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廈門一房產中介被指假冒房東行騙已被警方抓獲,多人稱被騙
11月25日,租住于廈門市翔安區的廖女士,在小區微信群里看到一則“溫馨提示”,稱小區有中介假冒房東,以低價租房的方式,收租戶多年租金,提醒業主注意防騙。廖女士經確認,“溫馨提示”中存在涉嫌詐騙的中介,竟是為自己提供租房服務的陳海英。
多名租房者向澎湃新聞反映,自己遭遇與廖女士相似的經歷,被騙取了兩年到三年的租金。澎湃新聞從辦案民警處了解到,目前陳海英已被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陳海英所在的中介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稱,受害者的中介費會退還,其他情況需要公安機關作定論。
今年10月,廖女士委托廈門沁楊信毅房產代理有限公司尋找合適的出租房屋。該公司中介陳海英負責與她對接相關事宜。
廖女士向澎湃新聞稱,找到合適的房源后,廖女士提出與房東見面需求,但陳海英百般推脫。
廖女士稱,陳海英將房東的微信推薦給自己,雙方商議每月租金為3800元,一般租房要求押一付三。“房東”卻執意要求廖女士提前付清兩年的房租,再加上押金和其他雜物費,共計131305元。
廖女士說,當時“房東”一直說家中老人得重病急用錢,廖女士最終心軟同意。在與“房東”簽訂電子合同后,廖女士通過微信支付的方式陸續轉給“房東”全部費用。
一個月后,聽聞有中介涉嫌詐騙,廖女士立刻致電小區物業,向物業核實房東身份信息真偽。這時,她才發現中介陳海英為自己提供的房東姓名、房東微信、房東電話號碼等信息全是假的。微信聊天中的“房東”并不是真房東,而是由陳海英偽造的假房東。
小區物業為廖女士提供了真房東的聯系方式。在與房東交談后,廖女士才知道,她支付了兩年的房租,而房東只收到三個月租金和一個月押金,剩下租金被中介偽造的“假房東”卷走了。
廈門的房東冉女士與租客曾女士也稱自己是受害者。雙方在交流后發現,涉嫌詐騙的中介陳海英使用多個不同的微信賬號,分別化身“房東”和“租客”與對方聊天。
她們兩人稱,陳海英利用受害者的愛心、同情心,編造各種理由實施詐騙。曾女士說:“她(陳海英)說自己的爸爸得癌癥了,小孩要上學,要用錢,后面我們考慮這種小孩生病的情況,就心軟了。”之后,曾女士提前付了一年的租金,約五萬元。
冉女士是真正的房東,她得到的完全是另外一套說辭。冉女士說:“她以租客的名義問我借錢,說經濟困難,先借一個月的房租錢,把押金退給我,要3000塊錢。”
冉女士考慮到年輕人打工不易,就將3000元以微信支付的方式轉賬給陳海英偽造的租客“曾女士”。
冉女士還發現,陳海英使用修圖軟件篡改房東不動產權信息,將不動產權證上的所有人的名字用PS改為“張玲玲”,“把篡改了以后(的圖片)發給租客看,讓租客都以為張玲玲就是他們的房東”。
11月27日,租客肖先生得知自己被詐騙的消息。在和房東交流后,肖先生發現租客和房東簽署的不是同一份合同,并且合同上所寫的租賃方案也完全不一致。肖先生說:“她跟房東簽的是押一付二的,跟租客簽的是押一付一年的。”當天晚上,肖先生撥打電話報警。
澎湃新聞從廈門市公安局翔安分局金海派出所林警官處了解到,涉嫌詐騙的中介陳海英已被警方拘留,本案涉及人數較多,目前辦案人員正在收集資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廈門沁楊信毅房產代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則表示陳海英不是他們正式員工,是公司的分銷商,公司也在持續關注該案件情況。對于其目前涉嫌詐騙的行為和公司的關聯,該員工表示:“這是她個人行為,我們哪有什么辦法,她要去詐騙我們有什么辦法?”
對于受害者的中介費,該工作人員稱公司會退還。對于案件其他情況,他表示需要等公安機關定論后再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