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一周文化講座|AI時代·城市空間·青年生活

天地無用/整理
2023-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北京|吳宓與古希臘文學

時間:12月15日(周五)14:00-16:30

地點: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新樓301

主講人:周軼群(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副教授)

本次講座將系統梳理吳宓從1920年代開始講授的歐洲文學史世界文學史課程,特別分析他對古希臘文學的研究和理解,增進對“學衡派”文化觀念的認識。此外,還會涉及吳宓自己創作的舊體詩海倫曲,以顯示古希臘文學對他作為學者和詩人的全面影響。

北京|同道中國:韓愈古文的思想世界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1:30

地點: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韜奮書店二層活動區

嘉賓: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寧(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達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江湄(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韓愈古文是中華文教的核心載體,其所涵育的超越家族血緣、身份等級的“同道中國”理想,產生了持續千年的影響,是走向世界的中國人需要鄭重對待和反思的中華文明精神遺產。韓愈古文也是唐代文化創造的一個縮影,唐代這個開放包容時代,繼三代的禮樂文明之后,對中華文化進行了深刻再造。如何理解唐朝的思想貢獻與精神文化成就,對當代中國的人文學術提出多方面挑戰。近一個世紀以來影響深遠的“唐宋變革說”,其創發與局限,也需要在新的起點做出認真反思。本期三聯學術論壇,將在“古今中西”的視野中,討論韓愈古文作為中華文明核心經典的重要意義,思考“同道中國”的歷史與未來。

北京|新氣論綱要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

地點:海淀區雙清路30號清華大學第三教室樓1102

主講人:丁耘(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清華國學系列講座,本期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丁耘主講新氣論綱要。

北京|深情回眸中的大地之歌——阿舍《阿娜河畔》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6號SKP-S購物中心2樓SKP RENDEZ-VOUS

嘉賓:喬葉(作家)、劉大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宗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讀書節目主持人)、阿舍(作家)

相較于以往作品中僅將故鄉作為個人生活的背景,阿舍《阿娜河畔》選擇通過人的故事與命運來呈現故鄉的歷史,探索人與土地、人與歷史之間隱秘而深刻的關系。在《阿娜河畔》中,阿舍首次打開自我,面向遼闊的歷史和生活,看到了更豐富的人心與人生。那些令人歡笑與哀哭的命運故事織就了邊疆開拓者的歷史,隨著阿娜河水緩慢而寬闊地向前流去。12月16日,我們邀請著名作家、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喬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大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讀書節目主持人馬宗武,著名作家、《阿娜河畔》作者阿舍做客SKP-S,一起深情回眸阿娜河畔的故事與歷史,一起解讀這曲戈壁灘上的大地之歌。

北京|禮制的邊緣——試談臨淄戰國齊墓出土貝殼畫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5:30

地點:海淀區雙清路30號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報告廳

主講人:鄭巖(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長聘教授)

1991年在山東臨淄徐家村南發掘所獲三件戰國中晚期帶有彩繪的貝殼新近公布,由此使得海外博物館早年入藏的同類文物,以及文獻中的相關記載被激活。這些游離于禮制之外的小幅繪畫屬于私密的、“非禮”的“無益之作”,但卻顯示出早期繪畫藝術超越宗教、禮儀與教化功用,具有審美價值的一面,豐富了我們對中國藝術史基本脈絡的認識。本次講座為本館正在展出的“禮運東方:山東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專題講座。

北京|如何在無常的時代安放自我?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

地點:東城區隆福寺街95號2棟隆福大廈一層更讀書社

嘉賓:小伙子(《日談公園》主播)、王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戴濰娜(詩人、作家)

埃默·托爾斯是當代美國出版界的寵兒,從首作《上流法則》開始,從未有過失敗的作品。《林肯公路》的問世距離他的上一部小說《莫斯科紳士》的出版,已有五年之久。小說講的是四個少年的公路漂流,最終展露的則是人的選擇與宿命,是生命中可以改變的與無可奈何的一切。此次讀書會,我們邀請了《日談公園》主播小伙子、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的王敦教授和作家、詩人戴濰娜老師,一起沉浸式品味《林肯公路》文本的多重意蘊,及其美學價值。

北京|《惠子,凝視》原著閱讀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30-15:30

地點:東城區香河園路1號當代Moma北區2號樓庫布里克書店

嘉賓:童楨清(譯者)、余夢嬌(圖書編輯)

電影《惠子,凝視》以小笠原惠子的自傳《別認輸,惠子》為底本,截取其中某場比賽前的糾結與掙扎,重新組織了最終的電影劇情。近日,這部電影的原著非虛構作品《別認輸,惠子》,已由光啟書局引進出版。周六,和觀映像Hugoeast聯合光啟書局和庫布里克書店,共同發起閱讀沙龍。《別認輸,惠子》譯者童楨清和責任編輯余夢嬌將與現場觀眾一起分享該書翻譯、編輯和閱讀體會,深入本書背后的故事。同時,作為日本電影愛好者和研究者,兩位嘉賓也將從原著出發,來到電影改編作品《惠子,凝視》,分析導演三宅唱和文本改編技巧和影像創作特點。

北京|學人與學術:60后學者的成長之路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韜奮書店二層活動區

嘉賓:徐冠勉(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王逸舟(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南京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仲偉民(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梁永佳(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吳小安(華僑大學區域國別與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

已經成為學術中堅的60后學人是當代中國一個很獨特的世代,既不同于50后學人,又不同于70后學人,然而卻始終與他們密切相關。中國60后學人的學術之路是如何走來的?閱讀與行走對于他們的智識歷程到底意味著什么?圍繞《學人記》《學術志》兩本新書出版,王逸舟、仲偉民、梁永佳、吳小安四位不同學科訓練的教授將從各自的學術背景出發,暢談他們的成長之路,具體而鮮活地呈現學人與學術之間獨特而有趣的密切關聯。

