,有說41家、有說39家,還有說26家、19家,小鎮網站也僅簡單介紹了14家,可見人來人往、書店循環,小鎮的書店亦是變動不居的,但無論英文世界還是中文世界都沒有對所有書店的詳細梳理。筆者實地走訪,終于確定截至2023年底的目前應為21家,也就是說小鎮居民約每百人平攤一家書店,的確世所罕見,也難怪一說小鎮10%的人口都從事書業相關服務。

小鎮深得我心,不同類型的書店、不同風格的店主、不同門類的圖書全部集中在2平方公里內,可以徒步走遍所有書店,一家挨著一家、應接不暇,而看過筆者《倫敦訪書記》的讀者必定知道,在倫敦通勤與市內公交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小鎮不大,所以旅館不多,價格也不菲,筆者目及僅有Seven Stars、The Old Black Lion、The Swan at Hay三家。筆者選擇了The Swan at Hay,各方面均不錯。不過后來發現在愛彼迎還是有眾多的民宿,價格便宜一些,只能留待下次體驗了。

筆者閑逛的這兩天,不要說華人,連亞洲人也難覓,中國人游客僅有我一個,唯一看到一家中國飯店“什水樓”空無一人,起初以為關門大吉了,臨走前終于碰到了一位華裔黃姐,主動攀談,原來她是八年前嫁過來的,小鎮一共三位華人,她算一個。“什水樓”的主事人是一對香港夫妻,來這里30多年了,足見小鎮之偏僻。算起來,香港夫妻搬入之時當時小鎮尚風靡不久,不過已經頗有影響,想必他們也是被此吸引來的吧!

當我與黃姐及其兒子Tom攀談的時候,小鎮居民不斷與其寒暄,這也許就是不大的小鎮的氛圍吧。我繼續問及黃姐居住在這樣的小鎮會不會不太方便。“我24歲開始去澳門生活了20年后來英國,我現在已回不去那種大城市的繁雜,就喜歡這種小鎮生活”,黃姐接著說,“我們鎮麻雀雖小,五臟齊全!逢星期四是趕集,非常有特色,local organic food!”我查了一下,是每周四的Hay Market Day,在圖一的位置。另外每年4—10月,每月一次,還有一個名為Hay Saturday Market大集。

二、書店百態

筆者在一天半的時間內,自覺應該是走遍了所有書店與相關產業商店,部分深度體驗、往返多次,部分僅僅是走馬觀花,終于完成了第一篇關于小鎮書店的全景全貌的掃描,這一幅浩瀚的畫卷,作為當事人,至今依然回味無窮。

1.Honesty Bookshop與Castle Bookshop(每日營業)

誠實書店似乎是全英唯一一家無人收銀書店,秉持理查德·布斯的理念而建立,幾排書架,雨篷遮擋,書籍自選,全部一鎊,自覺投幣,據說收入來源則會用于城堡的維修和建設。本來筆者心想一英鎊能有什么好書,但也不完全是大路貨,不乏百余年前的小冊子,還有一些批注本,收獲大于期望。

Honesty Bookshop拾級而上,便是Hay Castle。這家城堡在上個世紀中葉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被布斯購買,建成城堡書店。2011年,理查德將城堡售賣給慈善組織Hay Castle Trust,婚禮策劃師伊麗莎白將城堡書店改造成了展覽空間和博物館。目前僅保留了誠實書店,但是在城堡頂層,還保留了一排書架,價格稍貴于誠實書店,依稀可見當年城堡書店的影子。2022年5月,Hay Castle經過為期十年的整修,向公眾正式開放,王子親自剪彩,筆者可以說適逢其時,進入城堡之時又趕上了城堡內舉辦的商品交易會,好不熱鬧。以上可以算作同一書店,筆者買進多本,收獲頗豐。

2.Richard?Booth?s?Bookshop(每日營業)

2011年這間小鎮最有名的書店被美國人Elizabeth Haycox收購,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增加了現代設施與功能。進入書店,的確美輪美奐,古老與現代并存、新書與舊書交相輝映。書店的規模當為小鎮第二,一看店主就是深諳銷售之道,布置非常有格調,盡顯小資風采。

