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焦點訪談丨“美少女”手辦低俗涉黃,記者探訪背后生產鏈
近日,記者在一些中小學校園周邊發現,有些小賣部在售賣各種貼紙類的小獎狀、表情貼,還有一些所謂的小證書、桌游卡片等,上面充斥著很多不文明用語,有些內容還十分低俗。

不僅是校園周邊,網絡平臺上售賣的未成年人不良產品更多更離奇。其中,有的涉嫌惡搞低俗,比如搞怪零食;有的涉嫌不良誘導,比如污言穢語的文具、有所暗示的零食;還有的涉嫌暴力血腥,甚至有的還涉嫌淫穢色情。
在網上,記者還發現有一款所謂的“美少女”系列手辦,每天都有不少商家在直播平臺叫賣。這類手辦雖然有些部位有所遮擋,但基本上是以接近“全裸”為主,有的雖然穿著少量的衣服,卻備注著“可脫”或“可爆甲”,也就是可以瞬間脫光全裸的意思。這些面向未成年人的不良產品,俗稱“媽見打”,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很憤慨。

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對多家電商平臺進行巡查,發現有9個平臺存在著向未成年人售賣不雅文具和手辦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不良商品數達3萬多個,這些商品還標注著適用人群為“少年”“學生”等未成年人。
那么,這些產品是什么人在生產?又是什么人在銷售呢?記者在一家名為“巨人動漫”的網上商家,購買了幾款標注著“適用年齡為少年(7—14歲)”的“美少女”手辦,收到的實物竟是全裸的,造型是各種性愛姿勢。

根據相關信息,記者在安徽合肥找到了這家“巨人動漫”產品商行,一進門,記者看到一個面積大約2500平方米的大倉庫,里面堆滿了各種動漫手辦。
記者在倉庫看到,這里存放的所謂“美少女”手辦,都是各種各樣的全裸或可脫至全裸的造型,而且正在一批一批的發貨。
記者調查了解,網絡平臺針對像手辦這種“非真人類露點”圖片的發布要求是“完整遮擋除外”。也就是說,只要完整遮擋就可以正常發布。因此,盡管一些商家也都知道自己售賣的這種產品很色情,但他們依然在圖片上只做了簡單的遮擋,在網上大肆售賣。
據了解,巨人動漫是一個規模比較大的經銷商,他們的貨都是從不同的源頭廠家購進,然后再分銷給其他網店和直播賣家。那么,這些所謂“美少女”系列手辦到底是哪生產的呢?

巨人動漫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廣東東莞有上百家動漫玩具廠,如果不是熟人介紹,很難找到生產這種“美少女”手辦的廠家。
隨后,記者在巨人動漫的庫房貨箱上看到,的確有很多貨物都是從東莞發來的,但這些物流面單上的信息都是隱匿的。隨后記者來到東莞,走訪了當地幾家物流公司,從他們的發貨記錄中發現,每天都有從東莞當地不同地址發給合肥“巨人動漫”負責人司先生的貨物。

在大量發往合肥巨人動漫的物流信息中,記者注意到了“科銳特”這個寄件人。經過查詢,發現這是一家動漫公司。那么,這家公司會不會也給巨人動漫提供“美少女”手辦貨源呢?記者按照這家公司的注冊地址進行查找,卻發現注冊地是另一家名為“佳輝”的動漫公司。
隨后,記者在佳輝公司的門口看到了幾張招工啟事,其中一張的招工單位落款正是科銳特公司,看來,兩家公司必定有所關聯。于是,記者想辦法再次進入了“佳輝”的生產車間,發現工人們正在生產所謂的“美少女”手辦的組合部件。

隨后,記者設法見到了佳輝和科銳特的兩位負責人。原來,佳輝和科銳特兩家公司是合作關系,一個負責接單和倉儲,一個負責生產,看似分離,實為一體。記者當場拿出了在合肥“巨人動漫”商行購買的“美少女”手辦。
雖然生產商口口聲聲說這些所謂“美少女”手辦不算色情產品,但他又告訴記者,像這種手辦,在圈里有個特別的名字,叫“恥物”,又稱“媽見打”。

據了解,這些所謂“美少女”系列手辦的原型,大都是國外動漫作品中的人物。這些人物原型本身就衣著性感,做成手辦后裸露更加極端,有的甚至直接全裸。那么,這種手辦是誰設計的呢?
記者了解到,“美少女”手辦的生產廠家在設計產品時,會根據原版造型進行改動,這種改動不僅涉嫌盜版侵權,更是涉嫌構成淫穢色情制品,但是為了牟利,他們依然鋌而走險。

記者在東莞調查發現,像這樣生產所謂“美少女”手辦的廠家遠不止這一兩家。據科銳特公司的負責人介紹,至少有上百家公司都在設計、生產、銷售“美少女”手辦。在網上記者隨機找了一家名為“?;脮r代”的店,他們的主要客戶群體標注有:初中生。
為了躲避監管,生產這類產品的廠家一般都特別謹慎,不會與陌生人見面。

同時,他們還會把生產線、倉庫和銷售分割開,外人很難找到一一對應的關系。比如:“?;脮r代”在線上銷售的網店至少就有四五家,彼此之間盤根錯節,不斷改頭換面,表面上看不出任何關聯。而在線下的廠房和倉庫也都不在一處,十分隱蔽,經過多方詢查,記者找到了這家“?;脮r代”的庫房所在地,這里白天大門緊閉,一到晚上,就熱鬧了起來。
記者在庫房里發現,這里堆放的都是“美少女”手辦,產品清單顯示,至少有280款造型。
每天,這些物流公司的車輛,從這里將所謂的“美少女”手辦發往全國各地。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苑寧寧:這些面向未成年人的產品屬于低俗、不良甚至是色情物品,向未成年人銷售明顯已經構成無底線營銷,對未成年身心健康危害巨大,這都是潛移默化的,容易誘導未成年人出現一些錯誤的思想,產生不良行為,甚至是違法犯罪。從大的方面來說,這種不良產品形成灰色產業之后,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秩序也是一種極大的擾動,會帶來巨大的危害和潛在的隱憂。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也亟須去出手、去治理、去規范。
去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食品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也正在牽頭省相關部門開展涉未成年人產品不良內容專項整治。但現在看來,未成年人產品不良內容問題并非個案,形形色色,從內容上看,有的涉及淫穢色情、暴力血腥,有的涉及惡搞低俗,不良誘導。從形式上看,既有文字、圖片以及外觀造型等傳統方式,也有網絡鏈接等新型方式。從銷售渠道看,既有街邊店鋪,也有電商平臺。為了孩子們有一個健康清朗的環境,必須對這些“媽見打”產品加強甄別,露頭就打,從產銷兩端共同發力,嚴管、嚴查、嚴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