北京|多年愛書已成精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30-17:3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北街6號尚8遠東科技文化園15號樓一層碼字人書店

嘉賓: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書評人)、苗煒(作家)

12月16日,馬凌攜新書《多年愛書已成精》做客碼字人,和作家苗煒一同聊聊“書蟲”的自我修養。

北京|活在我們身邊的魯迅——《再造天堂:魯迅小說散論》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海淀區成府路28號PAGEONE書店2F

主講人: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魯迅雖然已經逝世了87年,但是他依舊鮮活地存在于我們身邊。魯迅,總是能在當我們有一種處境難以言表、有一種情緒無處訴說之時,用他早早說過的話,讓我們恍然大悟或深表贊同。那為什么魯迅如此一針見血,并且獨一無二?為什么魯迅如神一般存在,但又讓人倍感親切?12月16日晚,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做客PAGEONE五道口店,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存在于我們身邊的魯迅和《再造天堂:魯迅小說散論》。

北京|風起陜甘寧——讓歷史告訴今天

時間:12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韜奮書店二層活動區

主講人:韓毓海(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陜甘寧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中國革命的圣地。黨中央和紅軍經過長征來到陜北,在此站穩腳跟,為中國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如何建設和發展陜甘寧?如何用陜北的性格重塑中國革命者的性格?中國革命為何能從陜甘寧走向成熟、走向勝利?北京大學中文系韓毓海教授將結合自己踏查經歷與學術思考,通過介紹新書《風起陜甘寧》的創作心得,分享他的認識。

北京|被贊美的與被哀悼的——詹姆斯·賴特詩全集《河流之上》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3:00-15:0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北街6號尚8遠東科技文化園15號樓一層碼字人書店

嘉賓:張文武(譯者)、流馬(“讀首詩再睡覺”主理人)、里所(磨鐵讀詩會主編)

作為一個飽受精神痛苦的詩人,詹姆斯·賴特常常哀悼那些社會邊緣人令人感到心碎的命運,但他又如此珍視生命,在詩歌投入了無數美好的意象。于是我們就借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這一書名,來聊聊賴特詩歌中“被贊美的與被哀悼的”事物。12月17日,我們特別邀請到磨鐵讀詩會新近出版的《河流之上:詩全集》一書的譯者張文武、“讀首詩再睡覺”的主理人流馬和“磨鐵讀詩會”主編里所,來共享一場美好詩會。

北京|過簡單又扎實的生活——《日常的深處》新書對話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光華路5號院1號樓二樓建投書局

嘉賓:王小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周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12月17日下午,建投書局聯合中信出版集團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日常的深處》作者王小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共同探討關于物質生活的真相,聊聊如何解開“心為物累”的倦怠感,重回簡單又扎實的生活。

北京|暴風雪中沒有秘密——金特《冷水坑》新書沙龍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西大望路21號合生匯購物中心二層中信書店

嘉賓:張敞(作家、評論家、編劇)、童末(作家)、金特(小說家)

《冷水坑》是金特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這些小說,雖然彼此獨立,風格各異,卻藕斷絲連,仿佛一個個剖面,從不同時間、視角、人物切入,共同構成一組凜冽冬洲的人物畫卷。他將民間話本的口語、俄羅斯文學的諷刺與告白、政治經濟學的滔滔雄辯,以及對人的樸素關懷,統統融入東北話的暴風雪中,裹挾萬物,氣勢浩蕩。這一回,我們邀請作家張敞和童末,來和金特一起聊聊《冷水坑》,聊聊如暴風雪般的東北話,聊聊小說與語言,語言和世界。

北京|你好外星人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30-20:30

地點:東城區和平里北街6號尚8遠東科技文化園15號樓一層碼字人書店

主講人:高爽(科普作家)

找到外星生命,人類才能理解自身的特殊與必然。正因如此,對生命及其起源的探索,從扎根地球的望遠鏡到飛往木星的探測器,占據了天文研究的半壁江山。本周日,讀庫邀請德國海德堡大學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高爽,在碼字人書店聊聊生命和宇宙的聯系。現場還將放映科幻電影《降臨》(Arrival),讓我們和接觸未來的地外文明探索者一起說一句“你好外星人”。

上海|AI時代·城市空間·青年生活

時間:12月15日(周五)9:00-17:00

地點:虹口區多倫路27號多倫現代美術館4F多功能報告廳

嘉賓:金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屏瑾(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方巖(《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余明鋒(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三三(作家)等

本次城市論壇以“AI時代·城市空間·青年生活”為主題,將上海城市空間的在場與歷史變遷作為關注點,在時間與空間交錯的坐標軸上,聚焦“人的生活”特別是“青年生活”。 本次論壇不局限在某一單獨的學科或者藝術領域內部,而是始終試圖從跨學科的視野,從文學、藝術、哲學、社會學、建筑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領域進入,共同探討“青年”在城市空間與歷史在場中的位置與種種境遇,通過討論,探求和重新理解“青年”與他們的境遇,從而激發其在當下時代與城市空間中的動能與創造性。當日下午還特別設置了城市行走環節,與會嘉賓將會沿著多倫路-山陰路-四川中路-福州路-浙江中路-金陵西路(《中國青年》編輯部舊址)-巨鹿路-TX淮海-雁蕩路-復興公園行走,將理論交流延伸至社會生活的現場之中,希望借此可以不斷激發青年一代有更多的創新的空間和實踐。

