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保交所與市衛計委聯手,設立全國首個健康保險交易中心
國內首個健康保險交易中心或將落戶上海。
10月23日上午,上海保險交易所與市衛生計生委就推進上海健康保險交易中心建設,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中心力爭年內實現商業健康保險業務項目落地。
這是全國首個健康保險交易中心。這一平臺的打造將更好地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更個性化、精準化地提供全生命健康管理服務,無論是體檢、健康評估、基本預警、健康指導等都被納入其中。

提出四大功能規劃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現場獲悉,此次雙方簽約共同推出“4+X”上海健康保險交易中心建設方案。
建設方案中明確四大主要功能規劃,保險產品交易功能、產品創新示范功能、核保理賠服務功能、健康管理支撐功能。此外,建設方案還提出“增值功能”,即針對健康保險供需雙方專業信息不對稱,探索建立統一的社保商辦系統平臺,引入共保體機制,提升基本醫療保險的統籌層次和社保商辦的運營服務效率。
這四大主要功能規劃中明確,鼓勵健康保險產品集中掛牌上市,面向企業和個人提供便捷、個性化產品選擇,以及家庭醫生、就醫、藥品配送、咨詢問診、健康教育等服務選擇。還將開發適合上海地區的保險產品,面對不同人群進行差異化定價,研發更適合醫療機構的責任險,減少醫患糾紛。同時還將會通過調整商業健康保險的理賠支付比例,鼓勵民眾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的積極性,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更為重要的將會促進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提供體檢、健康評估、疾病預警、健康指導等健康風險管理服務。
本次簽約,上海保交所積極支持參與醫改,探索發揮保險的控費機制,助力激發醫改的動力和活力;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發揮資源優勢,支持健康保險的創新發展,推動建立“保險+健康服務”模式,促進孵化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保險產品。
上海保險交易所將穩步推進商業健康保險掛牌交易服務、保險產品創新、核保理賠服務和健康管理支撐服務等工作,拓展商業健康保險增值服務功能。力爭在2018年實現一到兩項業務落地,形成區域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實踐范本。
這一平臺的提出可以讓老百姓從哪些方面獲益?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表示,上海保險交易所與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合作推動這一平臺,可以積極打造減低保險費用、提高保障力度、優化核保理賠環節的健康保險,促進保險業與健康服務產業融合發展。
全生命健康流程管理
推進上海健康保險交易中心建設,背后是國家政策背景的支持。
這一舉措與《“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此前頒布的《“十三五”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規劃》、《關于加快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上海市政府出臺的健康服務業相關政策文件有著緊密聯系。
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表示,健康保險是健康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在服務健康上海建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7月,上海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本市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醫學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健康醫療、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險三大重點領域發展,其中要求依托上海保險交易所,設立上海健康保險交易中心,依法合理利用商業保險、醫療衛生服務等領域資源,建設健康保險發展的樞紐型、功能性平臺。
鄔驚雷進一步指出,以往健康保險偏重補償型、報銷型,前者是一次性給予患者醫療費用的補償,后者是根據醫療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分攤給予報銷,“這兩者都是從診療行為出發,但我們現在更為注重的是對于生命健康全流程的管理,如疾病的預防、診療以及后續的康復等等,并不單單只是診療,這就需要更好地去設計我們的保險產品,使得保險的年齡層次、疾病種類等等更為精準化,更能符合患者需求,選擇也可以多樣化,設計的價格也可以更為合理。”
“商業健康保險作為政府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一種補充,近年來逐步得到了越來越多老百姓的關注。而當前,商業健康保險的理念也在‘健康中國’的國家政策背景下,發生了轉變,從以往的補償性、報銷型,逐步轉向健康管理型保險,并不僅僅關注患者簡單的診療,而更加注重的是對于患者健康的全流程管理,如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等等。”鄔驚雷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