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最美通緝犯”到“美女老賴”,別光是關注“高顏值”
近日,一名被網民戲稱為“高顏值女老賴”的19歲被執行人在網絡走紅,引發關注。據當事人曹某自述,她被懸賞源于一起租房合同糾紛,現已經交清了涉案的1萬塊錢。曹某還澄清了網上關于其“從事不良職業”的傳聞,稱自己雖然“一讀書就打瞌睡”,但并沒有干違法的事情。
因為法院發布的懸賞照片看上去年輕漂亮,曹某“一不小心”就成了網絡名人,有人對她的長相評頭論足,還有人對她的身份、經歷、職業產生了“不必要的聯想”,關注點未免跑偏。實際上,曹某所涉案件只是相當普通的一起民事糾紛,當事人因為退租問題跟房東產生矛盾,涉案金額也就1萬多元,并非“另有內情”,關于其從事非法職業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近年來,公安機關和司法機關通過網絡發布懸賞通告尋找線索,一些所謂的“最美通緝犯”也隨之走紅。2018年,四川綿陽警方發布的一份詐騙犯罪團伙的“通緝令”在網上走紅,其中的一名女“酒托”卿某就因為靚麗的外形“出圈”,甚至有網友揚言“等她出獄娶她為妻”;2020年,山西省運城市公安局禹門分局通過網絡公開“喊話”潛逃20余年的犯罪嫌疑人解某,因警方發布的照片面容姣好,部分網友對其冠以“最美女逃犯”的頭銜,根本不顧其涉嫌殺人的犯罪事實;身負多條人命的勞榮枝被抓獲后,她在廈門某酒吧打工時拍攝的主題寫真照被一些網友盛贊“風韻猶存”,某社交平臺上關于“勞榮枝的長相為何讓人難以忘懷”的問題下,至今仍有400余條回答,可謂“逐幀分析”。
從“最美通緝犯”到“美女老賴”,她們的走紅并不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警方、法院公布懸賞通告,是為了征集辦案線索,其嚴肅性毋庸置疑,網友吃瓜應有限度,不能僅憑涉案人員的顏值,而將真正應該傳播的方向帶偏。其次,公眾心目中“最美”一詞的內涵和外延并不僅指外表,此前屢屢見諸媒體的“最美司機”“最美教師”“最美騎手”等,更多是對他們內在美的肯定,不可隨意濫用到涉案人員尤其是涉刑事犯罪人員的頭上。再者,部分網友隨意“腦補”,也給曹某這樣的民事糾紛責任人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更涉及制造網絡謠言的行為,此風實不可長。更有甚者,因為某些犯罪嫌疑人的長相出眾,就亂帶節奏,甚至制造一些“毀三觀”的網絡言論,簡直是豈有此理——當某些人津津樂道于勞榮枝的“魅力”時,不妨想想她為受害者及其家庭帶來的痛苦吧!
網友吃瓜本無可厚非,但需要有基本的底線和正確的三觀,不能讓焦點跑偏,否則既破壞了法律的嚴肅性,也給當事人帶來困擾。只有共同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才能打造良好的網絡生態,促進這個社會更好地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