同時售賣新書、舊書與文創。雖然有三層,但完全可供輪椅通行。價格也稍微略高一點。工作人員較多,各司其職,書店秩序井井有條。地下室以犯罪、驚悚、科幻小說為主,兼有漫畫,冒險與愛情小說。一樓多為政治、經濟、歷史、自然史、軍事、園藝、地理、地圖、考古等,文創專區也在這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童書專區,體量較大。二樓為文學、語言學、外語、詩歌、藝術、攝影、設計、建筑、哲學、心理學、社會學、醫學、法律、教育等。雖然藏書很多,但是筆者沒有買進,實在過于商業化、迎合市場需要,暢銷書很多。

3.Addyman Books(周日休息)

成立于1987年的埃迪曼書店的總店顯得非常局促。這座小別墅改造成的書店中,九個房間和三條走廊里擺滿了新舊書籍,圖書比較雜,如迷宮一般。但布置非常有特色,部分房間被布置成了蝙蝠洞、蒸汽朋克區和特蘭西瓦尼亞教堂風格,側門通道還有一英鎊區。該店專注于兒童、科幻、藝術、神話、體育、音樂、戲劇等。雖然沒有筆者感興趣的書籍,但是相當有趣。老板埃迪曼已經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鑠,溫文爾雅,筆者在店時,恰有小鎮居民賣書,老板客氣接待。

4.The Addyman Annexe(每日營業)

作為埃迪曼書店的分店,它明顯寬敞、明亮很多,與總店可謂錯位發展、功能互補,舉凡古董、皮革裝訂、現代初版、簽名書、軍事、歷史、婦女、小說、詩歌、地形和旅行、地圖、自然史、科學、醫學、兒童、哲學、古典學、神學、食品、園藝等各大門類,自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平裝書室之一。分店被Antiquarian Book Review雜志稱為“這座著名書城皇冠上的寶石”。

5.Murder and Mayhem(周日休息)

店如其名,是犯罪、偵探、恐怖類小說的集中地。眾所周知,英國以其犯罪小說聞名于世,本店正是這一領域的輝煌縮影。正當筆者擔憂由于門類過于單一,恐怕難以為繼之時,居然被告知如此一家小的書店,營業額相當可觀,吸引著世界犯罪小說迷。店面裝潢非常有特色,氣氛營造恰到好處,讓人仿佛置身于犯罪小說的場景之中。

6.The Poetry Bookshop(周日休息)

英國唯一一家詩歌專營書店,涵蓋古典與現代、歐洲與其他大洲的詩集。筆者進入之時,老板依然在靜靜地看書,不會像其他書店一樣主動招呼顧客。店內寬敞明亮,書架之間的間距較大,舊書少而精,沒有如其他書店以量取勝、橫七豎八。

7.Hay Cinema Bookshop(每日營業)

這是筆者最喜歡的小鎮書店,沒有人會空手而歸。顧名思義,由舊電影院改造而來,拆掉所有座位,放入書架,隔成兩層,也因為夠寬敞,它擁有20余萬本書,是筆者見過的最大的書店。最初被理查德·布斯于1965年收購,后來賣給了他的競爭對手。英國《衛報》稱之為“書籍的教堂”,還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書店。

優點二,開業時間為小鎮最早、閉店最晚,09:00-18:00。何止小鎮,筆者曾經在《劍橋訪書記》一文指出,英國書店開門普遍較晚,一般都在10:00以后,11:00開業也比比皆是,但是關門又甚早,一般在16:00,至遲不超過17:00。這就給如筆者一般的early bird(筆者7:00已經開始在小鎮晃悠,一司機大叔主動打招呼,笑稱我為early bird)帶來很大的困擾,特別在異地旅行,比較趕時間。Hay Cinema Bookshop可以說幫助我充分利用了時間。

本店的優點還在于價格相對優惠,特別當筆者看到中國專區簡直兩眼放光,幾乎全是20世紀上半葉出版的中國游記、研究等,買入甚多。

8.Francis Edwards(每日營業)

