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實中的白鹿原,一個一直存在的江湖

從盛夏到初冬,不是在村里,就是在來村里的路上,看盡日出日落,幾乎天天如此。

機緣巧合,因為工作的關系,曾經踏上白鹿原東南隅的這塊土地,逢人遇事卷書本,也算是對白鹿原有了粗淺的認識,這種認識,也已遠遠超出了一個旅行者所能體悟的范疇。

原下的灞河與藍田縣城,對應的正是書中的滋水與滋水縣城,南原盡頭的終南山也像書中所描寫的那樣,不近不遠,沉重卻又淡然。

隱藏在密林深處的它似乎和其它新建的所謂“古鎮”沒有什么兩樣,在這些古鎮的街巷拍張照片,你很難把它和其古鎮分開,更不要說戲樓、毛驢、炸麻花、羊血饸饹等等古鎮標配。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將煙消云散,那些仿古的建筑也終將變舊作古,那些充斥街巷的煙火五味也終將變淡消散,就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他們的旅行休閑,在心底里,也許只是給自己一個兩小時里填飽肚子的理由,吃飽又有地方遛彎,不至于太撐,渾渾噩噩終究也是快樂!

活下去,目標正確,才有可能活的更好,做實業不是簡單賣嘴,后面有多少人指著就米下鍋,風月無邊的文人騷客們大抵是管不了那么多吧!

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們的自己的白鹿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曾經的白鹿原是這樣,陳老先生所構筑的白鹿原也是這樣,而我所看到的現實生活中的白鹿原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實中的每個人都可以在小說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俗世輪回,也是一遍又一遍。

原上秋涼,寒意來的也比西安更早一些,及至初雪,終南青黛,雖近在咫尺,卻終成眼前遠處景,未得體味。
原上生活,即是這現實版白鹿原,存在的每一天,各種角色對號入座,好戲自然一直在場,只待有緣人!



























古有詩: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今在近處,圍爐夜話。
全文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