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給同事送喜糖花費大幾千,上海職場年輕人面臨“甜蜜壓力”
“親愛的們,看看我喜糖配這幾樣行不行?”
“巧克力至少要兩顆歌蒂梵,費列羅顯得不上檔次了。”
……
最近,辦婚禮的年輕人多了。勞動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喜糖越來越“卷”,對年輕職場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他們也面臨著“甜蜜壓力”。

喜糖花樣升級
一盒最高可達百元
白領劉小姐在上海一家國企上班,她和先生準備在元旦辦婚禮。“當我做了些功課后才發現,原來喜糖這么貴,花樣這么多。”用她的話講就是“打開了新世界”。
“以前送喜糖,好像兩顆費列羅就好了,但是現在送講究‘十全十美’,光有巧克力是不行的,費列羅也落伍了。”
劉小姐說,目前流行送歌蒂梵的巧克力,再配上一些網紅小零食,熱熱鬧鬧裝上一盒。
記者搜索了社交媒體和電商平臺后發現,確實喜糖方面“卷”出了新高度。

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同事送的豪華喜糖。
■ 比如,有網友曬出了同事送給自己的喜糖,其中包括兩大盒歌蒂梵巧克力、樂星塔軟心趣曲奇、旺仔牛奶、果凍等,超豪華的喜糖禮盒費用超過了百元。
■ 除了巧克力,有新人還會為部分抽煙的同事送上定制款喜糖,也有網友選擇加一小罐蜂蜜,討個好口彩。
■ 在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不少商家都配好了喜糖套餐,價格在18-25元區間的套餐頗為熱銷。
“喜糖越看越眼花繚亂,不僅喜糖貴,喜糖盒子也不便宜,帶點設計感的就要好幾塊錢一個。”做完喜糖功課的劉小姐有些哭笑不得。
送喜糖要花大幾千元
年輕人直呼吃不消

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討論送喜糖的壓力。
“我在單位工作四五年了,體制內,很重視送喜糖,都得送,包括單位的后勤部門。”白領張先生告訴勞動報記者。
他們單位大概有員工300人,他和妻子配了均價12元的喜糖。
“檔次只能說中等,最后也花了3000多元。我太太單位人也有200多人,這樣算下來,光喜糖一項就花了5000多塊錢。確實在經濟上有些壓力的。”
哪些同事要送?
送喜糖范圍也要糾結
除了送喜糖費用不菲,年輕的職場人們還在糾結送喜糖的范圍。
白領唐女士:我剛來我們單位一年,只和我們部門的熟悉,其他部門的沒打過交道,我只想送我們部門,但領導又提醒我這樣不大好,最后還是請行政部門幫我全部發了一圈。
白領張先生:我們單位還要看領導孩子結婚送了什么檔次的喜糖,我們再送時,最好不超過這個檔次。職場上送喜糖,喜悅有的,但確實煩惱也不少。
老劉:當年結婚時買了好多包大白兔,到各個部門去發,給大家抓一把,聊聊天,特別開心。現在喜糖放桌上都沒人吃,既是一種浪費,也給年輕人帶來不小的壓力。
主打實惠
自己配喜糖愈發流行
記者發現,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將喜糖這一項價格“打”下來,從批發巧克力開始,自己配喜糖,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去山姆、開士客、盒馬會員店等購買網紅零食,配上一盒又實惠又受歡迎的喜糖。

社交媒體上流行自己配喜糖。
網友“我是小馬甲”表示,自己在山姆超市購買了巧克力、益生菌糖、巧克力餅干、軟心蛋糕、堅果等,另外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批發了喜糖盒子。
“喜糖一共花了5.8元,盒子2元一個,不到8塊錢。送給同事們,大家都喜歡吃,說是最近收到的最好吃的喜糖。當時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勞動微評
不知何時開始,“沾沾喜氣”的喜糖走向了內卷賽道。相比以前祖父母輩的以包裝簡單的水果糖、奶糖為主,如今,定制化、個性化、高端成為了當代新人喜糖的關鍵詞。
但其實,發喜糖是分享結婚的喜悅,不用為了滿足虛榮心,太過追求喜糖的精致與高檔。
回歸理性和實惠,依據自身實際情況發喜糖,讓大家回到祝福新人結婚這件事上來。
(原標題為《給同事送喜糖花費大幾千!上海職場年輕人的“甜蜜壓力”你怎么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