上海|從“重建的世界”到“穿梭外交”:多面基辛格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基辛格談基辛格》新書首發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0:3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層朵云書院

嘉賓:許紀霖(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沙青青(歷史學者、專欄作家、播客主播)

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是美國資深外交官,曾任美國駐華大使,作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特別助理及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隨行于基辛格所有的重大外交活動,是打開中美關系大門的代表團中最年輕的美國外交官。《基辛格談基辛格》是洛德與基辛格之間所做的一系列對話,其中基辛格談論了對自己在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期間所面臨的具體挑戰的思考,他對領導力和國際關系的一般性建議,以及那個時代傳奇般的世界領導人的驚人肖像,幾乎涵蓋了尼克松政府時期的全部重要外交活動和舉措。12月15日晚,我們特別邀請到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歷史系博士生導師許紀霖老師,歷史學者、專欄作家沙青青老師,以及《基辛格談基辛格》的責任編輯陳飛雪老師,一起聊聊這位偉大外交家的人生、思想、外交戰略等。

上海|當賈寶玉遇見約翰·克里斯朵夫:作家如何閱讀經典?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3樓融書房

嘉賓:張怡微(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作家)、張定浩(詩人、評論家)

通過自由的漫游式批評,王安憶《劍橋的星空》將打破邊界,得以讓不同地域、不同時空的作品完成對話。立足于經典文本,王安憶將觸角伸向各個領域的交叉區域,伸向不同學科之間復雜的交融問題,勾連起文學與科學、建筑、商業、音樂的聯系,為閱讀經典作品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新維度。12月15日晚,我們邀請到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怡微和詩人、評論家張定浩,與我們一起捕捉靈光,跨越邊界,深入更廣泛的文化經驗。

上海|從隆冬捕捉春天的消息——《信天翁要發芽》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李宏偉(作家、詩人)、郭爽(作家)、趙松(作家、評論家)、肖江虹(作家)、吳雅凌(上海社會科學院副教授、譯者)、黃德海(評論家、《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

生于一九七八年的作家李宏偉將自己明確界定為“現實作家”。在最新長篇小說《信天翁要發芽》中,他架空時間與空間,講述了一個富神話和寓言色彩同時有極強現實穿透力的“人類故事”。12月15日晚,我們邀請到李宏偉和他的朋友們——作家郭爽、作者和評論家趙松、評論家黃德海、作家肖江虹、學者和譯者吳雅凌——做客蔦屋上生新所店,一起走進《信天翁要發芽》這座精彩劇場,聊聊如何在隆冬捕捉春天的消息。

上海|詩歌的相遇——《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我們互訴黑暗之語》分享會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0:30

地點:黃浦區皋蘭路16號思南書局·詩歌店

嘉賓:李雙志(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教授)、尉光吉(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任副研究員)、肖海鷗(上海文藝出版社藝文志出版總監)

2023年6月,“藝文志”攜手“拜德雅”推出了一部文集《最后的言者:為了保羅·策蘭》,這部文集既是對保羅·策蘭本人的紀念,也是一項圍繞其詩歌展開的多維度研究。9月,“新民說”出版了《我們互訴黑暗之語:英格博格·巴赫曼與保羅·策蘭的相戀往事》一書,它講述了保羅·策蘭與英格博格·巴赫曼之間的一段戀情,這是戰后德語文學界最富戲劇性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深深影響了他們彼此的創作。12月15日晚,《我們互訴黑暗之語》的譯者李雙志教授、《最后的言者》的主編尉光吉、上海文藝出版社藝文志出版總監肖海鷗,共同做客思南書局·詩歌店,走入詩人保羅·策蘭的命運,回憶其詩歌、其生命中的那些相遇……

上海|道達里:石庫門與上海城市生活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嘉賓:于海(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嘉祿(作家、媒體人)、沈璐(城市規劃師、上海學研究者)、姜逸青(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長)

12月15日晚,我們聯合上海文化出版社,特邀嘉賓于海、沈嘉祿、沈璐、姜逸青與大家共同分享道達里石庫門與城市生活的故事。

上海|明清徽商與江南社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二樓

主講人:王振忠(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明代中葉以來徽商之崛起,是中國經濟史上最為重要的現象之一。明清徽商經營的重點區域主要是在富庶的長江中下游,尤其是江南各地。而在“無徽不成鎮”的江南,由于席豐履厚、移民持續不斷、人群素質相對較高,徽商對于近數百年來江南區域形象之塑造,有著深刻的影響——它為江南輸送了大批人才,帶來了可觀財富和嚴密的規范,促進了城鎮和文化的繁榮。從“徽商”在江南的貿易、移徙和身份認同,以及與普通民眾的社會互動,我們可以圍繞諸多方面清晰地把握區域社會、文化的盛衰遞嬗。12月16日,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王振忠,將攜新作“王振忠著作集”(4種)做客上海古籍書店,與讀者一起漫談明清徽商與江南社會。

上海|一個唐代“神探”的荷蘭知音——作為小說家、外交家、漢學家的高羅佩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一樓研修室

嘉賓:高伯樵(譯者、播客主播)、顧真(編輯、譯者)

高羅佩(1910-1967)是一名荷蘭外交官,同時也是一位小說家和漢學家。他畢生從事漢學研究并取得豐碩的成果。他的偵探小說《大唐狄公案》被譯成多種語言出版,使得狄仁杰這一“中國福爾摩斯”形象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英雄。12月16日,“讀道”上圖新書分享會將為大家帶來上海譯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高羅佩作品及其傳記,一起走進這位荷蘭漢學家的世界。

