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盤減負、收益率待提升,信達澳亞基金、建信基金的周期穿越
降管理費強投資力、激濁揚清中、市場加速洗牌,基金業正在經歷巨變。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來清盤基金的數量高達237只,已超去年同期。其中,權益類基金產品成清盤主力,占比超76%,創歷史新高。
11月22日,建信基金旗下建信中證飲料ETF發布剩余財產分配公告,該產品將在11月28日清盤,基金規模已不足4000萬。
據wind數據顯示,年內建信基金已經清盤了8只基金發布清盤公告,累計清算規模約3.3億元。
權益市場低迷,加速“迷你基金”清盤的同時,也讓一些明星經理收益光環不再、“減負”瘦身引發輿論熱議。
11月18日,信達澳亞基金公告稱,馮明遠卸任信澳星奕混合基金和信澳科技創新一年定開混合2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一職,因工作調整,信澳星奕混合基金增聘李博擔任基金經理,信澳科技創新一年定開混合增聘吳凱擔任基金經理。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馮明遠管理規模458.53億元,同期信達澳亞主動權益管理規模647.06億元,馮明遠管理規模占比近70%,堪稱公司“一哥”。而自2022年開始陸續卸任6只。截至2023年12月1日,馮明遠名下還有4只基金,最新合計規模162.09億元。
1
在管基金收益均為負
“一哥”為何風光不再
LAOCAI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信達澳亞基金混合型+股票型權益基金規模483.35億元,馮明遠在管規模占比約30%。
明星基金經理的影響力仍肉眼可見,但基金平臺化發展已是大趨勢。馮明遠密集卸任減負的同時,信達澳亞基金也在有意培養新人。以信澳科技創新一年定開混合為例,該基金經理人為吳凱累計任職時間僅11天。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三季報,信澳科技創新一年定開混合基金規模2.3億元,近1年收益率-17.05%,近2年收益率虧損高達-40.23%。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存在“克隆”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倉位情況,2億多的盤子雖不大,可同樣是投資者的真金白銀。市場耐心、容忍性是有限度的,逝去馮明遠光環后,吳凱“擔子”不輕。
作為馮明遠主力基金,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是其成名基金。截至2023年9月30日規模為82.32億元,環比降幅-14.60%,也是繼2022年9月30日后,基金規模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2022年9月30日該基金規模116.40億元,一年時間規模縮水超30億元。收益率亦不討喜,近一年為-14.51%,近兩年為-39.50%。
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璞泰來、立訊精密、兆易創新、順絡電子、江波龍、保隆科技、水晶光電、新泉股份、華峰鋁業、愛柯迪。
可以發現,重倉股以新能源汽車產業、消費電子為主,其中璞泰來作為鋰電池材料龍頭,連續四季度位列第一。
然這個“心頭好”二級市場并不盡人意,2023年初至12月1日累計跌幅-36.45%。12月1日盤中創下22.42元年內新低。碳酸鋰主力合約則跌幅6.97%,報101500元/噸,創上市以來新低。
璞泰來主營業務為負極材料、自動化涂布機、涂覆隔膜。鋰資源價格持續下跌,也將帶動鋰電池材料價走低,璞泰來后續業績走勢仍不容樂觀。
調倉力度也在加大。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1日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換手率168.32%,截至2023年6月30日為230.07%。
從前十大重倉股信息看,三季度調倉仍在繼續,截至9月30日,立訊精密與兆易創新上升至基金第二、第三大重倉股。一季度第二大重倉股科達利則退出前十大重倉股,第三大重倉股愛柯迪降為十大重倉股。愛柯迪為鋰電池企業,愛柯迪為汽車配件企業,均屬新能源汽車行業。
只是效果如何仍需觀察。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11月29日,馮明遠在管基金年內收益率均為負。信澳領先智選混合跌幅最小為-9.31%,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混合C跌幅最大為-11.24%,3000只同類排名均處于中游位置。
此外,四只在管基金前十大股東重復度較高。在行業分析師于盛梅看來,一拖多導致持倉雷同現象嚴重,基金經理產品“克隆化”不是新鮮事。克隆型產品存在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問題,能否打出差異化、特色性、提升個性投研力,是突圍破局關鍵。
2
收益率欠佳,管理費不低
LAOCAI
從過往案例看,明星基金經理人頻繁卸任在管產品多為離職先兆。回望2023年,坊間也多次流傳出馮明遠跳槽傳聞。
最終去留與否,不做評價,留給時間作答。
能夠肯定的是,基金平臺化發展已是大勢,相比名氣資歷,下半場投資人更重平臺實力、專業性,提升投研能力、改善回報率是信達澳亞基金的重中之重。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11月29日,信達澳亞基金股票型加混合型權益類基金總數87只,年內實現正收益的僅有2只基金。
最大虧損的是信澳業績驅動混合C今年收益-41.25%,收益率最高的為李博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達到10.54% %。
截至9月30日,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基金規模43.45億元。近3個月與近6個月收益率為16.17%與22.06%,天天基金網四分位排名均為優秀。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9月30日,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前十大重倉股第一位是賽力斯、持倉占比高達10.58%。
眾所周知,依靠華為概念東風,賽力斯股價二季度以來持續飆升,僅9月28日至10月18日9個交易日就收獲了5個漲停板。押中這只大牛股,也是該基金業績亮眼的關鍵。
查閱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前十大重倉股,持倉合計占比高達84.38%。相比之下,風格更穩健的“一哥”馮明遠的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占比僅21.26%。
持股比集中,需警惕基金波動風險,押中了皆大歡喜、押錯了一地雞毛。值得一提的是,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的賽力斯持倉占比超出“單一股票持倉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不得超過10%”規定,是否過于激進呢?
