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206期:智慧城市,讓出行更便利

說到智慧城市,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不少城市都在重點打造智慧城市工程,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讓生活品質得到全面提升。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近年來
“無人駕駛、無人垃圾分類、無人環衛車”等
一系列名詞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而這些技術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逐漸成為各大城市發展的熱門話題
那么
什么是智慧城市?
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和現狀是怎么樣的?
智慧城市涉及哪些關鍵技術?
它給城市帶來哪些深遠的影響?
廣州有哪些實際的應用?

帶著這些疑問,12月12日下午16:00,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廣東省珠江廣播電視廣告有限公司承辦的廣州科普大講壇第206期專題科普節目——《智慧城市,讓出行更便利》,將登陸各大媒體平臺播出,廣大市民群眾可以通過廣東廣播電視臺羊城交通臺視頻號、FM1052羊城交通臺微博、科普廣州視頻號等媒體平臺觀看。
本期節目將邀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領軍人物,圍繞《智慧城市,讓出行更便利》這一主題,通過直播的節目形式,向大眾科普智慧城市背后的科技力量。

嘉賓簡介
張新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首批中國測繪學會會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廣州大學百人計劃領軍人才/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包括重點基金在內的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科研項目7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和全國學會科技進步獎2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9項。2011年度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2014年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夏堅白測繪事業創業創新貢獻獎”和“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獎、2019年第二屆“廣東十大科學傳播達人”和“中國智慧城市領軍人物”、2021年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截止2023年8月,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86篇,其中78篇被SCI或EI收錄;公開出版17部書中包括著作5部,教材12部,其中2部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地理信息系統概論”獲首批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數字城市”獲第三批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智慧城市”獲首批上線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課程、廣東省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主講嘉賓:張新長)
嘉賓簡介
俞軍燕:現任廣州地鐵集團一級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作為技術總師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專項《復雜環境下軌道交通系統全生命周期能力保持技術》并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長期從事城市軌道交通技術管理、質量管理、標準化管理及機電自動化專業技術,作為廣州地鐵和騰訊公司聯合實驗室主任研發軌道交通智慧操作系統“穗騰OS”并示范應用,創新軌交智慧系統理念及架構,突破傳統工控系統痛難點及局限,促進行業智能水平跨越式提升。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個人突出貢獻獎)、全國交通運輸設備管理創新成果獎、廣州市市長質量獎(先進個人獎)。

(主講嘉賓:俞軍燕)
嘉賓簡介
李樹沛:廣州港集團南沙四期技術部經理,首批自動化碼頭90后工程師。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在智慧碼頭工藝研究和有杰出貢獻。曾榮獲國家第十八屆全國交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港口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屢獲公司、集團多項獎項,個人取得10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

(主講嘉賓:李樹沛)
歡迎大家踴躍觀看!
科博士在直播間等著你們~

本期內容到這里就結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實用的內容
趕緊關注我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