上海|“白切黑”才是科幻王道?——小林泰三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

地點:靜安區江寧路699號MOHO商場B1層神獸之間

嘉賓:丁丁蟲(翻譯)、科幻光年(微博資訊大V博主)

有人說小林泰三是暗黑恐怖、令人窒息眩暈的“恐怖大師”,也有人說他是浪漫唯美的“純愛戰神”。無論是“白切黑”還是“黑切白”,讀者在不同風格的小林作品里跳蕩,只會不斷發出新的驚呼:他居然還敢這樣寫!12月16日,我們與小林泰三的譯者丁丁蟲以及新浪大V科幻光年一起,聊聊小林泰三的新書《杜子春的失敗》《逃離未來》《看海的人》,讓我們一起在“白切黑”或“黑切白”的小林宇宙里,徹底暈眩。

上海|新時代軍旅文學敘事多向度的可能性——“新高地軍旅文學叢書”探索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傅逸塵(作家)、石鐘山(作家、編劇)、傅汝新(文學評論家、作家)、黃詠梅(小說家)、宋嵩(《長篇小說選刊》雜志主編)

進入新時代,伴隨著文學生態、創作主體、接受評價、審美經驗的全方位嬗變,軍旅文學新的表現方式與敘事空間在哪里?作為一種直面與回應,評論家傅逸塵與花城出版社合作,策劃主編了“新高地軍旅文學叢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試圖探尋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個人化”敘事,以期拓展和豐富軍旅文學的表現空間、敘事向度、話語方式以及美學風格。叢書八種長篇小說(張慶國《老鷹之歌》、何鴻《大西遷》、傅汝新《一塘蓮》、竇椋《全面擊潰》、石鐘山《我的喜馬拉雅》、孫允亭《抵抗日》、劉宏偉《氣候幽影》、邱振剛《夜北平1938》)集體亮相,列陣軍旅文學新高地!

上海|碎片化流動時代的生命價值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7:00

地點:黃浦區重慶南路308號大隱精舍

主講人:梁永安(復旦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作家)

今天的人,留給他們思考和沉淀的時間太短,而社會形態又太復雜,自我認知很難建構。在這么復雜的時代,要整合各個維度的東西非常不易,到底該如何在這樣碎片化的流動時代里面找到生命的價值?12月16日,我們邀請到復旦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梁永安老師為我們帶來主題分享:碎片化流動時代的生命價值。

上海|打破區域間藩籬,看透中國經濟發展——《空間的力量》(第三版)新書發布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層朵云書院

主講人:陸銘(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在研究中國區域發展時,陸銘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制度背景與空間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相結合,提出“空間政治經濟學”這一研究方向,前后出版過多部學術著作。《空間的力量》一書是他有關城鄉和區域發展系列專著的第三部,也是其學術代表作。該書第一版于2013年出版,10年后,《空間的力量》第三版正式出版。12月16日下午,我們將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來到朵云書院·旗艦店,與大家聊一聊中國區域與經濟發展的故事。

上海|哲學的無用之大用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3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1F閱劇場

主講人:周國平(學者、作家)

12月16日,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周國平將受邀擔任喜馬拉雅無用學“大師面對面”活動主講嘉賓,講授和討論哲學作為一種“無用之學”,如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當下學習和研究哲學,有什么意義。

上海|“上海人”的“讀寫光陰”——著名作家孔明珠、沈嘉祿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黃浦區淮海中路624號上海香港三聯書店

嘉賓:孔明珠(作家)、沈嘉祿(作家、媒體人)

12月16日下午,孔明珠老師將帶著新書《讀寫光陰》,沈嘉祿老師將帶著新書《上海人》,一起做客上海香港三聯書店,一起分享上海人的讀寫光陰。

上海|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石黑一雄的美學世界

時間:12月16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張志全(圖書裝幀設計師)、宋玲(上海譯文出版社文學室英語編輯)、宋僉(上海譯文出版社文學編輯、譯者)

2021年,隨著諾獎作者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的問世,其英國出版社,根據《克拉拉與太陽》窗景的設計形式,重新推出了這位作家其他作品的新版。由九面不同色彩的“窗景”,近乎精準地觸達到石黑一雄文學世界,那種細微里見廣,既親密無間同時又距離遙遠的陌生感,都在這一扇扇優美而神秘的窗景前,化為對石黑一雄文字美學的最好概括。202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也引入了這套石黑一雄新版文集,并且在工藝上做了更大更強程度的更新。12月16日,蔦屋書店邀請到石黑一雄中文版責編和譯者宋玲、宋僉兩位老師,以及彩虹布面石黑一雄文集的設計師張志全老師來和我們分享他們做這套書背后的故事。

上海|深深海底行

時間:12月16日(周六)19:00-20:30

地點:黃浦區虎丘路20號上海外灘美術館6樓

嘉賓:陸茵茵(小說家)、梁捷(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

幾年前,陸茵茵的《臺風天》讓無數人感到驚艷。但是她似乎寫得很慢,隔了五年,終于讓我們看到第二本書《表演者》。這本書里依舊沒有奇幻曲折的情節,連一些轟轟烈烈的東西都沒有,每一篇仍是如此日常,敏感,細膩甚至平凡,只是比以前的文字更為干凈。這種平凡的文字最難書寫,她自己表示,每一篇都是“深深海底行”之后,一步一步留下的腳印。

上海|朋友比情人還死心塌地

時間:12月16日 (周六) 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嘉賓:沈念(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楊眉(非虛構作家、導演、編劇)、陳丹燕(作家)

