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奮進路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打出這套組合拳
【編者按】
12月18日,十二屆上海市委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決定》,并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明年工作作出部署。
全會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大產業轉型升級力度。著力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海正在做什么?本文聚焦一座城市如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步向前。

近日,對于涵蓋光子、物質、生命、能源、海洋等多領域20個在滬布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提出14條支持新舉措,加強開放共享,讓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進一步賦能地方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回望今年,上海早已打出了一套科創“組合拳”,布局“基礎研究先行區”、超前孵化培育耐心資本、政策扶持新型研發機構,到如今加強開放共享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個從0到10到100全鏈條式的科創政策供給已然成型。
組合拳帶來的成果也是豐碩的。C919大型客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中國首臺獲準上市的國產質子治療系統……一大批上??萍紕撔隆懊膘陟谏x。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正發展成為上海的創新高地。
“查漏補缺,我們這次新舉措總結了過往經驗,對以往不足之處進行了補充、優化和完善?!鄙虾?苿撧k綜合協調處處長開懇透露,以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用戶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此次舉措的目的是堅持需求導向、用戶導向、產業導向,讓千家萬戶的科創企業作為活水之源參與進來,建立設施市場化收費和企業用戶補貼機制,推動設施加強對外開放服務,從而助力上??苿撝行慕ㄔO,增強策源力。
開懇說,希望通過這一政策讓在滬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突破上,而是更好地實現“四個面向”,擔負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承載地的使命,助力中國盡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世界級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國際經濟中心地位和全球經濟治理影響力。”這是習近平總書記11月28日至12月2日赴上??疾鞎r的諄諄囑托和殷切期盼。
這樣的囑托,也被上海深化、內化、落實,顯現在12月18日市委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上海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決定》中。
全會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大產業轉型升級力度,加快布局推進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加快大模型、區塊鏈等新動能培育壯大,發揮平臺經濟優勢,搶抓綠色低碳機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奮發有為,勇擔重任,市委委員們的熱議也反映出堅持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決心。
“過去,普陀區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產業結構主要是一些傳統產業。經過這些年的轉型發展,普陀區在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等四大重點領域培育的新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已經幾乎翻了一倍,從三年前的20%左右,到現在的40%左右。”市委委員、普陀區委書記姜冬冬坦言,全力以赴拼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其中做大蛋糕的同時必須提升科創能力,為科創資源搭臺做“紅娘”,才能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產業能級。
“我們擁有非常完善的科技人才資源體系,有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兩所高校,有航空、航天、船舶、核電等400多家研發機構,四千家高新技術企業,152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大學本科學歷以上人口101萬人?!笔形瘑T、市政府黨組成員、閔行區委書記陳宇劍表示,要盤活科創資源,堅持精準施策,激化科技人才作用,打造“科學、科技、科創”三科之城。
市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分黨組副書記、院長胡金波透露,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現有一萬兩千余名科研人員和一萬五千余名研究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干勁很足,聚焦搶占科技制高點的專項攻堅,希望能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同頻共振。
方向已定、思路已清、路徑已明,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勢不可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