這是一家古董書商,成立于1855年,起初位于倫敦西區,后來搬遷至Hay Cinema Bookshop的頂層,占據了四個展廳,庫存超過一萬冊,專賣旅行、自然史、藝術與建筑、歷史、海軍與軍事、文學和社會科學。Francis Edwards與Hay Cinema Bookshop不僅比鄰,內部也相通。的確有不少好書,價格也不菲,筆者走馬觀花就看到了葉守真(E.H.Edwards)的《庚子山西洋教士和中國基督徒殉道記》(Fire and Sword in Shansi)1903年初版、蘇慧廉(W.E.Soothill)的《李提摩太在中國》(Timothy Richard of China)1924年初版。

9.Clock Tower Books(每日營業)

時鐘塔圖書號稱“小鎮最佳小書店”,也有一定的底氣,雖然店面不大,的確俱是精選優質圖書。小說不乏毛邊本、簽名本、初版本,以古典小說、科幻和犯罪小說為主。非小說類則集中于藝術、建筑、歷史、自然史、鄉村生活、軍事、游記、地形、科學、兒童等。缺點在于定價偏高,讓人望而卻步。

10.C. Arden Bookseller(周六下午、周日休息)

雖然店面不大,但是擁有大量二手自然史書籍。由于個人興趣,成為筆者踏足小鎮后探訪的第一家書店(筆者曾經無意間瀏覽過他家的網店,所以飽含興趣)。書店由私人住房的一個車庫改造而成,充斥著各種新博物學家系列(The New Naturalist Seris)、園藝、植物學、昆蟲學、鳥類學和養蜂等rare books,也擁有百余本19世紀的古董書(少量18世紀)。店主是兩名老者(家族企業),本就不大的店面顯得局促。

雖然好書不少,但是性價比太低。舉個例子,Margaret Plues的Rambles in Search of Wild Flowers(1863)第一版售價100英鎊,但是網上1879年第三版僅25英鎊。類似情況不勝枚舉,總體來說,定價較高,如果在倫敦等大城市,由于租金成本等原因尚可理解,但是在偏僻的此地,優勢不大,遑論書店完全是自家車庫。但是來都來了,也不是不能買進一本,可當筆者通過手機查詢比對圖書價格之時,一位老板將書收走,表示在他們書店不方便在線查詢圖書價格,格局實在不大,這從一個側面不也說明他們“心虛”嗎?于是筆者直接走人。

11.Mostly Map(周日、周一休息)

地圖專賣店,出售16世紀至20世紀的古董地圖和印刷品,價格不菲,亮點是銷售由英國或愛爾蘭政府資助、全國地形測量局所繪制的全國地形測繪詳圖。Mostly Map是小鎮唯一連續休假兩天的書店,老板也相當個性,表示:“我們的時間不定,我們可以外出尋找地圖,所以,如果您特別來訪,請在前一天打電話確認我們是否會在這里”,換言之,不定時閉店。

12.Hay on Wye Booksellers(每日營業)

與C. Arden Bookseller一樣都是筆者來之前便偶然在其網站看到過心儀的圖書——國人著英文書,初見之下比較詫異這個名字,開始以為Hay On Wye Booksellers是小鎮共同體聯盟的網上書店,后來發現原來是一家獨立書店,居然如此冠名。

Hay on Wye Booksellers是由兩棟聯排別墅打通而成,所以面積較大,應為小鎮第三,書籍分門別類、齊全整齊,價格公道。當筆者表示慕名前來,老板很驚喜,但是對我索要的國人著英文書表示無能為力,因為他家藏書太多,相當一部分書都在不對外的倉庫存儲,建議我可以直接網上下單。

13.North Books(每日營業)

北方圖書剛剛開業一年多,是小鎮書店中最年輕的伙伴,因為業務主要圍繞新書,算是小鎮罕見的新書銷售點。圖書不多,銷售傾向于女性作品、環境小說和非小說、幻想和青少年文學,還有一些精選的威爾士文學作品。布置比較用心。

14.Green Ink Booksellers(每日營業)