12月16日晚,“摩登情感”沙龍對話第四期:朋友比情人還死心塌地——朋友和手足關系,將在老地方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繼續與大家見面。復旦大學中文系電影研究者沈念和非虛構作家兼導演楊眉將和大家一起聊聊都市社交與傳統農村社交關系的區別,跟同事待的時間比家人還久的生活模式,人群中的孤獨感,婚育對友誼的影響,擁有兄弟姐妹和作為獨生子女的體驗,“毛孩子”作為寵物和陪伴的經驗,“閨蜜抱團”養老等話題。作家陳丹燕將作為飛行嘉賓空降現場大屏幕,講述自己關于友情和手足情誼的故事。

上海|王安石生日詩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二樓

主講人:侯體健(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2023年的12月19日,是王安石先生的1002歲誕辰。因此,12月17日,401號下午茶的第5期活動將舉辦王安石生日詩會,復旦大學中文系的侯體健教授將作為領讀嘉賓,帶領我們一起走進王安石的詩歌人生。

上海|英國文學季,經典正當時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馬當路458弄恒基旭輝天地LG01二酉書店

嘉賓:黃昱寧(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翻譯家、作家)、吳潔靜(上海譯文出版社資深編輯、翻譯家)

12月17日,加入“英國文學季·冬日靈感書社”,聽文學大咖漫談英國文學作品《克拉拉與太陽》,巡游英國文學季主題展覽,與來自阿罡書房的古董書籍藏品,尋找屬于你的冬日文學靈感吧。

上海|中法藝術的相會——從路易十四到趙無極:《敦煌遇見盧浮宮》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主講人:羅依爾(策展人、跨文化研究者)

在中法建交即將60周年之際,上海圖書館邀請羅依爾先生以藝術為線索,來解析:康熙如果真的和路易十四見面,他們會聊些什么?為何歐洲大型宮殿里總有一個瓷宮……從路易十四到趙無極,溯源中法文化相會的歷史,解析今天兩國相互的文化印象。

上海|奇譚里的私文學性——聚焦村上春樹繪本系列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30-16:00

地點:靜安區巨鹿路677號作家書店二樓

主講人:施小煒(學者、翻譯家)

施小煒老師已經先后翻譯了《天黑以后》《1Q84》《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等多部村上春樹的作品。本次講座,我們邀請他從翻譯的幾部村上春樹繪本系列(《眠》《襲擊面包店》《圖書館奇談》《過生日的女孩》等)切入,談談奇譚里的私文學性。

上海|我們這個時代的小路——“路內追隨系列”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閱劇場

嘉賓:路內(作家)、毛尖(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作家)、馬伯庸(作家)等

上海文藝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路內追隨系列”,是路內以路小路為主人公的四卷作品《少年巴比倫》《追隨她的旅程》《天使墜落在哪里》及《十七歲的輕騎兵》的新版集結,也是其首次以完整面貌出版,總體量達七十余萬字。值此新版出版之際,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華東師范大學遠讀批評中心、上海圖書館講座中心,邀請本系列作者路內、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毛尖和作家馬伯庸,在華東師范大學學者、批評家朱康和黃銳杰的領讀下,與我們分享他們對“追隨”系列的創作感悟與讀后看法,談論他們對小說人物路小路的認識。

上海|與巴赫的音樂對話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16:30

地點:黃浦區重慶南路308號大隱精舍 

嘉賓:畢祎(上海廣播電視臺編導、樂評人)、依嘉(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資深主持人)

《巴赫的音樂宇宙:作曲家和他的作品》一書,由巴赫最近也是最為詳細的傳記撰寫者克里斯多夫·沃爾夫創作,對巴赫畢生作品精華進行深入研究,并結合他豐富跌宕的人生背景加以考量。12月17日下午,主持人依嘉特別邀請了《巴赫的音樂宇宙:作曲家和他的作品》譯者、樂評人畢祎,與大家共同探討作曲家巴赫以及博大浩瀚的古典音樂世界。講座以對話、作品演示和觀眾互動的形式進行。

上海|無盡孤獨中的自我探尋——薩瓦托小說《隧道》學者與戲劇主創對談沙龍

時間:12月17日(周日)19:00-20:30

地點:靜安區華山路620號上戲藝術書店

嘉賓:谷音(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講師)、邊明婕(編劇、劇場實踐者、戲劇教育工作者)、周子涵(導演、劇場工作者)

《隧道》是阿根廷作家埃內斯托·薩瓦托“心理小說三部曲”的序曲,講述的是一對情侶間交情卻無法交心的困境。這部探索孤寂、存在主義等母題,兼具情愛敘事的小說,獲得托馬斯·曼、加繆、夸西莫多、格雷厄姆·格林等眾多知名文豪的高度贊揚。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藝術管理系、舞臺美術系專業學生聯合中期×畢業作品,改編《隧道》,加入探戈等元素,以夢境和荒誕為路引,踏上自我探尋之路。本周日,譯林出版社邀請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講師、譯者谷音,上海戲劇學院《隧道》主創團隊(編劇邊明婕、導演周子涵),共同做客上戲藝術書店,以“無盡孤獨中的自我探尋”為題,聊一聊薩瓦托處女作《隧道》中孤獨的表達、自我探尋的可能性,走進這位阿根廷文學大師光怪陸離的內心世界。

 

上海|從《蓮花白》出發,談談女性友誼成熟之后的回望,關于女性成長和青春的烙印——《蓮花白》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

嘉賓:寧不遠(作家)、楊菲朵(攝影師、寫作者)

《蓮花白》以西南小縣城為背景,回應了女性的青少年時期那種隱秘的情感,關于女性之間的友誼和情竇初開,關于成長和青春在每個人心底留下的烙印。12月17日,我們邀請到《蓮花白》作者、“遠家YUANJIA”主理人寧不遠與攝影師、寫作者、自我教育實踐者楊菲朵,來到上海圖書館東館,現場和大家聊聊關于女性成長和青春的烙印。

