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三角議事廳·周報︱浙江加速發力虛擬現實新賽道
近日,浙江發布《浙江省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以終端、內容和應用為產業發展主攻方向,通過加快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協同聯動,旨在打造虛擬現實技術創新高地、產業發展高地和融合應用高地。
虛擬現實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浙江緊抓虛擬現實發展機遇,在該賽道加速發力。
一方面,浙江軟硬件產品供給不斷豐富。VR頭顯設備、AR空間投影設備等硬件產品,動作捕捉、運動感知模擬等交互感知設備,XR手勢交互算法、虛擬數字人等軟件產品在經濟社會多領域實現深度應用。
另一方面,浙江虛擬現實產業生態不斷完善。阿里巴巴、商湯等科技企業加速布局虛擬現實,易現相芯、群核、熾橙等虛擬現實企業加快融資步伐,未來科技城、中國 5G創新谷等平臺載體加速引聚上下游企業。
《行動計劃》指出,浙江將圍繞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優勢、打造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構建產業集聚發展平臺、開放建設典型應用場景五大任務推進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技術支持方面,浙江具有強大的科技支柱,支持之江實驗室、浙江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與科研機構協同開展研究;圍繞具有市場潛力的融合應用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鼓勵阿里云、商湯、網易等科技企業,協同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下游應用單位,推進重點科研成果向下游應用企業轉移轉化,提升虛擬現實技術的成熟度和轉化能力。
在構筑產業發展生態方面,浙江應強化協會組織、平臺服務等支撐服務,提升產業鏈韌性與活力;編制發布浙江虛擬現實“五張清單”,開展虛擬現實軟硬件產品供需對接,如鼓勵靈伴、小派、光粒等虛擬現實整機企業,協同舜宇光學、靈犀美迪凱等核心器件企業聯合開展研究,加速軟硬件產品迭代升級;發揮浙江省元宇宙產業協會、浙江省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等行業協會作用,建立虛擬現實行業應用供需對接平臺,強化全省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支撐體系。
浙江還應結合數字經濟發展優勢,堅持場景引領,加速虛擬現實的多領域融合應用。智能制造場景應用方面,依托工業互聯網、產業大腦等平臺,推進未來工廠、智能工廠等建設,全面提升工業企業生產制造智能化水平。新型消費場景應用方面,發揮平臺經濟和消費市場優勢,聚焦社交、辦公、娛樂等虛擬現實關鍵應用,孵化可快速打開市場的消費級產品。智慧城市場景應用方面,推動數字孿生、地理信息系統、城市信息模型、虛擬感知交互等技術集成應用,賦能城市服務和多元化生活場景。
根據《行動計劃》,浙江提出到2027年全省虛擬現實及相關產業的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實時渲染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快速集聚發展,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虛擬現實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融合應用不斷深化,形成創新示范應用場景30個以上、融合應用案例100個以上。
期待浙江能夠大幅提升全產業鏈供給能力,不斷深化千行百業融合應用,培育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推動實現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
長三角商會組織聯席會議舉行
近日,2023長三角商會組織聯席會議全體會議暨長三角商協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三省一市的企業家代表、商會代表分別圍繞民營企業助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商會組織服務民企發展參與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的探索展開交流與分享。(來源:解放日報)
2023長三角文旅創新發展論壇在浙江橫店舉行
論壇現場發布了《2021—2023年度長三角文旅業創新發展報告》。未來,長三角文旅有望全面開啟產業數智化的新階段,且平臺生態將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長三角創意文旅產業將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來源:杭州日報)
長三角長江干流生態廊道省級貫通2025年初步實現
長三角正協同推進長江水系生態廊道建設,通過生態廊道重要節點打造,到2025年初步實現長三角長江干流生態廊道省級貫通。到2035年,長三角將全面構建起縱橫成網、連續完整、景觀優美、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長江沿岸主次生態廊道網絡體系,推動生態廊道建設向整體化、系統化、生態化融合發展。(來源:安徽日報)
皖蘇兩省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安徽、江蘇兩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關于建立長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合作協議》,皖蘇兩省在長江干流和滁河流域正式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補償資金將于次年清算撥付,將專項用于長江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等方面。(來源:安徽日報)
產業
首批上海市創新型企業總部授牌
