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Z世代唱享中國·江南文化 | 一把油紙傘,撐起煙雨江南
從“看遍山河錦繡”
到“唱享可愛中國”
這里,后浪奔涌,青春磅礴
探尋文化根脈
感受文明互鑒
Z世代唱享江南
張羽锘
· 華東政法大學 ·
· 傳播學院 ·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
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
杭州詩人戴望舒在《雨巷》一詩中,輕輕地、靜靜地,書寫著油紙傘的幽怨、彷徨與憂傷。慢慢地、淡淡地,描摹出江南的柔美、溫婉與靜謐。一把油紙傘,似乎能通過詩人的語句,在我們的腦海里撐出一幅水霧迷蒙、黛山碧水、烏瓦白墻的水墨圖畫,令人身臨其境、百轉柔腸。
壹

圖源視覺中國
油紙傘作為起源于中國的一種紙制或布制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取材全部于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圖源視覺中國
杭州是江南水鄉,四季雨水豐沛,竹木資源豐富。因此,油紙傘是古代杭州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之一。據說,杭州油紙傘的制作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有漁船傘、文明傘、大紅傘等多個品種,現以余杭油紙傘最為出名。傳說,最早的油紙傘店——董文遠九房于清乾隆三十四年開設。《余杭通志·第二卷》就有寫道:“紙傘歷來是余杭的傳統產品,董九房制作的紙傘,選料講究、工藝精湛、輕便美觀、牢固耐用。”
貳

圖源視覺中國
在江南,油紙傘是一門手藝,是一段歷史,也是一份祝福,一種期盼。江南地帶歷來人杰地靈,舉人才子或做官上任,或赴京趕考,包袱里除書本外,一定會帶一把紅油紙傘,即“包袱傘”,又稱“保福傘”,預祝路途平安、高中狀元。
油紙又與“有子”音近,繁體“傘”字由多個“人”字組成,意為多子多福,而傘面張開后形成圓形,代表了圓圓滿滿。因此,古時江南有女方帶油紙傘做陪嫁的婚俗,寓意婚姻幸福美滿,家族子嗣昌盛。
油紙傘在杭州,還有一段千古絕唱的愛情故事。西湖邊、斷橋畔,《白蛇傳》中男女主人公許仙與白娘子,便因一把油紙傘而相識。因而在文人的筆下,油紙傘總免不了與愛情相關。江南的綿綿細雨、長街曲巷,與那并肩在青石板路上漫步的青年男女構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圖卷。油紙傘也被定格成極具辨識度的江南符號。
傳統的江南油紙傘——以余杭油紙傘為代表——制作工藝十分復雜。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油紙傘的制作工藝粗略劃分可為以下幾步:一為選竹;二做骨架;三上傘面;四是繪花;最后上油。這些程序全部依賴手工完成,耗時日久,因此數量稀缺,價格也更高。再加上今天人們多使用機械化生產、價格低廉的尼龍鋼架傘,油紙傘一度喪失市場,制作技藝亦瀕臨失傳,幾近走向消失。
實際上,油紙傘不僅有雅致天成的美感,其經久耐用性也不輸洋傘。隨著國人鄉土情結的增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油紙傘制作工藝復蘇,迎來了年輕的傳承人。比如,浙江余杭的90后繼承者劉偉學,將油紙傘進行創新和改良,已經走進淘寶、走入年輕消費群體、走上了米蘭時裝周的舞臺,成為新的“中國潮牌”。油紙傘經過消沉,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大眾視野。


叁

圖源視覺中國
現階段,油紙傘已不再是人們生活的日常用具了,但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人們對油紙傘的情感、對那片江南煙雨的向往并不會因歲月的流逝和功用的喪失而減少。2008年,有“西湖之花”之稱的杭州綢傘因其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欣賞價值,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樣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還有江南地區油紙傘手工制造工藝最為精細的“秦風漢月油紙傘”。
作為中國當前傳承較好的油紙傘作坊,“秦風漢月”仍然以傳統古法制造油紙傘,固守傳統材質,從削竹到繪制圖案,統共86道工序全手工操作,為的就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韻味,不使其淪于工業化。但在油紙傘圖案創作的題材上,秦風漢月堅持以創新為發展導向,除了傳統國畫常見題材,如花鳥、人物、山水、石板拓印等傘面圖案,還開拓了臉譜、手繪青花系列等新題材,甚至肯根據客戶的要求量身定做。

圖源視覺中國
在今天的杭州拱宸橋旁,還坐落著一座白瓦灰墻的中國傘博物館。走進展廳,你可以了解中國傘文化的背景和成長歷程,領略油紙傘極具江南地方色彩的民俗風味和精美典雅。徘徊于展窗前,感受著那美麗的圖案、流暢的線條與內心那忽強忽弱的共鳴,你知道,油紙傘從未離開過我們的生活。它書寫的文化、它蘊含的情意,早已同它撐起的那一片江南煙雨一般,溫潤著我們的心。

圖源視覺中國
青春手記
-------------------------------------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Z世代唱享江南之青春手記。我是張羽锘,把江南故事講給你聽。

圖源視覺中國
“此葉此花真可羨。秋水畔。青涼傘映紅妝面。”江南的油紙傘,是婉約的風景,是悠久的歷史,是深厚的情意,是浪漫的傳說,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藝術精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竹柄的曲線如少女曼妙的身段,桐布的傘面如少女斑斕的蓑衣。詩人撐著油紙傘,何愁在寂寥的雨巷尋覓不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她或靜靜地站著,或款款向你走來,為你綿言細語地訴說著它的前世今生,為你撐起一片,你心中的煙雨江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