天津|無負今日——梁啟超的“中國文化預言”

時間:12月15日(周五)14:30-16:00

地點:河北區民族路44號梁啟超紀念館

嘉賓:徐鳳文(作家)、徐燕卿(天津梁啟超紀念館館長)、馬霞(天津梁啟超紀念館宣教部主任)、朱朔葦(天津梁啟超紀念館綜合管理部主任)

2023年正值梁啟超誕辰一百五十周年,“津讀大講堂”第二季第一講將在天津梁啟超紀念館舉辦,旨在弘揚梁啟超的愛國精神,講述梁啟超的天津故事。

天津|多年愛書已成精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南開區水上公園北道與水上公園東路交叉口魯能城購物中心B1內山書店

嘉賓:馬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書評人)、郝嵐(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

本周日下午,書評人馬凌、學者郝嵐將做客內山書店·魯能城店,共赴一場從理解“書蟲”,到成為“書蟲”,到超越“書蟲”成為“書精”的閱讀之旅。

廣州|《道德經》與現時代的生活

時間:12月15日(周五)18:30-20:30

地點:海珠區新港西路93號學而優書店2樓活動室

嘉賓:劉笑敢(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訪學教授)、陳少明(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立勝(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道德經》究竟說了什么?今天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它呢?老子之道是一個古老的概念,然而道的意義和概念過時了嗎?我們看到,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面對現代化、全球化所帶來的一些問題,道的某些意義反而日益彰顯了。周五晚上,劉笑敢教授將攜新書《〈道德經〉智慧100講》做客學而優書店,與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少明、陳立勝一起,談談老子思想在當下社會和個體層面的意義與應用,并展開道家對儒家思想的理解與對話。

廣州|史詩·傳奇與自然——閱讀《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三個關鍵詞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海珠區新港西路93號學而優書店2樓活動室

主講人:郭冰茹(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本周六下午,郭冰茹教授將做客學而優書店,解讀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如何接通“史傳”與“傳奇”兩種敘事傳統的精神脈絡,探索當代文學整合古典小說敘事資源的另一種可能。

廣州|薩義德的文學遺產:今天我們如何閱讀薩義德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越秀區建設大馬路18號保利·時光里南塔M層扶光書店

嘉賓:趙靜蓉(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凌越(詩人、評論家)、伽禾(編劇、圖書編輯)

作為二戰后最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薩義德與諾姆·喬姆斯基、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并稱,他的著作《東方學》影響深遠,至今仍是學術領域和公共領域做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時不可繞過的必讀書目。今年正好是薩義德辭世二十周年,今天我們如何閱讀薩義德呢?

廣州|在筆與劍之間——《薩義德傳》廣州首發式暨辭世二十周年紀念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天河區體育東路27號1200BOOKSHOP

嘉賓:姚新勇(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化評論家)、伽禾(編劇、圖書編輯)

在薩義德離去之后的這二十年間,這個世界的發展走向愈發凸顯了他的思想的重要性。在薩義德辭世二十周年之際,站在今時今日重返薩義德,重新理解世界,我們可以從這本《薩義德傳》開始。

深圳|詩人的深圳時間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30-21:0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14號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外圍一樓深圳尚書吧

主講人:謝湘南(詩人、藝術評論人)

四十多年來,有很多詩人在深圳工作、生活與寫作,深圳曾一度是全國關注的詩歌潮流中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來到深圳的謝湘南,從這方土地上開啟自己的詩歌道路,三十多年來,他參與并見證了深圳詩歌的生長。在《深圳時間——一個深圳詩人的成長軌跡》一書中,他不僅寫了自身寫作與深圳的關系,還以豐富的細節,講述了眾多深圳的詩歌活動與詩人之間的故事。此次講座,詩人謝湘南將與讀者朋友一起追憶在深圳上空閃爍的詩意,分享那些彌足珍貴的獨屬于詩人的“深圳時間”。

深圳|和平年代的戰爭傷痛——《我的弗蘭茨》分享會

時間:12月15日(周五)20:00

地點:福田區福中一路2014號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大臺階

主講人:海嬈(作家、翻譯)

旅德作家海嬈的長篇小說《我的弗蘭茨》,由兩個遠嫁女子在德國的相遇寫起。文化沖突、人性幽微、歷史傷痛、情感與尊嚴、記憶與救贖等主題的交織,支撐起屬于二十一世紀的新移民故事。本周五晚的深圳晚8點·文學談,我們邀請旅德作家兼翻譯海嬈來分享《我的弗蘭茨》。

南京|哲學如何回應當下的生活?——汪民安作品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汪民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姜宇輝(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楊全強(河南大學教師)、尉光吉(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任副研究員)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知識界出現了一股研究后現代和后結構主義的學術潮流。作為這一潮流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當代法國理論開始占據主導地位。羅蘭·巴特、福柯、德里達、拉康、德勒茲、鮑德里亞等人的主要著作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被系統地譯介到國內,并不可逆轉地改變了中國的知識生態。汪民安老師可以說完整地見證了這股潮流并且是其重要參與者之一,他在世紀之交開始編輯輯刊《生產》,并完成了《誰是羅蘭·巴特》《福柯的界線》兩部著作。今年9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推出了這兩本書的修訂版。除此之外,他們近幾年還陸續出版了汪民安的《現代性》《身體、空間與后現代性》《論愛欲》。這些理論著作極具風格性,它們既清晰生動又積極回應當下生活。12月16日,在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汪民安老師將與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姜宇輝、出版人楊全強、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任副研究員尉光吉一起,跟讀者聊聊福柯等法國哲學家的迷人思想、理論的書寫性和功用性,以及哲學對當下生活回應的可能性。

