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人日報刊文:給死人更新健康檔案只是作風問題嗎?
“一名在公安局戶籍信息中顯示已經去世3年的居民,他的健康檔案為何依舊在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定期更新?”近日,黑龍江省大慶市龍鳳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日常監督時發現,當地某衛生院管理的居民健康檔案存在異常情況。經查,該區居民亡故后仍在建檔、更新的問題檔案共有500多份,每份檔案都有一定的維護成本補償,每份最高為4.5元,此事涉及鎮衛生院、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10家,相關醫生和工作人員100余人。當地紀委監委指出,相關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存在作風漂浮問題。目前,各相關責任人已受到相應處分,并將補償資金全額退回。
人已去世,但健康檔案仍在更新和運行,讓人無法理解。這些“幽靈檔案”更新的內容是什么?死者尚能飯否?血壓是否可控?對基層健康管理有何看法和意見?
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檔案,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項目之一。每個人都有很多基本信息,涉及方方面面的健康指標,且這些信息和指標處于不斷變化中,收集這些信息、管理相關檔案并不容易,各地基層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因此,不能因為少數“幽靈檔案”的存在,而否定絕大多數健康檔案管理人員的正常工作。
從經費方面看,在國家和各地投入的基本公共衛生經費當中,部分經費被指定用于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檔案涉及敏感的健康與疾病信息,外人不可隨意接觸。如此一來,群眾監督等就會失靈。也正因此,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工作具體有何問題和貓膩,不容易被發現。此番若不是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日常監督中發現異常,恐怕外界很難了解到相關情況,也不會想到相關人員會借此套取檔案維護補償款。
居民健康檔案能夠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視。慢性病管理、流行病學調查、醫療資源分配、遠程診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異地醫療保持連續性等,都需要居民健康檔案提供相應信息。目前一些地方的諸多基層醫療機構已聯合推出“一體化門診”,居民跨機構看病十分方便,將來這類模式有望得到普及。對這項工作來說,高質量的居民健康信息是重要基礎,而“幽靈檔案”的存在顯然會讓相關信息和數據大打折扣。
優化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公共衛生服務機構要嚴格把關審核機制,堵塞相關制度漏洞,更要通過高效的技術監督和行政監督等,提升監督能力。信息化時代,醫療數據日益受到重視,任何有損相關信息真實性、權威性的情況,都應被及時扼殺在搖籃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