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學家用人類細胞制成微型“機器人”,或可治愈受損神經元
·“一旦我們了解了細胞群體愿意和能夠做什么,就可以開始控制它,不僅是為了獨立的‘機器人’,而且是為了再生醫學,包括重新長出四肢?!?/u>
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微型人體細胞機器人”,名為“Anthrobots”。這種“機器人”無需進行基因改造,就可以實現自我組裝、移動,并且將其添加到受傷的神經元中時,它們還可以幫助神經元進行自我修復。該研究于11月30日發表于《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雜志。
研究人員表示,“Anthrobots”是用人類氣管細胞制造的,將來可能會用于個性化醫療,有望發現癌癥、修復受損組織,甚至清除血管中的斑塊。
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發育生物學家邁克爾?萊文(Michael Levin)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和他的團隊曾在四年前創造了首批名為“Xenobots”的微型機器人,他們將非洲爪蛙胚胎的心臟和皮膚細胞“縫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帶有纖毛的類器官,纖毛是能夠來回移動的細小毛發,使其能夠爬行和游動。
但這些“異種機器人”的醫學應用有限,因為它們不是從人類細胞中提取的,而且它們必須被手動塑造成所需的形狀。
萊文的研究生吉澤姆?古姆斯卡婭(Gizem Gumuskaya)利用成人氣管細胞制造了新一代的“機器人”,研究人員希望氣管細胞的纖毛作為微小的“槳”,幫助“機器人”移動。古姆斯卡婭解釋稱,之所以選用氣管細胞,是因為這些細胞相對比較容易獲得,且有助于研究肺部疾病。
萊文和他的團隊在凝膠中培養了人類氣管皮膚細胞的球狀體兩周,然后將這些細胞團移走,在粘度較低的溶液中培養一周。這導致細胞上稱為纖毛的微小毛發移動到球狀體外部而不是內部。研究人員發現,由此產生的每個“Anthrobots”都含有幾百個細胞,它們經常以幾種模式中的一種游動,有的呈直線游動,有的按照圓圈或弧線的軌跡游動,有的則混亂地移動。
為了測試這些“Anthrobots”的治療潛力,萊文和他的同事們將幾個“Anthrobots”放在一個小盤子里。在那里,這些“機器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超級機器人”(superobot),研究人員將其放置在被劃傷的神經組織的表層。三天之內,受損的神經元完全愈合。
“這是令人驚訝的,”古姆斯卡婭說,“因為‘Anthrobots’細胞能夠在不需要任何遺傳修飾的情況下執行修復功能?!?/p>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萊文和古姆斯卡婭稱,這項研究目前還處于早期階段,其目的是探索這種“機器人”是否能應用于醫療領域。他們驚訝地看到“Anthrobots”有助于修復神經元受損區域,但目前不清楚愈合的機制。
德國弗萊堡大學(Albert-Ludwigs-Universit?t Freiburg)互動材料和仿生技術中心的法爾克·陶伯(Falk Tauber)表示,這項研究為未來使用“生物機器人”實現不同功能提供了基礎。
萊文表示,他不認為這些“機器人”會造成任何安全和道德問題?!斑@些機器人不是由人體胚胎制成的,也沒有涉及到任何形式的基因改造。它們的生存環境也非常有限,不可能在實驗室之外生存。此外,它們有自然壽命,一般會在數周后自行降解?!?/p>
據《科學美國人》報道,這項研究引發爭議。英國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發育生物學家杰米·戴維斯(Jamie Davies)表示,一旦球狀體從凝膠基質中釋放出來,纖毛就會跳動,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這只是牛頓力學,純粹是一個偶然的函數,“我看不出這些纖毛揮舞的細胞團如何配得上‘機器人’這個詞。”
萊文和他的同事認為,無論有沒有基因工程,用人體自身組織制造的“Anthrobots”可以用來清理動脈、分解黏液或運送藥物。通過結合幾種細胞類型和探索其他刺激因素,也有可能開發出由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機器人”,它們在可持續地構建和探索細胞的外層空間方面具有潛力。
“一旦我們了解了細胞群體愿意和能夠做什么,就可以開始控制它,不僅是為了獨立的‘機器人’,而且是為了再生醫學,包括重新長出四肢?!?萊文說。
參考文獻: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777-x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777-x
3. https://edition.cnn.com/2023/11/30/world/living-robots-from-human-cells-scn/index.html
4.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robots-made-from-human-cells-can-move-on-their-own-and-heal-wounds/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