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普|兒童過敏性鼻炎、流感、肺炎等高發期,家長該怎么做?
秋冬季平均氣溫和濕度均較低,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流感、肺炎等進入高發期,家長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預防這些疾病?
一、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過敏性疾病,是由兒童接觸過敏原后發生的非感染性鼻黏膜炎性病變,多反復發作,不易根治。過敏性鼻炎的病因比較復雜,一般認為是由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而誘發的多因素疾病,患兒常有過敏史,誘發因素包括冷空氣刺激、暴露于二手煙、接觸寵物、塵螨等過敏原,秋冬季是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
過敏性鼻炎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鼻癢、鼻塞、噴嚏、清水鼻涕等,常伴有結膜充血、眼癢等。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兒往往并發腺樣體肥大、腭扁桃體腫大,可引起呼吸睡眠異常,如呼吸不暢、打鼾明顯、張口呼吸、睡眠不安等,也可誘發細菌感染,如鼻竇炎,中耳炎等。部分患兒還會出現膿性鼻涕倒流至咽喉部位,引發咽喉部位的瘙癢以及咽喉部位的慢性炎癥等,進而出現反復的清嗓子樣咳嗽。
家長們應注意在早晚氣溫較低或者空氣質量較差時,給孩子佩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頻率,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以降低過敏性鼻炎的發作風險。如果孩子出現過敏性鼻炎的癥狀,應及時就診,避免發展成哮喘等更為嚴重的疾病。

二、支氣管哮喘
哮喘發作有季節性,秋冬季是發病高峰之一,大多在支氣管反應性增高的基礎上接觸過敏原或其他因素進而引發。
哮喘的主要癥狀包括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等。哮喘好發于有濕疹、過敏性鼻炎病史的患兒,常反復發作,以夜間和清晨居多。哮喘的誘發因素很多,接觸貓狗的皮毛、螨蟲、霉菌、牛奶等過敏原及氣候驟變等都可能導致哮喘急性發作或癥狀控制不佳。哮喘病程越長,反復發作的次數越多,癥狀控制得越差,對兒童健康的影響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道過敏與感染可以相互促進,呼吸道感染會誘發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發作。因此,在秋冬季節,家長除了需注意避免孩子接觸過敏原外,還要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家長要為孩子做好保暖措施,隨著季節的變化及時地添減衣物;外出時注意佩戴口罩;飲食上注意忌食辛辣、生冷及過甜食物。
三、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以冬季多見。冬季天氣寒冷,人們大多喜歡待在溫暖的室內,開窗通風的次數較少,空氣不流通,易造成流感病毒傳播。其次,流感病毒喜歡寒冷、干燥的環境,冬天的氣候更適宜流感病毒生長,因此也更容易發生流感病毒感染。鼻子是呼吸道的大門,但也往往是各種病原體進入體內的通道,鼻腔的纖毛運動和粘膜分泌物可防御部分灰塵異物和病原體感染。冬季鼻腔比較干燥,粘膜分泌物減少,纖毛運送能力降低,導致鼻腔粘膜屏障功能受損,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使流感病毒更易乘虛而入。
流感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4個亞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目前主要的季節性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兒童罹患率高于成年人,可在學校、托幼機構等人群聚集的場所發生暴發。流感癥狀多出現在感染病毒后2-4天,也可驟然起病,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體溫可達39°C-40°C,可有畏寒、寒顫、咳嗽、咽喉痛、流鼻涕、鼻塞,伴頭痛、肌肉酸痛、萎靡不振等癥狀。發熱一般持續3-5天,但流涕、鼻塞、乏力等癥狀可持續數周。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全身癥狀更重,部分患兒還可引起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發癥,進展為重癥。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6月齡以上兒童如無禁忌癥均可進行接種。目前中國批準使用的流感疫苗均為滅活的流感病毒或病毒片段的注射型疫苗。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6月齡-8歲兒童應接種兩劑次(間隔≥4周),既往接種過一劑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兒童,則建議接種一劑。9歲及以上兒童僅需接種1劑。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6-8月后抗體滴度開始衰減。需要注意的是,引起暴發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一直在發生著細微的改變,所以每年的流感病毒都與前一年略有不同,并且人體對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種流感疫苗后獲得的免疫力會隨時間衰減。因此,不管前一季節是否接種流感疫苗,仍建議在當年流感季節來臨前接種。
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重點在加強日常防護,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環境衛生,平衡膳食、加強鍛煉、保證睡眠,增強體質和機體免疫力,不建議通過提前服藥預防感染。在流感的高發季節,需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盡量減少接觸流感患兒或做好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等。有呼吸道癥狀時要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家庭、學校內交叉感染。
四、肺炎
肺炎指不同病原體感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癥,以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固定濕啰音為主要臨床表現。引起肺炎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非典型病原體。常見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細菌中以肺炎鏈球菌多見,非典型病原體中的肺炎支原體感染也是肺炎的常見原因。
近期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疊加有關。兒童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并且,兒童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能力較差,如氣候驟變,寒冷刺激容易引起鼻黏膜舒縮功能紊亂,防御功能減弱,而導致呼吸道感染的發生。此外,在寒冷的冬天,人群往往喜歡待在溫暖的室內,更容易造成病毒、細菌、非典型病原體的相互交叉感染。對于低出生體重、營養不良等免疫力差的兒童來說,肺炎可能成為“奪命殺手”。
秋冬季節,罹患感冒、流感等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兒童急劇增加,極有可能發展成肺炎。兒童肺炎的特點之一就是病程發展較快,極易進展為重癥肺炎,還可能引起其他系統受累,如心肌炎、中耳炎、腦膜炎等。
為了預防肺炎,家長應盡可能不要讓兒童接觸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防止被感染;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對玩具、門把手、水龍頭、桌面、臺面等經常觸碰的環境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每日開窗通風,保證空氣的流通;注意均衡飲食和適當鍛煉,保證新鮮蔬果和蛋白質的補充,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如果孩子有感冒樣癥狀超過3天不好轉,流涕、咳嗽、發熱等癥狀越來越重,尤其是出現高熱不退、咳黃膿痰、胸痛、呼吸急促等癥狀,應警惕肺炎的發生,盡快就醫,及時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如果孩子出現安靜情況下呼吸明顯加快、口唇發紺、喂養困難、嗜睡、頻繁嘔吐等,即為重癥肺炎的表現,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
(指導:張曉波 上海醫學會兒科專科分會委員、呼吸學組副組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王立波 上海醫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副會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王藝 上海醫學會兒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