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評論:南京為什么“彈性上下學”?

12月18日晚,全南京的家長都在等待一個消息。晚上8點,南京市教育局正式發布“彈性上下學”。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疑惑。當周邊多個城市作出“停課”決定的時候,南京將一個“開放性”的選擇交給了家長。這樣的執行過程是不是太復雜?當時南京戶外大雪如蓋,經過一夜的積雪冰凍,第二天的上學路上可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狀況。這樣的風險系數是不是有點高?
第二天清晨,家長們走出家門,看到干干凈凈的路面時,疑惑釋然。很多人發出感嘆:南京“一夜雪無”是“彈性上下學”的底氣。
事實上,做出這樣決定的底氣不止于此。這是一場政府、學校、家長通力合作的“團戰”,每一個時間軸都精密部署,閃爍著溫暖的光輝。事先,相關部門已提前研判氣象態勢,第二天南京天氣大概率將好轉;當夜,各班老師溝通家長、緊急摸底,確認學生到校情況,提前做好課程調整安排;凌晨,校園內主干道連夜除冰、鋪設防滑草墊和地毯,檢查各項設備消除安全隱患;清晨,老師們頂著星光提前到班,迎接孩子們到校,組織有序學習,做好教室保暖。
說幾個小細節。一碗暖心湯。很多學校當晚就開始準備食材,第二天一早為孩子們熬制了姜湯、銀耳紅棗湯等,暖身暖心。一則定心消息。很多老師在群里發消息,建議有條件的學生居家學習,家中看護實在困難的可以申請到校,學校不上新課,以看護、作業為主,讓家長孩子沒有顧慮自主選擇。一操場白雪。很多學校在清掃校內積雪的時候,特地留了一片雪地讓孩子玩耍,留下校園里快樂的記憶。一疊干襪子。細心的老師們準備了干凈的襪子和吹風機,當孩子們玩雪弄濕鞋襪時及時更換。
愛是交互的。家校群里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老師們,辛苦了。”“我們一定小心出行,老師放心。”理解、配合、有效溝通,這兩天清晨,南京孩子上學,和以往每一個上學的日子似乎沒有什么不一樣,而又是那么不一樣。
是彈性管理,更是創新管理、科學管理。到底是否有必要去學校,不同區域、不同學校、不同家庭可能存在一定差異。現實中,有的家長有“大雪停課”的期盼,也有家長存在“停課孩子自己在家怎么辦”的疑難。因此,“彈性上下學”既充分考慮到家長送上下學的不便,同時也不是一刀切地簡單停課,而是把是否上課的選擇權交給了學生和家長。正是在彈性中,體現出了教學管理的“知冷知熱”,讓教育管理更加充滿了溫情。
過去這幾年,因為不可抗力南京也曾全城停課。“停課”帶來的影響,我們有切身感受。突發情況下,沒有完美解法,當以學生為出發點,在綜合分析研判比較、綜合施策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去接近最優解。
事事想“我們”,而不是“我和你”,皚皚白雪也是暖暖風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