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與基辛格的最后一次會面:他希望中美能談出一份新的“上海公報”
2023年10月,“中美民間對話-——我們的故事,我們的理念”在紐約花旗銀行總部舉行。此次對話由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和美國對華關系全國委員會聯合舉辦,旨在自下而上為已經冰封三年之久的中美關系打開溝通與交流的渠道。
對話結束后,中國代表團主要成員在朱民團長的帶領下,前往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的辦公室拜訪基辛格老先生。在此之前,基辛格剛在百歲高齡之際到訪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他時表示:“中美關系永遠和基辛格這個名字是連在一起的。”在京期間,基辛格與中國科學家和學者代表會面,呼吁中美兩國積極開展人工智能領域二軌外交對話。直到去世前,基辛格還在積極游走,希望推動中美戰略界在這方面的對話與合作。
在提出拜會前,代表團有些顧慮,畢竟老先生已經百歲高齡,不知道是否還適合會見來賓。但基辛格辦公室很快回信,歡迎代表團到訪。10月25日下午,代表團一行帶著鮮花和從遙遠的中國帶來的禮物,前往基辛格辦公室。

代表團成員與基辛格合影。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供圖
這也是我第四次在紐約拜訪基辛格老先生。和以前的地址不一樣,他搬到了一間更小的辦公室,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有所縮減。盡管如此,辦公室還是為中國代表團做了精心安排。因為我們人數較多,還專門在沙發后面擺了幾排椅子,方便大家坐下交流。
整個會見長達一個小時,老先生圍繞中美關系、中東問題和人工智能發表了觀點,還耐心回答了團員的提問。
在中東問題上,他說,如果美中兩國此前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與溝通,經常交流國際局勢,雙方就會對當前巴以沖突有所準備。他強調,無論兩國之間存在多大的矛盾,都需要時刻想到要對世界和平負責,而這需要超越美中雙方自己的利益。
關于中美關系,基辛格對中美領導人在舊金山的會晤充滿期待,贊賞兩國領導人為穩定當今最重要雙邊關系和重建信任所顯示的政治領導力。他強調,美中兩國應當成為合作伙伴,雖然他和很多人的觀點都不一樣,但他也注意到美國政府正在一點一點往這個方向努力。最后他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中美兩國能在未來10年談出一份新的“上海公報”,如果兩國能在未來10年實現這一目標,將成就兩個偉大的國家。
順帶一提,就在我們和基辛格見面的前一天,他出席了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的年度晚宴,晚宴為表彰他為中美關系發展所作的卓越貢獻而向他頒獎。當他接受頒獎時,全場嘉賓報以持久熱烈的掌聲,我們代表團全體成員也見證了這一刻。而基辛格在他長達10分鐘的致辭中說道,“我一生中一半時間都在為美中關系工作。”

基辛格與代表團交流
在回答關于人工智能的提問時,基辛格說,人工智能揭開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全新一頁,人類創造出的智能將何去何從,人類自己也無從知曉。因此需要盡快加強治理,否則后果將非常危險。美中需要在這一問題上盡快展開對話,交流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會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問題與風險以及如何合作應對。如果陷入人工智能軍備競賽,誰都無法預測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在交談過程中,整個房間非常安靜。大家屏氣凝神,仔細聆聽老先生帶有德國口音的講話,生怕錯過了任何精彩的評論。因為年紀老邁,老先生每講5-10分鐘,都會休息幾分鐘,或者打個小盹。代表團成員們都會耐心等待。時間長了,他的助手會通過咳嗽或是敲茶杯的方式喚醒老先生。神奇的是,他每次都能接上上次的話頭,繼續侃侃而談,思路清晰,觀點犀利。這讓我不得不驚嘆,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和精神,支撐著老先生到百歲高齡還在為中美關系奔走,勞心費神。到最后,老先生停頓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們也擔心他體力不支,主動結束了對話。
基辛格是中美關系的開拓者和見證者。他懂中國,也愿意了解中國。他到訪中國上百次,在兩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幫助兩國增信釋疑,呼吁兩國共同推動雙邊關系重回正軌,呼吁兩國攜手合作,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他雖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但已明顯超越了國家利益,從人類和世界的視角來看待國際關系和全球秩序。
臨走之前,代表團成員之一、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為基辛格系上代表團帶去的清華圍巾,希望邀請老先生在下次到訪中國時來清華大學。遺憾的是,這個愿望已經無法實現。但我們堅信,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基辛格。老先生的囑托也將永遠鼓勵著我們一代代學者為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為中美人民世代友好,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繼續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貢獻。
(肖茜,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