南京|生活不過是失敗中的喘息:沃爾夫岡·克彭作品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玄武區洪武北路116號2F拱廊計劃·文化俱樂部

嘉賓:莊亦男(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教師)、盧盛舟(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副教授)

1951年起發表的“戰后三部曲”——《草中鴿》《溫室》《死于羅馬》以獨特的現代主義風格完整呈現了戰后德國的社會政治氛圍,轟動當時的德語文壇,被公認為戰后德語文學經典,奠定了沃爾夫岡·克彭的大師地位。近期,“戰后三部曲”終于迎來了中文版首譯,12月16日,南京拱廊計劃聯合出品方明室Lucida邀請《草中鴿》譯者莊亦男、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盧盛舟,一起和讀者閱讀這三部經典作品,走進這個德語文學叛逆者的文學世界。

南京|折衷式的激進——《作家和出版人》譯者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玄武區洪武北路116號2F拱廊計劃

嘉賓:盧盛舟(譯者、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副教授)、陸志宙(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

“我們的工作如果不是促進單純、偉大、自由的變革,那還會是什么?因為變革是一切偉大文學的動因。偉大的文學通過讓人不安而使人強大,偉大的文學講述現在曾經,也述說將來何為。”在《作家和出版人》一書中,德國蘇爾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原社長西格弗里德·溫塞德(Siegfried Unseld,1924-2002)如是闡述文學出版人的使命。值《作家和出版人》加印之際,99讀書人邀請本書譯者、南京大學德語系副教授盧盛舟,和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陸志宙一起,點評溫塞德關于出版人職責和使命的表述,并借助布萊希特、黑塞、里爾克、羅伯特·瓦爾澤等人與出版人的往來,講述文學出版人的現在、曾經、將來何為。

南京|某個下午,和奧登出門散步——新版《奧登文集》譯者沙龍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蔡海燕(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馬鳴謙(作家、詩人、譯者)、胡桑(詩人、譯者、學者)

W.H.奧登是二十世紀改變了整個英語文學世界的人物,他的成就不僅僅是在詩歌,戲劇和評論領域都留下了不朽巨著,而且其文字中所蘊涵的獨特現代性在當代文學所產生的影響,為各個文學領域的作家帶來了深遠的啟迪。上海譯文版“奧登文集”包含了奧登的主要作品,是這位大詩人的第一套比較完備的中譯本作品集。此番推出的新版“奧登文集”(六卷本)譯文經過精心修訂,版式完全重排,并且新增了插圖和后記,希望帶給讀者煥然一新的閱讀體驗。12月17日下午,我們特別邀請了“奧登文集”的三位譯者,學者馬鳴謙、蔡海燕和胡桑,以及責編顧真,做客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聊聊讀奧登、譯奧登的那些事兒——約上各位讀者,和奧登一起散個步!

杭州|從散文到小說——發現世界的另一個入口:寧不遠新書《蓮花白》分享會

時間:12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B區單向空間1F

主講人:寧不遠(作家)

12月15日晚,寧不遠將攜新書《蓮花白》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同作家夏小暖一起,聊一聊作品的整個創作和生命過程,從散文到小說,發現世界的另一個入口。

杭州|《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00

地點:西湖區曙光路73號浙江圖書館二樓報告廳

主講人:劉強(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為什么劉強教授能始終擁有一股“少年氣”?這與他熟讀《世說新語》等魏晉典籍,常年被魏晉文化和魏晉士人的精神所浸潤密不可分。擁有20余年古典文學研究經驗的他,尤其對魏晉這個時代和名士們有著別出心裁的理解。他還應邀在央視《百家講壇》上主講《竹林七賢》。本期文瀾講壇,我們邀請劉強教授來談談《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杭州|半日得閑,吃茶看花——周華誠《不如吃茶看花》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上城區楊柳郡東公園(楊柳薈)18幢純真年代書吧

主講人:周華誠(作家)

12月16日,《不如吃茶看花》作者、著名作家周華誠做客純真年代書吧,與“原鄉書系”圖書編輯姜業雨一席談,談談關于茶,關于生活,關于美。讓我們在茶香裊裊中,偷得浮生半日閑,跟隨周華誠老師,重新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詩意。

杭州|當我們讀宋畫,我們讀什么?——李冬君《走進宋畫》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

地點:上城區楊柳郡東公園(楊柳薈)18幢純真年代書吧

主講人:李冬君(歷史學者)

當我們品讀宋畫,我們讀到了什么?為什么宋畫之美,千年難以超越?文人畫家,故事史料,有哪些歷經千年依然動人的閃光細節?12月17日,我們將舉辦“當我們讀宋畫,我們讀什么?”主題講座,邀請著名歷史學者李冬君老師攜新作《走進宋畫》做客純真年代書吧,在800年后的風雅杭州,遙望宋代,帶領大家一起讀宋畫。

成都|杜甫與湖的故事——新版《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分享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4:30-16:30

地點:天府新區麓山大道麓鎮山頂廣場尋麓書館·麓山館·報告廳

主講人:向以鮮(詩人、隨筆作家、四川大學教授)

每一個詩人,都有一片屬于他的湖水;每一個詩人的心靈,本身就是一片風景獨殊的湖泊。杜甫的一生,無論是生活或寫作,都與湖泊產生著深刻的內在關聯,從青年時代的漫游到暮年的孤苦,從江南的鑒湖(鏡湖)到長安的渼陂湖,從成都的摩訶池到湖南的洞庭湖,或波瀾不驚或風起云涌,湖水始終如一面鏡子,忠實地映照著詩人的身心。12月17日下午,我們邀請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盛世的側影:杜甫評傳》作者向以鮮在尋麓書館進行分享,愿與各位讀者一起從杜甫與湖的故事出發,走進杜甫坎坷不安的生活與不朽的“詩史”寫作,勾勒那個風云時代的側影。