第一批40家上海市創新型企業總部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引領力、創新力和成長性。授牌企業多為各自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和技術創新領跑者,90%以上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占有率居前。(來源:解放日報)
江蘇公布加強基礎研究“路線圖”
《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對標“四個走在前”“四個新”的重大要求,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需求,布局18個重點領域,部署18項主要任務,提出20條支持政策,為江蘇基礎研究工作明確了“施工圖”和“路線圖”。(來源:揚子晚報)
安徽省出臺“支持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展意見”
安徽提出力爭到2027年,中藥配方顆粒全產業規模和競爭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將鼓勵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支持企業打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來源:中安在線)
浙江首次發布廣告產業發展藍皮書
《浙江省廣告產業發展藍皮書(2022)》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廣告經營主體34.9萬家,主體經營總收入已從2020年的2764.7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125.88億元,年均增速達6.33%;廣告業務收入從2020年的736.53億元提高到2022年的954.44億元,年均增速達13.84%。(來源:浙江日報)
經濟
上海打造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
12月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滬簽署關于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上海)合作共建協議。上海將先行先試,探索建立以數智一體化為支撐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長三角區域市場監管一體化發展,實現與市場監管總局“全國一張網”整體協同。(來源:解放日報)
南京前10個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超40億元
自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以來,南京市企業在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發行科創票據規模超94億元,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累計發行規模超5億元。今年1—10月,南京累計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超40億元,推進商業銀行實施“創新積分貸”,創新科創企業授信評價機制,助推“技術流”變“現金流”。(來源:新華日報)
江蘇省打造“一企來辦”服務品牌
“一企來辦”平臺由江蘇省政務辦牽頭建設,是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探索。自8月15日開通以來,江蘇省“一企來辦”平臺已服務企業“一件事”辦理182.5萬件,處辦企業訴求27萬件。其中,省級平臺發布涉企政策與問答22.97萬條,其瀏覽量達66.8萬、咨詢量達2.7萬,企業服務滿意率在九成以上。(來源:新華日報)
浙江新增1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名單,12家浙江企業入選,首次實現入選數量全國各省(區、市)第一,浙江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家族成員”增至44家。浙江的制造模式已從原先的資本驅動或企業驅動,發展到了設計驅動,有力推動了浙江產業鏈價值鏈向高端躍升。(來源:浙江日報)
40家浙江企業上榜長三角百強企業
長三角發布百強企業榜單,阿里巴巴等40家浙江企業上榜長三角企業100強。制造業百強企業浙江上榜43家,服務業百強企業上榜34家,民營百強企業上榜45家。本次上榜的新興產業企業有13家,分布在互聯網服務、風能太陽能設備制造、計算機及辦公設備、通信設備制造、藥品生產、軟件和信息技術等6個行業中。(來源:浙江日報)
人才
上海五年累計引進留學人員超13.5萬
近五年來,上海累計引進留學人員超過13.5萬人,目前來滬工作創業的留學人員超過30萬人,創辦企業6000余家,其中一些海歸人才更是成長為院士、首席科學家、知名企業家等行業頂尖人才。(來源:解放日報)
江蘇啟動專精特新企業就業創業揚帆計劃
江蘇啟動專精特新企業就業創業揚帆計劃,通過全周期培育壯大規模、全天候監測掌握情況、全方位強化引才用工、全融合提升職業素養、全環節做好人才評價、全渠道穩定勞動關系、全維度強化政策支持等方式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到2025年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吸納就業參保10萬人以上,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更多高質量崗位。(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馬聰系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郭天襄系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特約編輯馬雙)
-------
“長三角議事廳”專欄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發起。解讀長三角一體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線調研報告,呈現務實政策建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