截至12月1日賽力斯收盤價77.38元,相較11月7日的99.97元高點已縮水超20%。
證券從業人員李愛芳認為,基金是長線投資,需功夫下在平常,扎實產業積累、市場洞察預判是重中之重,押注式博弈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若失敗只會加劇投資者損失。
2022年基金押注光伏、新能源賽道翻車后,All in風格便開始不被更多投資者所認可,李博想要持續上述喜人收益,持股策略的精進打磨不可缺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收益率亮眼,可基金份額變動不大。天天基金網顯示,2022年12月31日,信澳新能源精選混合總份額為36.73億份,截至9月30日為36.75,只增長了200萬份。
整體看信達澳亞基金,整體收益率欠佳,截至11月30日,股票型基金產品近一年收益率-18.23%,同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9.83%。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率為-16.58%,同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9.57%。
收益率低于同類平均水平,提升整體投研能力是當務之急。
另一廂,信達澳亞基金多數基金年管理費率仍為1.5%,年托管費率為0.25%。相比之下,行業經歷一輪讓降費讓利后,行業平均管理費率為1.2%、平均托管費率為0.2%。
2023年7月,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答記者問。證監會根據行業發展實際和投資者需求,制定了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指導公募基金行業穩妥有序開展費率機制改革,支持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他行業機構合理調降基金費率。
行業分析師郭興認為,下半年以來,數家頭部公募基金公司率先開啟降費模式,行業降費已是一種趨勢。疊加年內權益類基金普遍負收益,信達澳亞基金仍收取較高管理費,合理性有待商榷。
3
REITs折戟
權益類基金短板怎么補
LAOCAI
相比明星基金經理“減負”,建信基金在為規模縮水、基金清盤而煩惱。
據wind數據,建信基金年內已清盤8只“迷你基”產品。其中,建信中證飲料ETF、建信港股通恒生中國ETF等6只為權益類基金。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11月21日,建信基金在管規模7336.49億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7774.33億元,縮水437.84億元。
利潤亦出現滯漲。據建設銀行財報,2023上半年建信基金凈利5.90億元,同比增長0.17%。
截至9月30日,其貨幣基金產品規模高達5317.62億元,權益類基金資產僅609億元,占比僅8.16%。
對標同類銀行系同類基金,截至9月30日,招商基金權益類基金高達2100億,總資產占比超25%。工銀瑞信基金也超1600億,總資產占比22%。
疊加上述清盤,建信基金在權益類基金方面顯然有些掉隊了。
對此,建信基金原董事長張軍紅曾表示,權益類基金的短板問題,建信一直都在關注,且前幾年一直在努力改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股票投資這塊,要形成正確的投資理念,要有共識,還要培養投研實力,這都需要時間的積累。
話雖如此,動作還是要再快些了。畢竟市場不等人、競品不等人。
截至9月30日,建信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合計162只。其中,股票型基金近一年收益率為-7.4%,混合型基金為-6.12%,同期行業平均水平為-7.62%與-6.54%。
偏股型基金方面,截至12月1日,收益率最高的為建信醫療健康行業股票A為3.08%,年內收益率跌幅最大的是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A收益率為-25.44%。
混合型基金方面,截至12月1日,收益率最高的是建信靈活配置混合收益率為11.80%。收益率最低的是建信沃信一年持有混合A收益率為-24.39%。
天天基金網顯示,建信基金對于半導體業較偏愛。公司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北方華創、中興通訊、中微公司,分別被38家、33家、48家基金所持有。
相比權益類基金收益率不佳,建信基金REITs產品跌幅更嚴重。股票交易軟件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建信中關村產業園REIT年內下跌-43.03%,在公募REITs中表現墊底。
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基礎設施項目公司的出租率由2022年一季度末96.15%降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63.73%。
11月7日,建信基金公告:原始權益人及其控股股東擬累計增持不超20000萬元。真金白金投入難能可貴,然似乎難改頹勢。建信基金REITs產品短暫兩個交易日反彈后,連續16個交易日下跌之后,12月4日收盤上漲0.77%報收2.246元每股,迎來久違的反彈。
如何提振改善,考驗高管層大智慧。2023年9月,生柳榮接任建信基金新任董事長。都說新人新氣象,如何挽回困局拭目以待。
04
在管基金收益率全虧
老將為何“失色”
LAOCAI
