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倍訪華|“化競爭為合作”之旅:43小時密集外交盤點
10月27日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夫人安倍昭惠結束了為期三天的中國訪問之行回國。
約43個小時,涵蓋多領域議題,行程密集,時隔7年日本首相的首次訪華之旅目標明確:“借此次機會,我想把日中關系推進到新的階段。”在25日下午抵達中國前,安倍在推特上發文如是寫道,“雖然存在著種種的問題,但也正因此,首腦們才更應該敞開心扉,坦率地講出心聲。”
在26晚最受關注的一場雙方領導人會晤中,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臺對安倍表示,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當前中日關系重回正常軌道,重現積極勢頭。
“雙方要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堅持和平友好大方向,持續深化互利合作,推動中日關系在重回正軌基礎上得到新的發展。”

訪華首日重溫和平條約核心原則
10月25日,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安倍正式訪華。
25日下午,中日兩國領導人舉行會談,隨后參觀“中日經貿合作成果圖片展”,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四十周年紀念活動。
出席紀念活動期間,中日兩國領導人和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相關人士合影留念。

其中,站在安倍正后方的園田直飛人,是當年福田赳夫內閣時期的外相和官房長官園田直的兒子,園田直飛人現在擔任日中和平友好協會的代表理事。
年事已高的園田先生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談到父親當年隨福田前首相和鄧小平簽字的時候,和藹可親地說:“那個時候我的父親他們真是經歷了好多困難才簽下來的。希望中日之間遵守條約,子子孫孫友好往來”。
當日出席紀念活動的安倍訪華使團日方代表之一、公益社團法人日本中國友好協會理事長、愛知縣日本中國友好協會副會長岡崎溫,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此次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之際,安倍首相與李克強總理紛紛致辭表達了對今后中日關系進一步發展的美好期待。今后兩國還會進一步加深友好關系,這是我的第一個印象。”

岡崎先生表示,來參加的紀念活動的都是40多年來從事中日友好活動的人士,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都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大家都為日中關系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而感到高興。”
安倍在紀念活動中也提到自己的父親安倍晉太郎:“我的父親當時作為官房長官,也為這一條約的簽訂做出了貢獻。”
安倍特意重申了條約的核心內容說:“‘發展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不謀求霸權’,條約生效后,這些原則成為指引日中關系發展的指南針。”
安倍晉太郎是安倍晉三的父親,曾經當過日本的外務大臣,自民黨干事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安倍晉太郎當年對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發揮了積極推動的作用。楊伯江也希望安倍首相能多繼承其父的思想觀念和對華政策基因。
25日晚,李克強夫婦與安倍夫婦共同參加晚宴,結束了第一天的訪華行程。
6分鐘記者會提8次“協調”、“合作”
26日的北京晴空萬里。
26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與安倍舉行會談,隨后在李克強總理的陪同下參加了中方舉行的歡迎儀式。
之后,李克強和安倍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談。
據新華社報道,會談中,李克強表示,愿同日方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基礎上,繼續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動兩國關系在重回正軌基礎上取得新的發展,努力實現行穩致遠的目標。
安倍晉三表示,期待以此訪為契機,開啟化競爭為協調的日中關系新時代。“日中攜手合作順應時代潮流,有助于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課題。”他說,雙方應共同努力,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推動建立自由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為自由貿易和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在隨后舉行的中日聯合記者會上,安倍再度呼吁中日關系“從競爭到合作,將中日關系推上新時代”。面對中日記者的提問,在6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據統計,安倍一共使用了“協調”、“合作”8次,在描述中日關系的時候不斷出現“新時代”的字眼。
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認為,從當天的會談內容來看,雙方達成的成果包括“確認了‘競爭轉化為合作’、‘確認相互關系為伙伴而非威脅’、‘發展自由公正的貿易體系’等三原則,并認為中日關系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川島真進一步認為,2019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日本的可能性也被正式提出,“這可以被認為是使2008年以來一直處于緊張狀態的中日關系趨于正常化的第一階段。”
會談中,雙方領導人簽署了多項協議,其中包括政治、創新、金融、海關、體育等10余項政府間合作協議。
經濟碩果累累,政治安全有所涉及
26日下午的另一大亮點,是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李克強和安倍一同出席。

根據10月27日商務部官方網站發布的消息,論壇期間,雙方共簽署52項合作協議,包括基礎設施、金融、物流、信息技術等廣泛領域。
其中引人關注的項目包括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士通株式會社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和日本Panasonic株式會社達成的《關于下一代車內空間戰略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日本一般社團法人CHAdeMO協會達成的《合作備忘錄》。此次實現合作的項目,還包括松下電器公司向中國百度提供全自動駕駛汽車的車載系統。

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的日本一般社團法人CHAdeMO協會代表理事姉川尚史,在人民大會堂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今天最主要的內容是我們簽署文件協助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這是一個要點。其次,不光是電動車的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的共同合作也很重要。”
“剛剛百度的尚先生說到的智能裝備很重要,和EV、自動車一樣,我覺得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需要智能化。我們中日兩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同行一起攜手開發合作,把這個技術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是我認為的第二個要點。” 姉川尚史說。
除了具體的經濟合作協議,日本外務省新聞官在當晚舉行的中國媒體吹風會上介紹說,此次會談除了經濟上碩果累累,在政治、安全、民間交流、體育等方面也有收獲。
其中,中日兩國為盡快推動“大熊貓外交”事宜正在展開協商。中國也愿意為2020年日本東京舉辦奧運會與日本加強合作交流,并且加大兩國青年的交流互訪。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當日日程安排緊張,安倍還是專門抽出時間前往北京大學與青年學生們交談,并回答多個問題。
東京大學教授高原明生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橫臥在中日關系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東海的安全保障問題。他認為,上述宣言表達了兩國通過妥善管理,維持和平,回到2008年達成的協議,進行實質性的合作,從而解決問題的決心。
“領土和安保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解決的。關于這些難以徹底解決的問題,當下只要建立共同解決的機制就是成功的。而強調兩國間合作關系,在現節點也是很有必要的。”高原明生解釋道。
川島真對于此次訪問的總體評價認為,這僅是兩國為了恢復關系正常化的一次訪問,但兩國達成了超過50個項目的合作,這象征著中日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兩國官方發表措辭均使用了伙伴關系這個詞來定位,這一點需要留意。”他說,“總體來說,此次中日領導人會談以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持續至今的中日關系的正常化,并將進一步的希望寄托于2019年的習近平主席訪日。”
中國社科院資深日本問題專家楊伯江對澎湃新聞表示,這次訪問有利于推動中日關系的進一步改善和重歸正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深化,產生了一個正面的推動作用。
27日上午,安倍及夫人完成對華訪問,搭乘專機返回日本。
“在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將競爭轉化為合作。作為鄰國避免威脅對方,同時發展自由公正的貿易體系。”返回之際,安倍的推特很快更新了一條最新的內容,“我認為此次訪華打開了中日關系的新階段”。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