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冷知識 | 35歲前當上教授有多難?
10月24日,一篇題為《青年長江學者與她“404”的論文》的報道點燃了輿論。
該文章稱: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梁瑩的許多論文都憑空消失了,背后的原因是梁瑩本人撤稿。中青報記者比對論文時發現,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襲或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問題。而在教學方面,梁瑩教授曾被學生聯名舉報教學態度極不端正。在課堂上梁瑩也曾表達對教學的不屑,“我已經評上教授了,學校說必須每年上三門課我才來給你們上課的”。
但如果單看這位現年39歲的青年教授卻是履歷光鮮。她自2009年進入南京大學任教,2010年評上副教授,在2015年度入選首屆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面對質疑,梁瑩承認“年少無知,犯過一些學術上的錯誤”,但也反問記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這條路有多難你知道嗎?”
申報教授評定到底需要怎樣的條件?各個高校的評定標準有所不同。以《南京大學教師高級職務崗位招聘申報最低標準(文科)》為例,申報教授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科研方面,南京大學提出的“任現職期間,至少12篇論文被SSCI/A&HCI或者CSSCI收錄”又意味著什么?這一最低要求,在學術界是什么樣的水平?同為985院校的東南大學要求:申報文科教授需要發表SSCI、A&HCI、CSSCI論文或出版專著10篇(部)以上。
在中國高校任職的社會學科教師李磊向澎湃新聞透露:南京大學的申報要求在學術圈里屬于較高水平,但對比國內頂尖高校,比如北京大學的社會學科要求則會更高。另一位社會學科高校教師陳文婧也表示:對于南大這樣級別的高校,這個要求不算高。
再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在35歲前當上教授有多難?
第一個挑戰來自博士學位,目前申報教授原則上都要求博士學位。那么,要在中國取得博士學位需要多久?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在讀生金夢怡表示:現在普博(碩士畢業后可就讀)一般需要4年,直博(學士畢業后可就讀)一般需要5年,延期畢業的情況也十分普遍。因此,僅僅是取得博士學位,一位學者可能就已經年近三十了。
第二個挑戰來自科研成果,耕耘一篇SSCI需要多久呢?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人文社會科學廣泛使用的權威性引文索引數據庫。社會學科教師陳文婧表示:除去做調研、寫論文的時間,論文投出后,審稿大多需要一年時間,中間來回修改。換句話說,光是從投稿到發表整個流程走下來就就可能需要一年半左右。但個體差異也存在,如果不需要大改就會快很多。
央視網評論梁瑩事件時指出,梁瑩“是現有學術圈游戲規則之下的產物”,“重論文這個簡單粗暴的游戲規則下,梁瑩的'脫穎而出'有其必然性?!?/p>
學術不端事件此前屢有發生,相關部門已開始清理人才評價制度中不合理的做法。10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發布通知,決定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簡稱“四唯”)專項行動。針對這項行動,一位有60余年科研經歷的院士則向澎湃新聞表示,在改革評價標準和指標的時候要注意防止“矯枉過正”,清理“四唯”的同時,也不能抹去論文、學歷等的參考價值。
李磊、陳文婧應采訪對象要求為化名。
資料來源:
- 南京大學教師高級職務崗位招聘申報最低標準(文科)
https://hr.nju.edu.cn/59/cb/c6656a219595/page.htm
- 上海交通大學教師職務聘任實施辦法
https://hr.sjtu.edu.cn/jiaoshizhuanyejishuzhiwupinrenshishibanfa.pdf
- 東南大學教授(研究員)職務評聘基本條件(試行)
http://tyx.seu.edu.cn/2014/1012/c2192a103296/pagem.htm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