成都|《樂與怒:Beyond傳》新書首發分享暨Beyond 40周年紀念

時間:12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太古里M68-70號方所

嘉賓:左安軍(詩人、作家)、西閃(作家、評論家)、牧宸(媒體人、詩人)、凱楓(音樂人)、楊宇澤(音樂人)

2023年,是Beyond樂隊成立40周年,也是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逝世30周年的重要年份。新書《樂與怒:Beyond傳》是目前難得一見的關于Beyond樂隊的完整傳記。作者左安軍歷時九年收集、整理、研究了大量文獻,采訪了十余位Beyond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人,發掘出大量鮮為人知的故事,全面、系統、客觀地展現了Beyond從創隊到當紅直至解散的曲折歷史。12月17日,來方所成都店和左安軍一起細數Beyond的點滴,一起致敬Beyond,致敬音樂,“再繼續發著青春夢”。

西安|青年一代精神成長和心靈世界——孫陽《生活隱瞞了什么》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16:30

地點: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SKP購物中心9F活動區SKP RENDEZ-VOUS

嘉賓:弋舟(小說家)、和谷(作家)、張翼(評論家)、孫陽(作家)

《生活隱瞞了什么》是一部對生活始終充滿無力感的三十歲青年的靈魂袒露之書,聚焦青年一代精神成長和心靈世界。小說語言靈動浪漫,濃郁的現實主義與現代性和先鋒氣質,融創出新的藝術表現手法。12月16日,當代小說家弋舟、國家一級作家和谷、青年評論家張翼,以及《生活隱瞞了什么》作者孫陽,將共同做客SKP,為我們帶來精彩的作品分享與解讀。

西安|如何用閱讀引領孩子進入高階思考的大門?——《讀出思考力》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蓮湖區星火路22號老城根G park商業街區1F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主講人:高莉(讀寫研究者、媒體人)

本周六下午,高莉老師將做客方所,和讀者們一起聊一聊如何通過閱讀和寫作,幫助孩子建立受益終身的高階思維模式。同時,國家級兒童刊物《小讀者》編輯艾葭老師也將到場,與大家分享關于《小讀者》投稿的相關內容。

長沙|不要怕:獻給所有膽小的人兒——劉年《不要怕》新書分享會暨詩歌彈唱會

時間:12月17日(周日)19:30-21:00

地點:岳麓區麓山路312號湖南師范大學至善講堂

嘉賓:劉年(詩人)、董明安(行吟唱詩者)、譚孝軍(書法家)

《不要怕》是行吟詩人劉年的首部非虛構作品集,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書以愛為出發點和目的地,借采風旅行來觀察生活、了解民間、認識社會、啟發思想,把采風旅行當作靈感的催生劑,詩歌的孵化器,表達了作者“永遠在路上”的創作觀和生活美學。本次活動以主題故事分享為主線,詩歌彈唱為主體內容展開。劉年將以遠行、大地、故鄉、生命、藝術等為話題進行故事分享,并插入詩歌朗誦和老董、譚孝軍相應主題的詩歌彈唱。

武漢|王安石與蘇軾的恩怨——《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新書分享會

時間:12月16日(周六)14:30-16:00

地點:漢陽區龍陽大道58號人信匯商場B座四樓物外書店

主講人:吳鉤(宋史研究者、宋史暢銷書作家)

王安石與蘇軾同列“唐宋八大家”,生活在同一時代,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式人物。但二人同朝為官、政見各異,關系亦友亦敵。為什么蘇軾一開始會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又為什么后期卻為一部分新法辯護?歷盡滄桑之后的蘇軾又為什么要去金陵拜見王安石?12月16日下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新民說聯合物外書店,邀請著名的宋史暢銷書作家吳鉤老師,攜帶其新書《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揭開王安石變法與蘇軾之間的復雜關系。

附:線上活動預告

藝術空間與行動:城市如何記憶

時間:12月18日(周一)19:00

地點:騰訊會議(ID:664650393)、嗶哩嗶哩(房間號:26718889)

主講人:張經緯(上海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人類學家、作家)

今日中國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更新的腳步越來越快,轉眼間,舊的城區為新城騰出空地。多年來,上海楊浦區老工業區改造早已提上議程。為了保留城市的記憶,在澎湃新聞的召集下,七組來自社會各界的藝術家和研究者,共同參與“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SUSAS),籌辦了名為“楊浦七夢”的系列活動。通過河流、音樂、體育、教育、紡織、工人、戲劇等角度的探索,我們能否留住城市的過往?人類學家攜手藝術家們,通過參與觀察的方式,共同記錄這一藝術實踐的歷程,將為我們打開藝術與行動的更多可能。

    責任編輯:顧明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秭归县| 佛教| 奇台县| 闻喜县| 安宁市| 浙江省| 子长县| 肥城市| 南宫市| 莆田市| 平塘县| 沧源| 姜堰市| 郴州市| 韶山市| 海安县| 广东省| 炎陵县| 攀枝花市| 涟源市| 贺兰县| 深泽县| 乌兰察布市| 定日县| 务川| 卢龙县| 新竹县| 长春市| 涟水县| 广平县| 黑水县| 边坝县| 石泉县| 盈江县| 江口县| 丹寨县| 自治县| 丘北县| 尼玛县|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