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紀念老舍誕辰125周年,“全男班”新版《駱駝祥子》將登東藝舞臺
1936年,作家老舍在《宇宙風》雜志上連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作為“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在《駱駝祥子》中,老舍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北京城的風物,濃郁的古都風情充盈于字里行間,凝結著一代北京人的文化與記憶。

2024年是老舍誕辰125周年。作為紀念之作,明年1月12日-13日,被譽為“老舍專業戶”的導演方旭,將把全新版《駱駝祥子》搬上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舞臺,讓“京味兒”的文學變成“京味兒”的話劇。尤為特別的是,曾在電影版《駱駝祥子》中飾演“虎妞”的斯琴高娃擔任本劇藝術顧問,還齊聚老中青三代實力派演員,組成豪華版“全男班”陣容出演。
鐘情于老舍筆下的幽默,更沉醉于其中的京味兒,方旭與老舍有著不解之緣——出生于北京,在四合院里長大。十多年來,方旭連續創排了多部老舍話劇。從改編《我這一輩子》開始,方旭陸續執導了《貓城記》《老李對愛的幻想》(改編自《離婚》)《牛天賜》(改編自《牛天賜傳》)《老舍趕集》(改編自老舍四篇短篇小說與兩篇散文)《二馬》等多部老舍小說改編而成的話劇作品,由此收獲了“老舍專業戶”的稱號。
在《牛天賜》和《二馬》中,方旭都大膽地采用了“全男班”演員,打破了觀演習慣。此次在創作話劇《駱駝祥子》時,他繼續沿用了這一創作思路,讓劇中角色全部由男性演員來扮演。孫寧、郭笑、劉欣然、趙震等多位優秀演員組成了令人矚目的陣容。
“全男班”會帶來怎樣的戲劇效果?男性演員該如何“反串”女性角色?由男性演員扮演的虎妞,會如何表現和祥子的愛情悲劇?這是很多觀眾的疑問。方旭則表示:“形式需服務于內容,如果脫離內容,形式則失去意義。”而談到虎妞的選角時,他認為相比影視表演,在戲劇舞臺中演員與角色是相對間離的,因此演員性別相對更不重要。他介紹,這次的男演員貼合虎妞潑辣、粗俗的性格狀態,滿足觀眾對于虎妞的想象和理解,同時讓舞臺充滿了游戲感。
除了“全男班”的陣容之外,方旭讓老、中、青三代的演員同臺表演,共同在舞臺上演繹處于人生中不同階段的祥子。這一版本中,并未和以往作品一樣將祥子和虎妞的愛情故事作為故事核心,而是把故事的焦點放在了祥子本人身上。舞臺上將先后登臺三位不同形象、氣質的“祥子”,他們或血氣方剛、充滿希望,或理想破滅、深陷絕望,或自甘墮落、麻木不仁。三位“祥子”將在舞臺上傳遞能量與信息,共同呈現祥子這個“悶葫蘆”的心靈史——隱秘、幽微而豐富。
方旭常常身兼導演、編劇、演員三種身份,每一個身份都帶給他獨特的體驗。“劇本是一劇之本,是一份燒腦的工作。而導演是理性的,演員是感性的,這三種身份給予我更多思考和提升,完成一部又一部作品。”他認為,戲劇可以引發臺上臺下對于一個問題的思考,承載精神層面的東西,這使他非常興奮。在改編《駱駝祥子》的過程中,方旭表示,他希望能用新的舞臺呈現方式和現代戲劇的技巧,讓這部“八十五歲高齡”的文學經典,在當下的舞臺上“返老還童”。
“時代感”和“現實性”,是方旭談及《駱駝祥子》時無法繞開的兩個關鍵詞。他在劇場中呈現老舍作品魅力的同時,還努力尋找與今日生活相聯結的“點”:“老舍先生的作品始終洋溢著現實主義精神,他在文字中描繪了廣闊而真實的社會畫卷,對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給予了無限的悲憫和關懷。”
通過改編創作,方旭在老舍作品與現代人之間搭建起一條溝通的橋梁,同時他也希望在視覺上契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此次,方旭將在舞臺上呈現穿越時空的煙火氣息、市井百態。舞美方面,《駱駝祥子》將以光影的變幻、不同元素的拼接等形式,用最寫意的方式勾勒出舊日的北平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