綠色墨水書店2018年10月開業,也還比較年輕,所以圖書庫存有限,擁有文學、歷史、哲學、現代小說、藝術、兒童圖書等,與Richard?Booth?s?Bookshop圖書風格類似,相當于其縮小版。

15.The Children's Bookshop(周日休息)

兒童書店是出售古董和收藏兒童書籍的商店,有超過兩萬本書的庫存,涵蓋了兒童文學的各個方面,尤其專精20世紀的兒童小說。遠離小鎮中心,成為小鎮唯一一家坐落在英格蘭的書店。遠離城鎮也意味著通常相當安靜,距離主城鎮步行約20分鐘。

16.Gay on Wye(每日營業)

一家關于LGBTQ+社區的書店,店鋪位置還是比較醒目的,但是所有關于小鎮書店的英文介紹都略過Gay on Wye,難道在英國也諱莫如深?Gay的書店在英國并不罕見,但由于市場原因,一般只聚集在城市,如倫敦的Gay’s the Word,在如此規模的小鎮存在的情況的確罕見,或許確實驗證了小鎮“圖書王國”的地位。

17.Outcast Books

流浪者圖書在地圖上顯示暫停營業,但是筆者發現還是可以進入的。可能是小鎮最小的一家書店,主要是關于鄉村生活和鄉村追求的主題,總給人一種自家書房改造而成的感覺。店內沒有收銀柜臺等設施,全部都是書架,老板也不在其中,而是坐在另外別墅的自家客廳,據說該店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18.Broad Street Book Centre(每日營業)

這是筆者去的最后一家書店,卻有驚喜。二手音樂商店,主要是古典音樂,特別是鋼琴曲,老板Mary Fellowes為人和善。除了音樂書籍之外,也有很多其他領域的書籍,價格合理(尤其是與小鎮的其他書店相比),如筆者看到兩排關于自然史圖書的書架,還有一個標簽寫著“所有此類書籍在標價的基礎上再優惠10%”。也售賣一些便宜的小鎮文創。

19.Hancock & Monks Music(每日營業)

20.Haystacks Music and more(每日營業)

21.Tom's Record Shop(周二休息)

以上屬于非典型的廣義書店,即音樂書店,且不止是售賣樂譜等音樂書籍,更多的是唱片,國內可能很難將其歸類為書店,在這里我們姑且入鄉隨俗。小鎮集中了三家,也是讓人嘆為觀止。

三家店滿布黑膠唱片、CD,從一般到稀有、從古典音樂到現代搖滾,多數價格在4英鎊以下。其中Hancock and Monks Music由Jerry Monks于1974年在布里斯托爾成立,在小鎮已經經營了超過25年。

以上總計21家書店,還有一家OXFAM(樂施會書店),如果也計算在內的話,就是22家。OXFAM其實也是小鎮實力的象征,并不是遍布英國每一個小鎮。另外還有一家只在亞馬遜經營的網店Square Circle Books,那么就是23家。希望未來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

小鎮的書店雖有新安家落戶的,也有難以為繼的,據說主要賣維多利亞時期文學作品的Boz Books,已經永久停業。

小鎮之外約十幾英里外,還有兩家書店The New Strand和Brecon Books,風評尚可,但不屬于小鎮范圍,筆者未能到訪。

三、特點與啟示

英國舊書店普遍具有的特點,如歷史悠久、地段繁華、售賣文創、新書價格貴、營業時間短等,海伊自然具備。除了書店群落集中外,小鎮書店群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特色,是筆者走訪英國眾多書店后發現的不同:

第一,海伊自然是銷售圖書的大本營,小鎮的其他店面在“書鎮”名號的加持下,往往也會有圖書銷售的功能,如The Hourglass Collection是一家賣化石和水晶的店鋪,但是也出售少量地質學、礦物相關的圖書;又如The old Electric Shop其實是一家咖啡店,同時制作簡餐,也銷售一些兒童書籍。甚至一些與書籍毫不相關的店面,在裝潢時也會體現書籍的風格。

