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夢回1999,打一場街霸重燃青春
這是一個隱藏在商業大廈四樓的街機廳,在經歷過“倒閉”、“改建”等傳言后,依然固執地隱身于高樓林立的鬧市中。
一如二十年前的模樣。
- 90年代壞小子都在街機廳里 -
戴眼鏡的中年男子一邊換游戲幣,一邊指著身邊的一排街機說:“你別看這些老的框體啊,那時候可都是日本進口的。像這種規模的街機房,現在上海也就只剩烈火了。”
他是典型的老街機客,九十年代里那些讓老師犯愁,讓家長無奈的街機少年中的一員。



每次回到烈火街機廳,記憶中的青蔥歲月就會被喚醒:
那個年代的男同學們,一律穿寬大的校服,背著被塞得滿滿的雙肩書包,三三兩兩地一起擠公交車上學和放學。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獨行俠,喜歡省下父母給的早餐錢買代幣,不到放學時間就翻墻逃課。在無數個下午迎著陽光奔跑,一心只想快點到街機廳里玩97拳皇。

穿過狹窄街道,他在小巷里從木制后門走進街機廳。昏暗的燈光下,自成矩陣的游戲框體,不停閃爍的數字積分,背著書包的少年們興奮地拍打街機面板上的按鈕。投幣,《恐龍快打》的開啟動畫閃出,他在礦工杰克、外交家漢娜、工人穆斯塔法和大塊頭麥斯四人間來回選了一圈,最終挑好了大塊頭麥斯這個角色。
結束一局后,他在小紙條上寫下自己鉆研許久得到的技能,認真得像保護一個秘密,把它折疊好放進校服口袋里。


20年過去,背著書包的少年,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不再需要費心去街機廳里找孩子,只需要藏好家里的IPAD。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老街機客,時至今日仍活躍在街機廳,每一次按下手中的按鈕,他們仿佛就又成了當年的熱血少年。
曾經是他們心頭好的那些大型街機,框體已經泛黃,像一個個機甲戰士,在街機時代落幕之時,在烈火街機廳里,堅定不移地固守陣地。


- 長壽路上的燎原電影院 -
1971年,世界上第一臺街機“Computer Space”在美國的一家電腦實驗室中誕生。
隨后三十年,一批游戲制造巨頭的名字被刻在了游戲史上:雅達利(Atari)、卡普空(Capcom)、世嘉(Sega)、SNK、南夢宮(Namco)、科樂美(Konami)。
1991年,日本游戲公司卡普空發布《街霸II》,掀起了格斗游戲風潮。90年代就此成為格斗游戲的天下:雅達利的《角斗士》,SNK的《拳皇》和《侍魂》、世嘉的《VR戰士》、南夢宮的《鐵拳》、卡普空的《街霸》系列等,共同組成了一代人的回憶。

1999年,烈火游戲廳開業。
在上海長壽路上,經常能見到一個背著書包的瘦高個,轉進原燎原電影院的街機房里,揮汗如雨。
那是十六歲的倪俊。 倪俊的中學就在長壽路。臨放學的時候,他和同學只需一個眼神,彼此就心領神會:街機房見。
在夾雜著汗味和煙味的昏暗機房里,哪怕是站在高手后面圍觀,倪俊和小伙伴們也覺得心滿意足。
“家長不允許,學校也管得嚴,免不了被抓包。”回想起偷偷去街機廳的經歷,已為人父的倪俊依然很興奮,“打游戲堪比打游擊,不巧哪天被老師家長聯盟發現,回到家免不了挨打,但第二天還是忍不住要再去操縱臺那里搖兩下。”

因為游戲打得好,不久后,倪俊在朋友的介紹下參加了一場格斗比賽。在那里,他認識了自己的啟蒙老師——“十字火焰“。
“他手把手教我怎么玩、格斗游戲應該怎樣去理解,《街霸》的基礎是要練好什么,要看什么樣的對戰視頻。”在和十字火焰還有眾多高手的切磋磨煉下,倪俊開始在大賽上拿到名次,“蘇聯王”的名號在格斗圈初露頭角。


就像一個還未開始就要結束的故事。“蘇聯王“尚未”稱霸江湖“,街機游戲就日趨沒落,上海的街機廳也越來越少。
2010年以后,一度被稱為格斗圣地的盧工、正陽游戲廳相繼關閉,規模齊全的街機廳獨剩“烈火”。
癡迷的格斗玩家們紛紛移步“烈火”。也就是在這里,倪俊遇到了老吳、趙晨和徐老師。


- 街機游戲 -
那場偶然相遇,讓倪俊再一次找到知音。
2017年冬天,一場大雪罕見地降臨上海。在烈火游戲廳的舊倉庫里,老吳、徐老師、趙晨和倪俊共同決定,要在這里成立格斗游戲俱樂部,并將之取名為魔都100°C電競俱樂部。
四個人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把一個舊倉庫改成了俱樂部。


他們召集了一百來個“烈火”玩家,本地的、外地的,甚至海外的,年齡層從70后到90后不等。
每兩周,這些人會在一起進行小型的《街霸》比賽。老吳、趙晨和一些老玩家們,輪流做現場解說、在游戲平臺上直播互動。
每一次的直播中,鏗鏘的格斗聲效和夾雜著上海話、普通話的解說混雜一體。


“對我們這幫人來說,街機是童年的一部分。我們就想跟它晚一點告別,晚一天也好一點。” 徐老師和他身邊的大男孩們這樣說。


—— 撰文:lumos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