一根針串起千條線。提振骨干基金經理業績,是攻堅關鍵。
比如陶燦,從業累計從業時間超12年,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9月30日,陶燦6只產品累計在管規模90.8億,相較巔峰期的171.71億元規模幾乎腰斬。
截至12月1日,陶燦在管6只產品,年內收益率全為虧損狀態。虧損最大的是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A收益率為-25.44%。
截至12月1日,建信基金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墊底的基金均為陶燦在管產品。要知道,其管理的建信改革紅利股票A年限超過9年,曾創下了261.2%的回報率。
規模方面,截至9月30日,建信改革紅利股票A基金規模5.86億元。收益率方面,截止12月1日,建信改革紅利股票A近2年收益率-47.00%,近一年收益率-25.80%,2023年年內收益率-22.13%。三項收益率天天基金網四分位排名均不佳。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建信改革紅利股票前十重倉集中在電力設備、通信、食品飲料等領域,分別為中際旭創、晶盛機電、瀘州老窖、天孚通信、三花智控、精測電子、中瓷電子、寧德時代、太極集團以及夢網科技。
建信改革紅利股票三季報中,陶燦表示,本基金在三季度配置在順周期行業比例偏少,組合結構和市場風格有較大偏差,導致三季度階段表現較弱,在以新能源、高端裝備為代表的成長板塊估值壓縮到極致后,后續基本面驅動股價將變得更為有效。
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12月1日,陶燦現任在管基金年限超過2年的共有5只基金,其中4只基金近2年收益率下跌超過40%。跌幅最大的基金為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A近2年累計跌幅高達-49.38%,682只同類基金排名之中排在642墊底位置。
截至9月30日,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A基金規模35.58億元,基金規模已連續四個季度下跌。
2022年6月30日,該基金資產 59.73億元,總份額22.66億份。截至2023年9月30日,總份額為22.95億份,但凈資產規模僅35.58億元,投資者損失肉眼可見。
近年來行業流行追捧“魔咒”說法,即一位基金經理受到投資者追捧后,管理規模大幅增長,超過基金經理個人管理能力,進而后續業績變得平庸。
行業分析師郭興表示,對基金經理來說,市場行情轉變無法避免,如何在變化市場環境中保持產品穩定性和盈利性是一個重要挑戰。因此,基金經理需不斷調整投資策略和思路,以適應市場變化。對投資者而言,最忌盲從基金經理名望、一味扎堆買入。選擇基金時,需根據自己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提前做好基本功課很重要。
05
新質量周期穿越
耐得住寂寞,才接得住繁華
LAOCAI
不算多夸言。與產業經濟同頻,公募基金正處從高速發展向高質發展轉型。
行業重塑是淘汰賽也是躍升賽。面對新周期新生態,從業者想要成功穿越,唯有不斷加強業務布局,強化投研根基,真正發揮出平臺化的協同能力,打造一支體系化、專業化的研究團隊,多策略、多風格、全天候的投資團隊,全面性、前瞻性、科學性的產品體系,才能抓住市場機遇、乘勢而上。
據銀河證券《公募基金管理人長期主動股票投資管理能力榜單》,截至2023年6月末,建信基金過去5年、4年和3年主動股票投資管理能力分別位居行業第一,第六,第四名。
2023年,也是建信基金成立十八周年。作為國內首批銀行系基金公司,行業積淀、整體實力毋庸置疑,經歷無數風雨浮沉,相信其有持續進化、攻堅克難的穿越能力。
建信基金也在力求打造了一批長期業績領先的全市場選股類、行業主題類的主動權益產品。
再看信達澳亞,國際化經驗優勢不得不提。通過充分吸取來自外方股東East Topco Limited成熟國際投研分析體系,建立了信達澳亞公司價值分析體系QGV、行業優勢分析體系ITC和宏觀景氣分析體系MDE。從宏觀到微觀,形成了一套基于基本面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方法。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最近5年,信達澳亞基金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221.66%,業績排名全行業第一,最近3年平均收益率181.19%,名列3/131。
換言之,兩家基金過去5年業績較好,最近2年成績欠佳。這一方面體現了兩者的整體實力,往期業務積累,仍有穿越周期的看點。另一面也警示兩者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行業高質量發展格局下,只有持續打磨產品、提升業務專業度才能穩住江湖地位。
建立專業投研團隊、加強內部培訓、建立科學投資流程、加強外部合作、持續跟蹤市場變化、注重風險管理以及不斷學習和創新等......
與賣產品相比,提升投研能力難度顯然更高。投資本身就是一個長期過程,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作為看門人、管理者,如想點石成金、守住信任羽毛,更要時時精進、坐得住冷板凳、沉得下心打磨。看似行業運氣,背后都是厚積薄發。
大浪淘沙,不進則退。耐得住多少寂寞,才能接住多少繁華。若從此看,建信基金、信達澳亞基金目下的困境突破,也是一次可貴磨練、可貴涅槃。能否化繭為蝶、成功周期穿越呢?
本文為銠財原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