第二,眾多書店的確帶動了小鎮整體經濟的發展,除了純粹的書籍銷售業,也催生了書籍裝訂業,不大的小鎮擁有兩家Bookbinders,The Hay Binders與The Black Mountains Bindery,前者成立于1974年,專門從事皮革與布面古裝書、現代書籍的修復與重新裝訂,后者業務更為廣泛。至于餐飲業、住宿業、旅游業更是毋庸多言,黃姐告訴我,當為期兩周的海伊文學節到來之時,萬人空巷,人流量達到十萬人次。

第三,為了保持書籍流通,中外所有書店都需要買進圖書,但是小鎮的標語特別醒目,幾乎每一家書店在看板上都注明“我們也買書”,甚至對買書表示出強烈的興趣,如Francis Edwards書店甚至寫道:“我們對購買圖書館和私人書房特別感興趣。”可能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小鎮好書源源不斷,這是立足的根本。

第四,擁有自己的靈魂人物理查德·布斯與核心活動海伊文學節與思想哲學節。布斯的理念在其去世后依然左右著小鎮的精神世界,雖然有人認為“舊書王國”已經不再純粹、商業化氛圍漸濃,但是只要還有愛書的人,這一切便不會輕易改變。至于節日活動的初衷是為了“讓作家和讀者走到一起”,今天已經被眾多國家、地區效仿,但海伊的活動規模之大,依然讓我們震撼地感受閱讀的力量。

第五,未知是否小鎮與The Folio Society出版社存在合作關系,幾乎每一家書店都有The Folio Society專柜,價格從幾鎊到幾十英鎊不等,以20世紀下半葉出版物為主;新博物學家系列也特別多。事實上,除了以上兩類,小鎮的多數書店還是能夠做到保持特色,減少同類競爭。

行文至此,讀者可能會問,書業是小鎮的支柱產業,其他產業作為附庸產業,這樣可以長久么?這其實也是筆者此前的困惑,經過小鎮居民黃姐的解惑,筆者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我們知道圖書銷售是不分淡季旺季的,由于在室內運營,一年四季均可以營業。那么小鎮的GDP夏季高于冬季,僅僅因為海伊文學節么?確實,作為英國最大規模的全民閱讀活動之一,五月是小鎮的最佳訪問時節,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都曾蒞臨,稱之為“思想界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眾多名人、作家前往捧場,簽售、談話、演出等活動應接不暇。但是小鎮更重要的經濟收入還在于春、夏、秋大量的戶外活動,有登山、騎行、探險、騎馬、健行、劃船、野營等,因為小鎮山澄水澈,書鎮僅僅是一個引子,當名氣漸響,小鎮的旅游業會被開發得更徹底,物質與精神的雙重享受,身體世界與內心世界互相融通,共同促進小鎮的長足發展。

近些年,中國一直著力打造特色小鎮,作為盤活區域經濟的抓手,海伊的故事告訴我們,新興產業小鎮不一定非要擁有與之相“符合”的歷史傳承,完全可以再造,只要用心、有特色,偏僻的鄉村也可以成為理想鄉。那么,在中國,未來我們會擁有自己的“舊書王國”嗎?

此外,即使真的建立了“舊書王國”,我們還需要打造新的傳統,如海伊文學節這樣的精神地標,但這又需要全民的讀書氛圍與圖書網絡的不斷積累。總之,海伊小鎮給我們做出了光輝的示范,這也是我們振興鄉村經濟、發展特色小鎮中尚缺失的一環。

(李昕升,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副教授、東南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顧明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江安县| 县级市| 合作市| 绩溪县| 灵山县| 静海县| 岢岚县| 三门县| 广水市| 西林县| 锦屏县| 金塔县| 中超| 玉田县| 泰顺县| 涟水县| 禹城市| 洪江市| 翁源县| 西峡县| 黄冈市| 漳州市| 札达县| 南华县| 东安县| 嘉荫县| 南和县| 寻甸| 道真| 岐山县| 衡南县| 安泽县| 天柱县| 新昌县| 屏东县| 丹棱县| 莒南县| 广宗县| 芒康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